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1-2022学年黑龙江省牡丹江三中高一(下)期中语文试卷

发布:2024/12/28 11:0:2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文本阅读Ⅰ(本题共1小题,19分)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咬文嚼字》编辑部日前发布2019年十大流行语。与往年相比,今年的网络流行语所占比例进一步提升,这也反映了网络上年轻人话语权增强、网络流行文化进入现实生活的趋势。其中一部分与热点事件引起的争论有关,还有一些让人看不到“起源”,却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2019年的流行语依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内外的时事动态,“霸凌主义”与中美贸易摩擦相关,“文明互鉴”也体现了我们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大国形象的能力与方向,这些都是显而易见的,也是对一个时代的关键词的总结与提炼。与之相对,流行语“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更像是对一些人刻薄霸道、自以为是的批评话语,既然网上出现了一些“柠檬精”或“杠精”的不和谐声音,自然也会有理性的声音加以反击。有趣的是,这些反击的声音,也不是正襟危坐式的说教,而是用同样幽默的口吻来回应,时常令人忍俊不禁。如此一来,既起到了建构良性舆论空间的作用,又不失网络文化的趣味性,堪称一举两得。
          由此可见,年度流行语中的网络文化成分越来越多,而网络文化良莠不齐的特征,也真实地反映在这些流行语中。对此,我们不妨以一个更加理性与宽容的视角来看待。年度流行语实际上是我们观察社会动向与文化生态的一个晴雨表,对理解当下的社会现实与未来发展趋向大有裨益。而后世的观察者,也可以从中获得另一视角的历史记录。
    (摘编自《光明时评:年度流行语凸显了何种文化生态》)      材料二:
          日前,在互联网上突然爆红的papi酱系列视频,因主持人时常爆粗口而被勒令整改。广电总局要求其去除粗口低俗内容,符合网络视听行业的节目内容审核通则要求后,才能重新上线。这一事件也引发网友热议,有人认为这是网络文化的特色,不应过多干涉;有人认为这次监管是一次良性的互动,或可带来整治不良网络语言的良机。
          网络语言主要有简洁性、新奇性等特点。由于网际属于实时交流,需要快速输入,数字、符号、拼音、汉字、英文字母杂糅在一起的网语,既简单易用,又能节省上网时间;网络世界同时又是一个推崇个性的世界,人们通过对语言的创新使用体现个性、追求新鲜感,这使得网络语言具有鲜明的新奇性。
          但不可忽视的是,网络语言在拥有上述特点的同时,也存在着不合规范、过度求新、沟通困难甚至粗俗低下等弊端。如“酱紫”“咳不容缓”“米国”等不一而足。网络语言冲击、解构和颠覆了既有的语言规则,它与传统语言文字相比,显得很不规范。同时网络语言大量地使用缩写、错字、别字,具有极大的模糊性、不确定性,有些简写形式甚至完全背离了人们传统的认知心理。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前院长、作家王晓玉教授就曾强调:“杂糅、胡编生造词语绝对是不可以的。这类用词的存在造成了语言的不严肃,只能在非常小的群体中流行,一旦泛滥成灾,对我们国家语言的纯洁性会造成污染。”也因为缺乏指导,网络语言中媚俗表达全民风行,庸俗粗鄙大行其道,让很多人不禁感慨:“如今的互联网越发的重口味了!”
          网络语言传播快、消亡快、生命周期短的特质,使得其本身带有“自净机制”。但网络低俗语言大量涌现,聚集了社会戾气,影响了青少年的价值取向,有必要及时依法治理。
          首先,法制化是互联网治理的根本手段,有法可依也是互联网得以公正有效治理的基础保障。这就需要国家完善语言文字的法规规章,强调国家机关、学校、新闻媒体、行业等重点领域,要合法、规范地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其次,开展全民阅读活动,举办“汉字听写大会”“中国诗词大会”等全民活动,以鲜活的言语风格、出彩的文化涵养,引发全社会对国民语言能力的关注,培养国民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最后,利用好《现代汉语词典》的标杆作用,积极吸收诸如“雷人”“草根”等网络热词,为网络用语的规范指明方向。规范网络词语评选活动,杜绝为网络低俗用语的传播推波助澜。
          唯有遵从严肃的文本教育公认的文化认知、共同的社会操守、严格的约束机制,才能实现现实与虚拟世界的正向联动,促进网络语言的健康革新,让低俗语言日渐淡出,让文明优美加速生长。
          材料三:
          语言和言语的矛盾运动,口语和书面语的相互影响,语言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语言、方言间的相互接触,是影响语言发展变化的重要因素。这些因素,归根结底来自语言的形式和意义之间的矛盾。语言形式是有限的、相对稳定的,而社会和心理诸因素则要求语言表达的意义具有无限性和灵活多变性,因时、因地、因人、因境、因事而异。有限且相对稳定的形式对意义具有一定的制约,同时,也把人类的各种思维模式、心理取向和发现、创造的新事物“固化”下来。而因表达需要所决定的无限的灵活多变的意义,必然对形式产生或大或小、或直接或间接的冲击,这种冲击会带来语言形式的新质要素的出现和旧质要素的逐渐衰亡,使语言形式发生各种微妙的、人们可以感觉到或一时感觉不到的发展变化;发展变化了的语言形式反过来又对意义发生作用。
          语言形式和意义之间的矛盾运动,把影响语言发展变化的各种外部因素,通过意义吸纳转化为语言发展变化的内部因素,从而使语言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
    (摘编自《语言学概论》)(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2019年年度流行语是对一个时代的关键词的总结与提炼,反映了网络上年轻人话语权增强、网络流行文化进入现实生活的趋势。
    B.网络流行语的不断涌现主要是因为网际属于实时交流,需要快速输入,数字、符号、拼音、汉字英文字母杂糅在一起的网语,既简单易用,又能节省上网时间。
    C.网络语言具有鲜明的新奇性特点,主要是因为网络世界是一个推崇个性的世界,人们通过对语言的创新使用体现个性、追求新鲜感。
    D.材料二是对材料一的现象进行理论上的解释,意在引发全社会对国民语言能力的关注,培养国民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2019年的网络流行语所占比例进一步提升,凸显了人们对热点事件的关注,可以据此来了解当下的社会现实与未来发展趋向。
    B.年度流行语真实地反映了网络文化良莠不齐的特征,材料一认为这是网络文化的特色,不应过多干涉。
    C.当今的网络语言表达媚俗,庸俗粗鄙,只有通过严格的约束机制才能实现现实与虚拟世界的正向联动,促进网络语言的健康革新。
    D.法制化是互联网治理的根本手段,需要国家完善语言文字的法规规章,强调重点领域要合法、规范地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3)下列说法中,不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的观点的一项是
     

