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3-2024学年河北师大附中高二(上)月考语文试卷(10月份)

发布:2024/9/20 1:0:9

一、现代文阅读(35)(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1小题,19分)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一九四五年九月二日上午九时十分,我在日本东京湾内美国超级战舰“密苏里”号上,离日本签降代表约两三丈的地方,目睹他们代表日本签字,向联合国投降。
          这签字,洗净了中华民族七十年来的奇耻大辱。这一幕,简单、庄严、肃穆,永志不忘。天刚破晓,大家便开始准备。我是在七点多钟随同记者团从另一艘军舰乘小艇登上“密苏里”号的。“密苏里”号舰的主甲板有两三个足球场大,但这时也显得小了。走动不开。到处都是密密簇簇排列着身穿制服、持枪肃立的陆战队士兵,军衣洁白、折痕犹在、满脸笑容的水兵,往来互相招呼的军官以及二百多名各国记者。灰色的舰身油漆一新,十六英寸口径的大炮,斜指天空。这天天阴,灰云四罩,海风轻拂。海面上舰船如林,舱面上人影密集,都在向“密苏里”号舰注视着。小艇往来疾驶如奔马,艇后白浪如练,摩托声如猛兽怒吼,几乎都是载着各国官兵来“密苏里”号舰参加典礼的。陆地看不清楚,躺在远远的早雾中。
          仪式开始
          九时整,各国代表按照签约程序依次签字……全体签字毕,各国首席代表离场,退入将领指挥室,看表是九点十八分。我猛然一震,“九一八”!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日寇制造沈阳事件,随即侵占东北;一九三三年又强迫我们和伪满通车,从关外开往北平的列车,到站时间也正好是九点十八分。现在十四年过去了。没有想到日本侵略者竟然又在这个时刻,在东京湾签字投降了,天网恢恢,天理昭彰,其此之谓欤!
          投降书脏了
          按预定程序,日本代表应该随即取了他们那一份投降书(另一份由盟国保存)离场,但是他们还是站在那里。原来加拿大代表签字时低了一格,随后各国代表也签错位置了。协商之后,有关代表做了更正。倒霉的日本人,连份投降书也不是干干净净的。
          傍晚时分,日本代表团顺着来路下舰,上小艇离去。在他们还没有离舰时,十一架超级堡垒排列成整齐的队形,飞到“密苏里”号上空,随着又是几批超级堡垒飞过。机声中,我正在数架数时,只见后面黑影簇簇,蔽空而来,那都是从航空母舰上起飞的飞机,一批接一批,密密麻麻,不知有多少架,顷刻间都到了上空,然后向东京方向飞去。大战中空军将士厥功甚伟,理应有此荣誉,以这样浩浩荡荡的阵势,参加敌人的投降典礼。我听见临近甲板上一个不到二十岁满脸孩子气的水手,郑重其事地对他的同伴说:“今天这一幕,我将来可以讲给孙子孙女听。”
          这水兵的话是对的,我们将来也要讲给子孙听,代代相传。可是,我们别忘了百万将士流血成仁,千万民众流血牺牲,胜利虽最后到来,代价却十分重大。我们的国势犹弱,问题仍多,需要真正的民主团结,才能保持和发扬这个胜利成果。否则,我们将无面目对子孙后辈讲述这一段光荣历史了。旧耻已湔雪,中国应新生。
    (节选自朱启平《落日》,有删改)      材料二
