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西省新余实验中学高二(上)月考语文试卷(8月份)
发布:2024/8/7 8:0:9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当下,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我们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无论是实现科技强国目标还是构建新发展格局,都需要努力建设一支矢志爱国奉献、勇于创新创造的优秀人才队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人民的幸福,是当代中国青年必须和必将承担的重任。”深入人民、深入实践,想党和人民之所想、赴党和人民之所需,才能让创新潜能和创造活力永不枯竭。
青年常为新,青年也最能为新。毕业于专科学校的杨永修利用业余时间刻苦攻读专业知识,潜心钻研汽车自主技术,工作两年即获得“技术能手”称号,如今已陆续攻克130多项汽车制造领域技术难题。创新的形式多种多样:攻克一项新技术是创新,打造一个新产品是创新,解决一个难题也是创新。创新的舞台宽广辽阔:从科研院所到工厂车间,从偏远乡村到改革前沿,处处都是创新的沃土。勇于创新创造,意味着必须在日常生产生活中保持推陈出新的意识和干劲,善于捕捉创新创造的每一个机会与灵感,力争在本职岗位上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
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历史从不眷顾因循守旧、满足现状者,机遇属于勇于创新、永不自满者。新时代青年正以刻苦学习本领、大胆创新创造的奋进之姿,肩负起推动国家发展进步的历史责任。
(摘编自何娟《让青春在创造中闪光》)材料二: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做好青年工作,对确保党的事业薪火相传,确保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主动走近青年、倾听青年,才能成为青年朋友的知心人。新时代青年既充满活力、激情、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存在阅历不广,容易从自身角度、从理想状态的角度来认识和理解世界的局限性。尊重是沟通的基础,信任是理解的前提。要尊重青年天性,照顾青年特点,把握青年成长规律,同青年零距离接触、面对面交流,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倾听他们的看法、意见,真正成为青年愿意讲真话、交真心、诉真情的知心朋友。
真情关心青年、关爱青年,才能成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处于人生道路的起步阶段,少不了“成长的烦恼”,特别是在毕业求职、创新创业、社会融入等方面还有不少操心事、烦心事。成长之路不平坦,最是真情暖人心。既要看到压力是青年成长的动力,也要在关键处、要紧时拉一把、帮一下,真心实意为青年排忧解难,努力为青年创造良好发展条件,用关爱、关怀为广大青年打造实现梦想的广阔舞台。
悉心教育青年、引导青年,才能成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青年时期,是每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的“拔节孕穗期”,也是“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关键阶段。要坚持关心厚爱和严格要求相统一、尊重规律和积极引领相统一,既为青年成长培土浇水、铺路搭桥;也要积极教育引导,为青年成才打药整枝、把准方向。“人才自古要养成,放使干霄战风雨。”要鼓励青年深入基层一线吃苦磨练,放手让青年在重要领域和重要岗位上施展才华,引导广大青年在火热的实践中深化认识、感悟真理、成长成才。
共青团是党的青年工作的重要力量。发扬“党有号召、团有行动”的光荣传统,认真履行引领凝聚青年、组织动员青年、联系服务青年的职责,增强对青年的凝聚力、组织力、号召力,新时代的共青团工作大有可为。
(摘编自新华社评论员《关心青年成长,支持青年发展—五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 周年大会重要讲话精神》)
材料三:
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在返乡创业、振兴乡村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不少返乡创业的年轻人接受过良好的教育、有过在市场打拼的经历,具有开阔的视野、活跃的思维,了解市场需求,善于培育高效优质农产品,延长产业链、价值链。同时,这些返乡创业年轻人善学习、肯钻研,在实现自我成长的同时,也让更多人看到乡村发展的机遇,带动更多人投身乡村振兴这片热土。可以说,年轻人返乡创业,拓展了乡村产业,让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加速向农村汇聚。