    A.“996”能够成为年度流行语,缘于一些知名企业家在公开场合对“996”工作制的推崇。“996”这一流行语让人意识到,劳动者休息权等合法权益仍然没能受到足够重视。
    B.“融梗”这一流行语源自网友对电影《少年的你》是否抄袭的热议,近年来多部文艺作品涉嫌“抄袭”,网友针对”融梗”定性进行了集体讨论,但“合理借鉴”与“违法抄袭”的边界始终没有一致意见。
    C.“硬核”原本是用来形容说唱音乐和游戏的。作为网络流行语被理解成一种很厉害、很酷、很彪悍的意思。因为偏离了原本的意义,应该从公众的文化认知、社会操守等方面予以规范。
    D.网络流行语的迭出,说明大家都很重视通过语言来总结个人、集体,甚至国家、世界所发生的事情,使之记录并传播下去,体现了语言和人们生活之间的联系。
    (4)材料二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简要分析。
    (5)对网络语言应该加强监管还是不应过多干涉?请根据材料三中的语言学知识并结合前两则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组卷:7引用:5难度:0.6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1小题,16分)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那些晚班的司机
    柏滨丰
          深夜打车,来了个女司机。
          告诉她去哪儿,她有点不置可否,开了一会儿,终于一脸不好意思地说:“我不太熟悉鼓楼区,等我打个电话问问我老公。”“不用打了,我知道的。”可能是新手吧,我忙细细指点。她总算找着了方向,轻松了很多,可能又觉得我人不错,慢慢打开了话匣子。她说这车是家里买的,跟出租车公司签了协议,每月交份子钱,白班和晚班都自主决定怎么开。原本是她老公在开,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平日不敢多喝水,又经常憋尿的职业习惯,老公年初查出患有尿毒症。以前家里经济状况还凑合,现在一下子陷入了困境;跑医院做透析,每个月要花费四五千元;跟出租车公司签订的合同尚未到期,每月都得交份子钱;才在老家盖了房,欠下十几万元的债。
          两口子都是河南周口人,家里还有两个男孩:大儿子在老家上初中,二儿子跟着他们在南京尧化门附近上小学。
          老公一开始接受不了现实,一度想自杀。她也一时无法释怀,整天以泪洗面。好在过了一段时间,老公总算想通了:两个孩子不能没有父亲,坚持做透析也能活上二三十年,只要人在,就有希望;又有医保报销一部分医药费,还不至于走到绝境。
          她有驾照,开始接替老公开车,白班晚班连轴转。为了省钱,老公改在家自助做透析,四个小时一次。他心疼她太辛苦,非要在白天做透析间隙换开两个小时。
          她才开了几个月,对一些路段不熟悉,每次搞不清方向,就打电话求助老公。其实一开始,她也是想通过这个办法,防止她老公一个人闷在家里想不开。在家时,她要照顾老公情绪,自个儿常常强颜欢笑。在外面,一个人开车时,又常常忍不住抹眼泪。“再开几年,把欠的债还了,然后存点钱,回老家做个小买卖,供两个儿子上学。”她抿抿嘴。
          我默默地倾听着她的哭诉,算是一种无声的安慰,也不由得佩服她,在水深火热中学会了举重若轻,鼓起勇气撑住一个家。
          我又想起一个开滴滴网约车的男司机。他留着时下最流行的、两边剃短的大背头,脸上挂着笑,全程都是和气爽朗的模样。
          我说:“不好意思,去的地方比较远,您回来可能带不上人了。”他连声说:“没事没事,人不得全、瓜不得圆,总有落空的时候。”
          我发现车内挺干净,便打趣道:“您这车没少打扫吧?跟新买的一样。”他嘿黑憨笑,说:“每天回家都会清理,我这人没啥优点,就是勤快。整干净了,开着心里舒坦,乘客坐着心情也愉快。”