          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国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唐朝的韩愈写过《伯夷颂》,颂的是一个对自己国家的人民不负责任、开小差逃跑、又反对武王领导的当时的人民解放战争、颇有些“民主个人主义”思想的伯夷,那是颂错了。我们应当写闻一多颂,写朱自清颂,他们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多少一点困难怕什么。封锁吧,封锁十年八年,中国的一切问题都解决了。中国人死都不怕,还怕困难吗?老子说过:“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蒋介石反动派,对于我们,不但“以死惧之”,而且实行叫我们死。闻一多等人之外,还在过去的三年内,用美国的卡宾枪、机关枪、迫击炮、火箭炮、榴弹炮、坦克和飞机炸弹,杀死了数百万中国人。现在这种情况已近尾声了,他们打了败仗了,不是他们杀过来而是我们杀过去了,他们快要完蛋了。留给我们多少一点困难,封锁、失业、灾荒、通货膨胀、物价上升之类,确实是困难,但是,比起过去三年来已经松了一口气了。过去三年的一关也闯过了,难道不能克服现在这点困难吗?没有美国就不能活命吗?
          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南京的美国殖民政府如鸟兽散。司徒雷登大使老爷却坐着不动睁起眼睛看着,希望开设新店,捞一把。司徒雷登看见了什么呢?除了看见人民解放军一队一队地走过,工人、农民、学生一群一群地起来之外,他还看见了一种现象,就是中国的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也大群地和工农兵学生等人一道喊口号,讲革命。总之是没有人去理他,使得他“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没有什么事做了,只好挟起皮包走路。
          中国还有一部分知识分子和其他人等存有糊涂思想,对美国存有幻想,因此应当对他们进行说服、争取、教育和团结的工作,使他们站到人民方面来,不上帝国主义的当。但是整个美帝国主义在中国人民中的威信已经破产了,美国的白皮书,就是一部破产的记录。先进的人们,应当很好地利用白皮书对中国人民进行教育工作。
          司徒雷登走了,白皮书来了,很好,很好。这两件事都是值得庆祝的。
    (节选自毛泽东《别了,司徒雷登》)(1)根据两则材料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投降签字前的宏大场景描写渲染了庄严肃穆而又欢乐喜悦的气氛,烘托出胜利者心中的喜悦之情。
    B.材料一节选自《落日》,文章题目一语双关,一方面点出写作背景和时间,另一方面日落象征着日本军国主义的失败。
    C.《别了,司徒雷登》与《别了,不列颠尼亚》两篇文章标题形式相似,内蕴的民族感情深厚,都表达了民族强盛的自豪感。
    D.材料二指出以闻一多、朱自清为代表的我国近代知识分子都能认清帝国主义的真实面目,毛泽东在文中极力赞扬了他们的民族英雄气概。
    (2)下列对两则材料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采用小标题,像是用一个个生动的镜头来展现签字的过程,使整篇文章条理清晰。
    B.材料一除了顺叙外,还插叙了“九•一八”事件等,联系历史,充实内容,感动人心。
    C.《别了,司徒雷登》语意双关,表面说司徒雷登离开中国,实则隐寓美帝对华侵略政策的失败。
    D.材料二以一“走”,一“来”结束,这个对比既是对全文的总结,也是对题目和文章开头的照应。
    (3)下列选项中,论点和论据不匹配的一项是
     

