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1-2022学年福建省莆田一中高一(上)期末生物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30小题,共60.0分)

  • 1.如图是“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的4个组别,下列相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组卷:13引用:8难度:0.7
  • 2.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是有分泌功能的细胞产生的;
    ②有的从食物中获得,有的在体内转化而来;
    ③凡是活细胞都能产生酶;
    ④酶都是蛋白质;
    ⑤有的酶是蛋白质;
    ⑥酶在代谢中有多种功能;
    ⑦在新陈代谢和生殖发育中起调控作用;
    ⑧酶只起催化作用,其催化作用的实质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组卷:64引用:10难度:0.9
  • 3.在剧烈运动时,肌肉处于暂时相对缺氧状态,葡萄糖的消耗量剧增,但ATP的生成量没有明显增多,这是因为(  )

    组卷:75引用:10难度:0.5
  • 4.现有体积相同、质量分数相同的蔗糖溶液和葡萄糖溶液。图1表示这两种物质透过半透膜的情况,图2表示渗透作用装置图,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

    组卷:12引用:6难度:0.6
  • 5.如图表示绿色植物细胞内部分物质的转化过程,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62引用:41难度:0.9
  • 6.下列有关细胞呼吸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正确的是(  )

    组卷:47引用:21难度:0.7
  • 7.将含酵母菌的葡萄糖溶液均分为4份,分别置于甲、乙、丙、丁四种条件下培养,测得CO2和O2体积变化的相对值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4引用:6难度:0.7
  • 8.如图表示在不同条件下,酶催化反应的速率(或生成物)变化。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组卷:146引用:48难度:0.5
  • 9.新生儿小肠上皮细胞通过消耗ATP,可以直接吸收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和半乳糖,这两种物质分别被吸收到血液中的方式是(  )

    组卷:283引用:259难度:0.9
  • 10.下列有关“一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进行光合作用的绿色植物,细胞一定均含有叶绿体
    ②进行有氧呼吸的真核细胞,一定含线粒体
    ③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一定是原核生物
    ④所有的真核生物一定含有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的每个层次
    ⑤将斐林试剂加入某植物组织样液,显现蓝色,说明该样液中一定不含有还原糖
    ⑥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的物质一定是蛋白质

    组卷:31引用:13难度:0.7
  • 11.如图是某同学验证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在透明的容器B中放入湿润的种子。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

    组卷:22引用:10难度:0.7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

  • 32.回答下列以下有关酶的问题:

    (1)由图1曲线,可知:当pH从5上升到7,酶活性的变化过程是
     

    (2)图2中A点后酶促反应的速率不再增加,其限制性因素主要是
     

    (3)以下是一个有关酶的实验,根据表格内容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操作步骤 操作方法 试管A 试管B 试管C
    1 加淀粉溶液 2mL 2mL 2mL
    2 加淀粉酶溶液 1mL 1mL 1mL
    3 温度处理 60℃ 100℃ 0℃
    4 加碘液 2滴 2滴 2滴
    ①表中为探究
     
    的实验.
    ②请指出实验操作步骤存在的问题?
     
    (单选)
    A.酶的量过少;B.温度控制不严谨;C.温度梯度设置过大.
    ③该实验能不能用斐林试剂检测实验结果的颜色?
     
    ,说明理由
     

    组卷:35引用:2难度:0.3
  • 33.某同学有喝牛奶的习惯,在学习了细胞的化合物知识后,他想知道牛奶中有无蛋白质和还原糖.下面是其未设计完的实验,请帮助他完成实验设计.
    实验目的:探究某品牌牛奶中有无蛋白质和还原糖.
    实验原理:利用颜色反应检测牛奶中有无蛋白质和还原糖.
    材料用具:略          实验步骤:请补充表格中a、b、c、d处内容
    目的探究牛奶中有无还原糖探究牛奶中有无蛋白质
    步骤ABCDEF
    第一步2mL牛奶2mL蒸馏水2mL葡萄糖样液2mL牛奶2mL蒸馏水2mL a样液
    第二步2mL斐林试剂2mL斐林试剂2mL斐林试剂2mL NaOH溶液b2mNaOH溶液
    第三步c沸水浴加热沸水浴加热d3滴CuSO4溶液3滴CuSO4溶液
    结果
    (1)a.
     
    ;c.
     

    (2)请预测A、D两个试管的现象及其结论:
    A:
     

    D:
     

    (3)分析该实验设计:试管A和
     
    构成对照实验,对照目的是
     

    组卷:74引用:3难度:0.3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