          我笑说:“你这车空间还挺大,家用很合适。”他说:“是啊,平时出来跑跑滴滴赚点外快,周末就带全家出去玩。我家双胞胎,男孩,车小了不好装啊。”
          我脱口而出:“哎呀,那你负担重了!”他又嘿嘿憨笑,说:“我家那两个小子,生下来都6斤重,能吃能睡,健健康康。有的人家双胞胎生下来又住保温箱又用药,前前后后花费十几万元,我们家一分钱没多花……这是上天给我的福气啊。”
          一路上听他分享自家的高兴事,感觉夜色浓重的天空都渐渐明朗起来。春风沉醉,丛丛流下墙头的蔷薇花,在路灯照耀下梦幻迷离。
          老话说得好,眼里有尘天下窄,胸中无事一床宽。生活可不就像开车,总有七拐八弯、磕磕碰碰,前路如何走下去,全看司机怎么想、怎么看。
          2021年除夕夜,我赶过一趟16路公交车。上车后,我一屁股坐在司机旁边的座位上,凉意从尾椎骨传到心。
          车行至大报恩寺附近,后排一个阿姨受不了了,把口罩拉下个讲话的口子,说:“师傅,这么冷不开空调啊?!”
    “开咧,开咧,这不是在慢慢往上升嘛!”等红灯的间隙,司机端起一大杯茶,不紧不慢抿几口,“这又不是锅炉!”
          全车人都笑了。
          喝完水,他把茶杯放回驾驶台上,拎起脚下的保温瓶续上水。那是一个看上去用了挺久的玻璃茶杯,杯身满是深褐色茶渍。车子继续行进时,玻璃茶杯上并没有杯盖盖着。上坡下坡,左拐右弯,公交车几乎一路匀速行进着,就连刹车都十分平稳。驾驶台上的那只玻璃茶杯,肉眼看不出有位移,也没有一滴茶水洒出。
          我十分好奇地跟他搭起了话。他说他很喜欢喝茶,原先的茶杯碰碎了,正巧看见这个敞口玻璃茶杯,就随手拿来用。起初,行车至颠簸路段时,杯子会滑动,需要用手抓扶,后来自己跟自己较劲,看看能不能做到滴水不洒。为技术,也为面子。“开车时喝茶的杯子倒了,一车人看着多丢脸。”
          他做到了。他给了乘客一趟舒适的旅途,也给了自己一个“满杯不洒”的业界传奇。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女司机经常给她老公打电话询问开车的位置方向,只是担忧自己的老公郁闷想不开,以此来缓解他的情绪。
    B.网约车男司机不愿面对现实,一味讲述孩子出生时花费少,从来没有提及抚养两个孩子的负担有多重。
    C.女司机尽管对生活也有无奈,在外开车时“常常忍不住抹眼泪”,但她具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对未来充满希望。
    D.公交车司机在驾车行驶过程中不让玻璃杯里的水洒出来,一方面是为了锻炼技术,其实最主要还是为了面子。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采用第一人称的视角来叙述,通过对话来展现人物经历,语言质朴自然,给人一种亲切之感。
    B.小说从语言、心理、外貌等方面对网约车男司机进行描写,从而表现出小人物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C.“生活可不就像开车,总有七拐八弯、磕磕碰碰”,这句话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生活不易。
    D.小说善于运用生活化的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如“等红灯的间隙,司机端起一大杯茶,不紧不慢抿几口”。
    (3)文中画横线部分的环境描写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4)小说以“我”坐车为枢纽连接人物、安排情节,这样处理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组卷:5引用:5难度:0.4