    A.无是非之心,非人也。——国民党反动派亲附美国。
    B.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闻一多拍案而起,朱自清宁饥不屈。
    C.无恻隐之心,非人也。——百万将士痛击日寇。
    D.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美国回击轰炸日本广岛长崎。
    (4)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特色。
    (5)新闻通讯具有真实性、文学性、评论性,材料一是如何体现以上特点的?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

    组卷:11引用:15难度:0.5

(一)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1小题,16分)

  • 2.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问题。
    敢在鬼子头上跳舞的人(节选)
    衣向东
          划归运河支队的那个新四军营里面就有胡剑龙的儿子胡爽,胡剑龙跟儿子胡爽成了不折不扣的父子兵。自然,胡剑龙心情舒畅,走路时腰杆挺得笔直,很有总司令的派头。胡爽虽然才二十二岁,却已当了一年连长。小伙子长得挺帅,打仗有勇有谋,在战士中威信很高。有人私下赞叹,说虎父无犬子,胡爽确实是胡剑龙的儿子。
          这天上午,胡剑龙和支队几位干部闲聊着走在大街上,胡爽恰好从对面走来,忙给几位领导敬礼,喊了一声“首长好”,然后步幅很大地走去。胡剑龙身边的王真理忍不住扭头去看胡爽的背影,对胡剑龙说:“胡支队长,大家私下里都议论,说胡爽确实是你的儿子。”胡剑龙愣怔了一下:“这话,这话说的,不是我的儿子是谁的?”众人哄笑。
          邱正勇接了王真理的话头,说道:“走路都跟你一个姿势,脚下带着弹簧呢。”胡剑龙自豪地笑笑:“他就是一头小倔驴。”“那你呢?”王真理很快地跟了一句,众人又笑起来。胡剑龙尴尬地笑笑,瞪了王真理一眼:“哎,王真理,你今天对我有意见啊。”王真理顺坡滚驴说:“对,有意见,你把骑兵连放在一营李振生那里,我就是有意见。”
          运河支队改编后,根据形势发展决定成立一个骑兵连,放在一营,营长是李振生。王真理曾跟胡剑龙请求,想当骑兵连连长,没想到被任命为二营教导员。胡剑龙建议大家一起去骑兵连,看他们这两个月的训练成果。
          一块平坦的荒地,成为骑兵连的训练场,成片的荒草已被马蹄踩踏得稀烂,官兵们三五人一组,在教官的指导下,或练习骑术,或训练“三十二路刀法”。李振生看到王真理来了,似乎故意显示自己的本领,骑着一匹高头大马,从王真理面前飞驰而过。
          王真理看到一匹匹奔腾的战马,心里痒痒,跟一位教官请求,要感受一下骑马的滋味。教官四十多岁,曾在国民党军队当过骑兵班长,他经不住王真理的缠磨,挑选了一匹最温良的枣红马,一手抓住马缰绳,一手扶着王真理上了马背。老班长本想牵着枣红马绕场地转一圈,让王真理过一把瘾就行了,没想到王真理上了马鞍,学着身边战士的样子,两只脚拍打了马肚子,枣红马突然挣脱了老班长手中的缰绳,飞驰而去。
          王真理慌了,禁不住惊叫两声,两腿夹紧马鞍子,左手抓紧马鞍子的把手,右手抓紧了马缰绳。枣红马绕着训练场跑了一圈又一圈,似乎越跑越快。众人一片惊慌,追在枣红马身后奔跑。王真理双手猛地拽紧马缰绳,枣红马两只前蹄腾空跃起,长啸一声,将王真理抛下了马背。
          王真理趴在地上一动不动。胡剑龙飞奔过去,一把抱起她,急切地问:“摔哪啦?你没事吧?”
          王真理眯着眼睛,好半天才慢慢站起身子。胡剑龙搀扶着她,让她活动了一下身子。她挣脱了胡剑龙的手,拧巴着身子走了十几步,然后又弯腰走回胡剑龙面前。“我要到骑兵连……”她龇牙咧嘴地说。
