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1-2022学年上海市松江二中高二(下)月考生物试卷(七)

发布:2025/1/3 14:0:2

一、选择题

  • 1.下列关于生物大分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组卷:22引用:2难度:0.8
  • 2.如图是磷脂分子构成的脂质体,它可以作为药物的运载体,将药物运送到特定的细胞发挥作用,下列与脂质体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16引用:2难度:0.6
  • 3.如图为小肠上皮细胞的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4引用:1难度:0.6
  • 4.研究人员将32P标记的磷酸注入活的离体肝细胞,1-2min后迅速分离得到细胞内的ATP,结果发现ATP中末端磷酸基团被32P标记,并测得ATP的总含量与注入前几乎一致。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8引用:2难度:0.8
  • 5.许多农谚和农学著作中都涉及到了生物学原理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18引用:4难度:0.6
  • 6.研究证明,低氧刺激配合特定强度的有氧运动,能显著提高脂肪参与有氧呼吸的比例。中国科学家据此指导北京冬奥首金成员武大靖调整训练方式,3周内使其体脂百分比达到理想状态。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2引用:1难度:0.6
  • 7.2020年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开发基因组编辑方法的两位女科学家,CRISPA/Cas9基因编辑技术可对基因进行定点编辑,其原理是由一条单链向导RNA引导核酸内切酶Cas9到一个特定的基因位点进行切割,示意图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37引用:9难度:0.7
  • 8.小陈打完一场剧烈的篮球赛之后,最适合喝的饮品是(  )

    组卷:5引用:1难度:0.8

二、非选择题

  • 24.XY 型性别决定的生物中,雌性含有两条 X,而雄性则只有条 X,相应的雌性体内 X 染色体上的基因就有两份拷贝而雄性只有一份,这就有可能造成雌雄个体体内遗传效应不同。遗传效应剂量补偿效应指的是在 XY 性别决定机制的生物中,使性连锁基因在两种性别中有相等或近乎相等的有效量的遗传效应。剂量补偿的一种情况是雌性细胞中有一条 X 染色体随机失活,染色质高度螺旋形成巴氏小体。猫的毛色由位于 x 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黑色B,橙色 b)。B 对b 完全显性,但杂合子的毛色却表现为黑、橙斑块的混合体,取名“玳瑁猫”,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由文中信息可知,正常玳瑁猫的性别是
     
    性。玳瑁猫的黑、橙斑块毛色由两种产生色素的细胞决定,当不同的产色素干细胞分裂时,同一来源的子代色素细胞位置靠近,形成一片聚集区。请结合文中信息分析上图,表示 O区域(橙色)的细胞示意图是
     
    (填出图中的正确选项)。
    (2)现观察到一只橙黑相间的雄猫体细胞核中有一个巴氏小体,则该雄猫的基因型为
     
    ;若该雄猫的亲本基因型为 XbXb和 XBY,且未发生基因突变,则产生该猫是由于其
     

    (3)对巴氏小体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例如鉴定性别:一些需要进行力量和速度比拼的体育项目在比赛前通常会对参加女子项目的运动员的白细胞进行染色镜检,若发现运动员细胞中时
     
    ,将不能参加该项比赛。此方法比性染色体组成的检测更简便易行。
    (4)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ALD)是一种伴 X 染色体的隐性遗传病,如图是某家系相关成员的遗传系谱图。如果图中Ⅱ﹣1和Ⅱ﹣2(未发病前)生了同卵双生的女孩,这对双生姐妹在其他方 面是相似的,但一个是ALD患者,另一个正常,原因可能是
     
    。(多选)
    A.基因突变
    B.另一个还没有发病
    C.基因表达受环境影响
    D.剂量补偿效应

    组卷:23引用:1难度:0.5
  • 25.研究人员发现,当以弱刺激施加于海兔的喷水管(虹吸管)皮肤时,海兔的鳃很快缩 入外套腔内,这是海兔的缩鳃反射。若每隔 1 分钟重复此种弱刺激,海兔的缩鳃反射将逐渐减弱甚至消失,这种现象称为习惯化图1表示海兔缩鳃反射习惯化的神经环路示意图,图2表示习惯化前后轴突末梢模型。请回答下列问题:

    (1)缩鳃反射发生时,受刺激部位神经元膜电位变化是
     

    (2)若在图1中b处给予有效刺激,可在图中
     
    点检测到电位变化。
    (3)由图2可知,习惯化产生的原因是轴突末梢处Ca2+内流减少,导致神经递质释放量
     
    ,突触后膜所在的运动神经元兴奋性
     

    进一步研究发现,如果向海兔的尾部施加一个强电击,再轻触它的虹吸管(喷水管),将诱发一个更强烈的缩鳃反射,且在刺激后几分钟之内,只要轻触它的虹吸管,都会引发更强烈的缩鳃反射,即产生了“短时记忆”;如果向海兔的尾部多次重复施加强电击,引发强缩鳃反射的反应可以持续一周,即产生了“长时记忆”。图3为两种记忆的形成机制。
    (4)由此可知,“短时记忆”是由于电击海兔尾部会激活中间神经元释放
     
    作用于突触前神经元,产生
     
    ,继而激活了蛋白激酶A,从而促进
     
    大量释放,使缩鳃反射增强。
    (5)结合资料及图 2 解释“长时记忆”形成的原因
     

    组卷:5引用:1难度:0.6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