如何吸引更多有抱负、有能力的年轻人返乡创业,考验着各个地方落实引才政策的力度和温度。凝聚政策合力,形成良好的干事创业环境,才能让返乡创业青年回得来、留得住、干得好,最大限度激发人才内在活力,让他们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
乡村振兴,是一个呼唤人才同时造就人才的舞台。返乡创业青年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广袤乡村回馈他们以更多人生出彩的机会。让愿意留在乡村、建设家乡的人留得安心,让愿意扎根田野、回报乡村的人更有信心,在这场乡村与返乡创业青年的“双向奔赴”中,青春之花必将在田间地头绚丽绽放,共同绘就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好图景。
(摘编自邹翔《青年返乡创业,助力乡村振兴》)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要培养大量优秀人才,尤其是青年人才。
B.无论国家还是个人,发展都离不开创新,而创新必须有脚踏实地的态度。
C.做好青年工作,主要依靠共青团的力量,这是党交给共青团的重要任务。
D.对出身农村的青年来说,他们在城市的经历,可以助力他们的返乡创业。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青年成长过程中,压力能转化为动力,也可能成为阻力,对青年的教育引导要把握好“度”。
B.做好新时代的青年工作,我们既要重视时代、国家的需要,也要重视青年们自身的需求。
C.年轻人返乡创业,既能为乡村振兴作贡献,也能在乡村中成长,这是一件可以双赢的事。
D.没有乡村振兴,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现在国家要把青年人才工作的重点放在乡村。
(3)下列诗句中,最适合用作论据来支撑材料二中心论点的一项是
A.少年心事当拿云,谁念幽寒坐呜呃。(李贺《致酒行》)
B.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苏轼《浣溪沙》)
C.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陆游《书愤》)
D.题诗寄汝非无意,莫负青春取自惭。(于谦《示冕》)
(4)材料一和材料二在论证特点上有何不同?请简要说明。
(5)现在,有些青年人选择了“躺平”。请根据材料内容,对“躺平青年”加以劝告和激励。组卷:5引用:5难度:0.5
二、文学类阅读-单文本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老夫老妻
冯骥才 ①他俩又吵架了。
②可是今天的架打得空前厉害,起因却很平常,不过是老婆子把晚饭烧好了,老头儿还趴在桌上通烟嘴,弄得纸块呀,碎布条呀,粘着烟油子的纸捻子呀,满桌子都是。老婆子催他收拾桌子,老头儿偏偏不肯动。老婆子便像一般老太太们那样叨叨起来。老婆子们的唠唠叨叨是通向老头儿们肝脏里的导火线,不一会儿就把老头儿的肝火引着了。两人互相顶嘴,翻起对方多年来一系列过失的老账,话愈说愈狠。老婆子气得上来一把夺去烟嘴塞在自己的衣兜里,惹得老头儿一怒之下,把烟盒扔在地上,还嫌不解气,手一撩,又将烟灰缸子打落地上。还抓起桌上沏满热茶的大瓷壶,用力摔在地上。老婆子吓得一声尖叫,看着满地碎瓷片和溅在四处的水渍,老婆子气得冲着老头儿大叫:“离婚!马上离婚!”
③同样的怒火也在老头几的心里燃烧着。只见他嘴里一边像火车喷气那样不断发出声音,一边冲到门口,猛拉开门跑出去,还使劲带上门,好似从此一去就再不回来。
④老婆子火气未消,站在原处,面对空空的屋子,一种伤心和委屈爬上心头。她想,要不是自己年轻时得了那场病,她会有孩子的,她可以同孩子住去,何必跟这愈老愈执拗、愈急躁、愈混账的老东西生气?……
⑤不知为什么,他们每次吵架过后两小时,心情就非常准时地发生变化,像刚才那么点儿小事还值得吵闹么?——她每次吵过架冷静下来时都要想到这句话。可是……老头儿总该回来了。他们以前吵架,他也跑出去过,但总是一个小时左右就悄悄回来了。但现在已经两个小时仍没回来。外边正下大雪,老头儿没吃晚饭,没戴帽子、没围围巾就跑出去了,地又滑,瞧他临出门时气冲冲的样子,不会一不留神滑倒掉坏了吧?想到这儿,她竟在屋里待不住了,起身穿上外衣,从门后的挂衣钩上摘下老头儿的围巾、棉帽,走出房子去了。
⑥雪正下得紧。雪是夜的对比色,好像有人用一支大笔蘸足了白颜料,把所有树枝都复勾了一遍,使婆娑的树影在夜幕上白茸茸、远远近近、重重叠叠地显现出来。于是这普普通通、早已看惯了的世界,顷刻变得雄浑、静穆、高洁,充满鲜活的生气了。
⑦一看到这雪景,她突然想到她和老头儿的一件遥远的往事,五十年前,他们同在一个学生剧团。她的舞跳得十分出众。每次排戏回家晚些,他都顺路送她回家。她记得那天也是下着大雪,两人踩着雪走,也是晚上八点来钟,在沿着河边的那段宁静的路上,他突然仿佛抑制不住地把她拉到怀里去。她猛地推开他。气得大把大把抓起地上的雪朝他扔去。直打得他浑身上下像一个雪人。他们的恋爱就这样开始了——从一场奇特的战斗开始的。
⑧多少年来,这桩事就像一张画儿那样,分外清楚而又分外美丽地收存在她心底。每逢下雪天,她就不免想起这桩醉心的往事。年轻时,她几乎一见到雪就想到这事;中年之后,她只是偶然想到,并对他提起,他听了总要会意地一笑,随即两人都沉默片刻,好像都在重温旧梦:自从他们步入风烛残年,即使下雪天也很少再想起这桩事了,但为什么今天它却一下子又跑到眼前,分外新鲜而又有力地来撞击她的心?
⑨可现在她多么希望身边有一只手,希望老头儿在她身边!
