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16-2017学年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潼阳中学八年级(下)暑假语文作业(一)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回答文后问题.(10分)

  • 1.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回答文后问题。
    【甲】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观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了不敢销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乙】      宋濂尝与客饮,帝密使人侦视。翌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zhuàn)何物?濂具以实对。笑曰:“诚然,卿不朕欺。”间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帝问其故,对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
    (选自《明史•宋濂传》)【注释】:①帝:指明太祖朱元璋。②朕:皇帝自称。
    (1)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标两处)
    录 毕 走 送 了 不 敢 销 逾 约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余幼时即 嗜:
     
    ②弗之怠 弗:
     
    ③宋濂与客饮 尝:
     
    ④间问群臣 臧:
     
    (3)翻译下列句子。
    ①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②诚然,卿不朕欺。
    (4)【甲】文段在读书方面给我们的启示是
     
    ;【乙】文段在做人方面给我们的启示是
     

    组卷:10引用:2难度:0.5

四、分

  • 4.【甲】宋朝庆历年间,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用粘性胶泥作成块,刻上一个一个字,用火把泥块烧硬。印书时,就把一个个活字块,按照书稿的次序,放在一块铁板上,用松香、蜡和纸灰等东西把它们粘在一起,用平板把字压平整,就可以印刷了。活字印刷速度快、质量好,制版比较容易,发现错误可以随时改正。印完,把版拆掉,活字可以继续使用。这是印刷史上划时代的改革。
    【乙】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上;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再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1)甲文中划线的句子中“厚”字的意思
     
    ;乙文划线的句子中的“薄”字的意思是
     

    (2)乙文中哪些句子说明活版的制版过程时说“了甲文中说的“活字印刷速度快,质量好”?
    (3)乙文在说明活版的制版过程时说“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这个句子中的“和”从词性上说,是一个
     
    词,意为
     
    ;甲文说“用松香、蜡和纸灰等东西把它们粘在一起”,句子中的“和”从词性上说是一个
     
    词,读
     

    (4)甲文和乙文为了说明活字印刷“活”的特征,都用了适当的说明方法,甲文主要用的是
     
    ;乙文则主要用了
     
     
    等方法。
    (5)选出加着重的字的词性不相同的一项
     

    A、每字为一 若止三二本  
    B、火烧坚  再火药熔
    C、持火炀之  瞬息可
    D、木格贮  以手拂
    (6)从乙文中找出同义词和反义词各一组。
    同义词:
     

    反义词:
     

    (7)乙文用的说明顺序是
     
    ,甲文概括了毕昇发明活字印刷的意义的一句话是
     
    甲文中概括了毕昇发明活字印刷的一句话是
     

    组卷:17引用:1难度:0.9

五、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12分)

  • 5.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甲】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乙】一士人善画,作鼠一轴,献之邑令。令初不知爱,漫悬于壁。旦而过之,轴必坠地,屡悬屡坠。令怪之,黎明物色,轴在地而猫蹲其旁。逮举轴,猫则踉跄逐之。以试群猫,莫不然者,于是始知其画为逼真,乃珍藏之。
    【注释】①轴:画卷。②物色:观察。③逮:等到。
    (1)【甲】文介绍了
     
    ,【乙】文中评价画作精美的词语是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佛印绝弥勒
     

    ②卧右膝,右臂支船
     

    ③一士人
     

    而过之,轴必坠地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②令初不知爱,漫悬于壁。
    【帮帮你】在《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漫”常用的义项有:①水涨,淹;②遍;③无边无际;④随便。
    (4)【甲】【乙】两文都体现了技艺的精湛,请结合两篇文章说说分别具体表现在哪里。

    组卷:294引用:8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