二、古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1小题,20分))

  •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答题。
    樊哙传      舞阳侯樊哙者,沛人也。以屠狗为事,与高祖俱隐。初从高祖起丰,攻下沛。高祖为沛公,以哙为舍人。从攻胡陵、方与,还守丰,击泗水监丰下,破之。
          项羽在戏下,欲攻沛公。沛公丛百余骑因项伯面见项羽,谢无有闭关事。项羽既飨军士,中酒,亚父谋欲杀沛公,令项庄拔剑舞坐中,欲击沛公,项伯常屏蔽之。时独沛公与张良得入坐,樊哙在营外,闻事急,乃持铁盾入到营。营卫止哙,哙直撞入,立帐下。项羽目之,问为谁。张良曰:“沛公参乘樊哙。”项羽曰:“壮士。”赐之卮酒彘肩。哙既饮酒,拔剑切肉食,尽之。项羽曰:“能复饮乎?”哙曰:“臣死且不辞,岂特卮酒乎!且沛公先入定咸阳,暴师霸上,以待大王。大王今日至,听小人之言,与沛公有隙,臣恐天下解,心疑大王也。”项羽默然。沛公如厕,麾樊哙去。是日微樊哙奔入营诮让项羽,沛公事几殆。黥布反时,高祖尝病甚恶见人卧禁中诏户者无得入群臣群臣莫敢入十余且哙乃排闼直入大臣随之上独枕一宦者卧。哙等见上流涕曰:“始陛下与臣等起丰、沛,定天下,何其壮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惫也!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且陛下独不见赵高之事乎?”高帝笑而起。
          太史公曰:“吾适丰沛,问其遗老,观故萧、曹、樊哙、滕公之家,异哉所闻!方其鼓刀屠狗卖缯之时,岂自知附骏之尾,垂名汉廷,德流子孙哉?”
    (节选自《史记•樊邮滕灌列传》)(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高祖尝病甚恶/见人卧禁中/诏户者无得入群臣/群臣莫敢入/十余日/哙乃排闼直入/大臣随之/上独枕一宦者卧。
    B.高祖尝病甚恶/见人卧禁中/诏户者无得入群臣/群臣莫敢入/十余日/哙乃排闼直入/大臣随之上/独枕一宦者卧。
    C.高祖尝病甚/恶见人/卧禁中/诏户者无得入群臣/群臣莫敢入/十余日/哙乃排闼直入/大臣随之/上独枕一宦者卧。
    D.高祖尝病甚/恶见人/卧禁中/诏户者无得入群臣/群臣莫敢入/十余日/哙乃排闼直入/大臣随之上/独枕一宦者卧。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高祖,是中国古代帝王的庙号,如刘邦被称为汉高祖、李渊被称为唐高祖。
    B.参乘,亦作“骖乘”。古时乘车,尊者在左,御者在中,又一人在右,称车右或骖乘。由武士充任,负责警卫。
    C.禁中,表示禁令所及范围之内,指帝王所居宫内,也作“禁内”。帝王所居的宫苑,因不许人随便进出,故有此称。
    D.“陛下”,陛,原指帝王的宫殿。“陛下”后来变成了尊称帝王的称谓。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樊哙出身低微,以杀狗为生,当初和高祖在丰县起兵,高祖为沛公,樊哙为舍人,跟从沛公攻打沛县、胡陵、方与。
    B.樊哙有勇有谋。鸿门宴上,项庄舞剑,威胁沛公安全时,樊哙毅然闯入军帐,面对项羽慷慨陈词,明为责备项羽,实则为沛公开解。
    C.樊哙生性豪爽。在项羽帐中,大口喝酒,生食猪腿,不仅没有被项羽治罪,反而赢得了项羽的称赞。
    D.樊哙胆识不凡,衷心为君。高祖一度病重,不肯见人,樊哙率众闯入,以赵高作乱之事警示高祖。高祖一笑而起。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沛公从百余骑因项伯面见项羽,谢无有闭关事。
    ②是日微樊哙奔入营诮让项羽,沛公事几殆。