⑩真幸运呢!她这么老,还有个老伴。四十多年两人如同形影紧紧相随。尽管老头儿性子急躁,又固执,不大讲卫生,心也不细,却不失为一个正派人,一辈子没做过一件亏心的事,一副直肠子,不懂得与人记仇记恨……她愈想,老头儿似乎就愈可爱了。
⑪她在雪地里走了一个多小时,老头儿仍不见,雪却稀稀落落下小了。只有先回去,看看老头儿是否已经回家了。当将要推开屋门时,她心里默默地念叨着:“愿我的老头儿就在屋里”。
⑫屋门推开了,啊!老头儿正坐在桌前抽烟。地上的瓷片都被扫净了。炉火显然给老头儿捅过,呼呼烧得正旺。顿时有股甜美而温暖的气息,把她冻得发僵的身子一下子紧紧地攫住。她还看见,桌上放着两杯茶,一杯放在老头几跟前,一杯放在桌子另一边,自然是斟给她的……老头儿见她进来,抬起眼看她一下,跟着又温顺地垂下眼皮。
⑬她站着,好像忽然想到什么,伸手从衣兜里摸出之前夺走的烟嘴,走过去,放在老头几跟前。什么话也没说,赶紧去给空着肚子的老头儿热菜热饭,再煎上两个鸡蛋……
(有删改)(1)下列对这篇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选择一对老夫妻作为写作对象,选择“吵架”这件生活小事为冲突点,正是要歌颂平凡人真挚感情的可贵。
B.老婆子出门时“从挂衣钩儿上摘下老头儿的围巾、棉帽”,这个貌似不经意的细节,彰显出她对老头儿无微不至的关爱。
C.老婆子在家强势,每次都把老头儿气得离家出走,结尾老头儿“抬起眼看她一下,跟着又温顺地垂下眼皮”说明了这一点。
D.老头儿性情急躁却不记仇,这一点从老婆子外出寻找老头儿时的回忆以及文末老头儿回家后的一系列行为中可以看出来。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主要以老婆子的视角展开情节,采用第三人称“她”来讲述故事,不受时空限制,感情细腻丰富,叙述自由灵活。
B.小说多处使用心理描写,比如老婆子气得想跟老头儿离婚,希望老头儿已经回家等心理刻画,准确展现了人物的心理活动。
C.小说以时间顺序展开,使用插叙丰富情节,如插入“恋爱时”的场景,说明他们有很好的感情基础,从而为和好做了铺垫。
D.小说没有华丽的辞和夸张的修饰,处处体现着朴实之美,不仅人物做着朴实的事,说着朴实的话,叙事语言也很朴实。
(3)老夫妻吵架过后,老婆子先是愤怒,然后心理发生了哪些变化?请简要分析。
(4)结合文中第⑥段对“雪”的描写,简要分析本段环境描写的作用。组卷:15引用:10难度:0.5
七、选择简答
-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评估报告显示,在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中,全球整体状况处于“好”和“较好”的比例为63%,而中国比例为89%。这说明① 。我国各类文化遗产极为丰富,理应持续接力,做好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保护文化遗产,重在让更多人有兴趣亲近文化遗产。将文化遗产束之高阁供起来,不是保护。真正的保护,是赋予它们“烟火气”,展现它们的独特魅力。为此,就要推动资源禀赋有效转化为传播动能,多措并举做好推广工作。否则,再好的东西,如果藏在深闺无人识,或者羞答答蒙上面纱,也会失去应有的生命力。
文化遗产的保护不仅需要维持原貌,② 。当古老的文化遗产遇到新兴的科学技术,它们将获得新生。这方面,我国的一些做法值得推广,比如敦煌莫高窟主动拥抱数字化,258个洞窟已完成数字化保护。这一创新让敦煌莫高窟的美永久保存。随着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文化遗产保护自觉借力,进行创新,意义深远。
保护文化遗产,③ 。专业人才是文化遗产保护最关键的要素。以装裱修复古字画为例,这工作就不是一般人所能做的。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承载者,故宫博物院的一些做法值得思考。据介绍,故宫博物院已建立了古字画装裱修复技艺传承谱系,既不断锤炼技艺,又坚持薪火相传,培养了一批批专业人才,确保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进行。
(1)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烟火气”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为我国国防科技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
B.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
C.从路标那里,他能看见“之”字形的道路,而那底下有些穿着制服的德国人。
D.你看,他在柜台里,眼、耳、口、手、脚、脑这6部“机器”同时开动……
(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组卷:10引用:6难度:0.5
八、材料作文
-
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中国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在西湖大学首届本科生开学典礼致辞中说道:“所谓‘大写的人’,就是既要有勇担家国重任的脊梁,也要有托起民族命运、人类未来的臂膀……在世界的很多个角落,甚至在中国的一些贫困地区,还有许许多多远不如你们幸运的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也面临着粮食、能源、环境危机等诸多的威胁。”
材料二:1947年,年仅34岁的钱三强晋升为法国科学研究中心的研究导师。然而,令人艳羡的职位和丰厚的待遇并不能减轻钱三强对祖国的思念,他毅然决定回国。他说:“虽然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却是有祖国的。祖国再穷,也是自己的。而且正因她贫穷落后,更需要我们去努力改变她的面貌。”
以上材料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文章,体现你作为新时代青年的鉴别与取舍。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组卷:6引用:4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