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市黄桥中学九年级(下)化学双休作业(14)
发布:2024/12/4 17:30:2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10分.
-
1.下列古代生产工艺中主要体现的物理变化的是( )
组卷:167引用:24难度:0.9 -
2.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
组卷:19引用:3难度:0.9 -
3.下列物质俗称与化学式不对应的是( )
组卷:11引用:2难度:0.7 -
4.蚕丝属蛋白质,在灼烧时会有烧焦羽毛的气味,下列物质灼烧时也会产生该气味的是( )
组卷:35引用:2难度:0.7 -
5.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422引用:16难度:0.9 -
6.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组卷:166引用:23难度:0.9
三、非选择题(共40分)
-
19.如图分别是甲、乙两个实验小组,分别进行“加热硫酸铜和氢氧化钠两种溶液反应后的混合物”的实验过程及实验现象的示意图:
【甲组】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乙组】为寻找两种溶液反应后的混合物在加热后没有产生氧化铜的原因,他们进行了以下实验探究:
【查阅资料】
a.氢氧化铜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和水。
b.在酸性条件下,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在溶液中可发生如下反应:
6NaOH+4CuSO4=3Na2SO4+Cu4(OH)6SO4↓,生成的碱式硫酸铜是不溶于水的蓝白色固体,加热不易发生分解。
【提出猜想】根据资料分析,乙组同学认为本组实验中氢氧化钠溶液不足,导致试管中溶液偏酸性的原因可能是:
猜想Ⅰ:过量的硫酸铜导致溶液呈酸性猜想Ⅱ:生成的硫酸钠使溶液呈酸性。
【实验与结论】
实验①:用pH试纸测定硫酸铜溶液的酸碱度,得出其pH
实验②:向盛有硫酸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石蕊溶液,观察到溶液仍显紫色,硫酸钠溶液呈
【交流与反思】(1)乙组同学认真分析甲组实验后,认为不需要通过实验也能判定猜想Ⅱ不成立,理由是
(2)甲、乙两组实验说明相同的反应物会因其质量比的不同而可能导致组卷:33引用:2难度:0.3 -
20.中和反应会放热,现用滴管吸取未知浓度的盐酸溶液,逐滴加入盛有4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同时用pH计记录溶液pH的变化,绘制成如下函数图象。
(1)用玻璃棒蘸取X点溶液,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至蒸干,玻璃棒上留下的固体中一定含有
(2)验证“中和反应会放热”不能使用氢氧化钠固体和稀盐酸反应,是因为
(3)试根函数图象据,求盐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组卷:14引用:2难度: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