    组卷:4引用:8难度:0.5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

  • 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采桑女
    [唐]彦谦
    春风吹蚕细如蚁,桑芽才努青鸦嘴。
    侵晨采桑谁家女,手挽长条泪如雨。
    去岁初眠当此时,今岁春寒叶放迟。
    愁听门外催里胥,官家二月收新丝。
    [注]唐彦谦,唐末诗人。朝廷财政入不敷出,统治者就加紧掠夺,把征收夏税的时间提前到阴历二月。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运用了比喻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蚕之细小,桑芽之嫩的特点。
    B.颈联通过对比,写出因倒春寒,今年的桑叶长势堪忧,暗示了收成可能不好。
    C.诗人刻画采桑女,把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融为一体,使采桑女形象感人至深。
    D.尾联一个“愁”,诗人直抒胸臆,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下层人民的同情。
    (2)颔联写采桑女“手挽长条泪如雨”,采桑女为何“泪如雨”?诗人想要反映什么样的社会问题?请结合全诗内容简要作答。

    组卷:8引用:14难度:0.6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1小题,3分)

  • 11.潜台词,就是语言的言外之意。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请阅读《林黛玉进贾府》中王熙凤的一段话,然后写出其潜台词。要求:紧扣人物性格,语言表达简明。
          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王熙凤的这番话,表面上看是称赞林黛玉的风姿,其实是:
     

    组卷:2引用:4难度:0.7

五、写作(60分)

  •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你觉得你和我们一样,我们觉得是的,但你又那么不同寻常。从无声里突围,你心中有嘹亮的号角。新时代里,你有更坚定的方向,先飞的鸟一定想飞得更远,迟开的鲜花也会怒放。”(2021年度感动中国人物江梦南的颁奖词)
          材料二: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我生来就是人杰而非草芥,我站在伟人之肩藐视卑微的懦夫。(张桂梅女高誓词中的一段)
    以上两则材料对当代高中生尤有启示意义,复兴中学举办以“致敬向上的力量”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请你结合材料写一篇演讲稿,谈谈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组卷:3引用:6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