          王真理并无大碍,大家都松了一口气。邱正勇吓坏了,瞅着王真理想发脾气,最后还是冲着老班长说:“你怎么让她骑马?简直胡闹!”老班长吓得面色如土,僵硬地站在那里。李振生揶揄地说:“你只能骑一头小毛驴。”王真理气愤地瞪了李振生一眼,又对邱正勇说:“政委,我要到骑兵连,我就要骑这匹枣红马!”胡剑龙恼怒地对王真理吼了一嗓子:“回去!”
          胡剑龙和邱正勇回到支队部,地下交通员老赵匆忙走进屋子,不等胡剑龙和邱正勇问话,就说道:“韩庄的小鬼子有动作,根据可靠情报,伊藤大佐要带着小鬼子倾巢而出,明天凌晨包围黄邱山套根据地,跟运河支队决一死战!”邱正勇听了,略一思忖,说道:“当前我抗日军民已经进入局部反攻阶段,伊藤大佐自知难逃失败的命运,要做垂死挣扎。”胡剑龙兴奋地说:“好呀,他不找我,我还要找他呢,来得正好!”
          夜幕降临时,运河支队将驻地几个村庄的群众转移出去后,分别隐蔽在周边的庄稼地里。凌晨四点多,伊藤大佐带着两千多日伪军,包围了运河支队的几处驻地,发起攻击后,才发现村里空无一人,慌忙撤出。这时候,早已埋伏在村外的战士们,把日伪军切割成一个个包围圈,打得他们抱头鼠窜。天亮时分,战斗结束,运河支队消灭了一千多个日伪军,剩下的逃进了枣庄和台儿庄的日军据点。伊藤大佐无法向上司交代,在庄稼地里剖腹自杀。
          运河支队牺牲二十几名官兵,有四十多人受伤。牺牲的官兵中,就有胡剑龙的儿子胡爽。按照惯例,每次战斗结束后,胡剑龙都要亲自查看牺牲的官兵。这一次也不例外,他走到摆放的一排尸体前,掀起盖在尸体上的白布,跟他们一个个告别。然而掀到儿子胡爽时,他停住了手,不忍去看,对身后的警卫员小滕说:“你看一下,子弹从哪儿打进去的。”警卫员小滕刚要去掀白布,被王真理挡住了,她慢慢地弯下腰,小心掀开白布,查看了胡爽中弹的伤口,然后站起来说:“子弹从前额打进去,击中要害部位……”胡剑龙松了一口气,说道:“嗯,子弹从前额打进去,那就不是逃兵,是条汉子!”说完,他挺直腰板,气昂昂地大步朝前走去。王真理看着他的背影,眼窝里的泪水忍不住流了出来。
          因为打了胜仗,运河支队放假一天,晚上各个伙房都有肉吃。王真理吃晚饭的时候,没见到胡剑龙,就直接去了他的住处。门关着,夜幕还没有降临,屋里却亮起了油灯。她有些疑惑,从窗户窥视,发现胡剑龙手里拿着一件衬衣,抚摸着,最后将衬衣贴在自己脸上,突然把衬衣举到油灯的火苗上。王真理飞快地推门冲进屋里,一把将衬衣夺下来,使劲儿甩了几下,将衣服上的火星拍打掉,衬衣已经被烧了一个大窟窿。胡剑龙慌张之后,对王真理说:“烧掉吧,我不想再看见……”王真理什么也没说,拿着衬衣走出屋子。
    (有删改)(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胡爽年轻帅气有勇有谋却不幸牺牲揭示了侵略者的罪恶,中国人民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B.王真理说大家私下里议论胡爽确实是胡剑龙的儿子反映了大家曾经一度对此表示怀疑。
    C.政委邱正勇冲老班长发火,是不忍心再责怪王真理,表现了他对年轻干部的爱护。
    D.胡剑龙亲自查看牺牲的官兵,既是跟战友告别,也能通过伤口来推测战斗的情况。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以写虎父虎子开头,又以写白发人送黑发人结尾,首尾呼应,令人唏嘘。
    B.“那你呢?”王真理追问胡剑龙的话运用暗示手法,风趣地调侃胡剑龙也是“倔驴”。
    C.小说以胡剑龙的活动为线索推进故事情节,叙事紧凑,激烈的战斗描写扣人心弦。
    D.王真理看着胡剑龙的背影泪水忍不住流了出来,从侧面衬托了支队长的高大形象。
    (3)本文场景的转换自然流畅,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4)有人认为王真理这一形象是这篇沉重战争题材小说里的一抹亮色,你怎么看?

    组卷:7引用:4难度:0.5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楚将北师,子囊曰:“新与晋盟而之,无乃不可乎?”子反曰:“敌利则进,何盟之有?”申叔时老矣,在申,闻之,曰:“子反必不免。信以守礼,礼以庇身,信礼之亡,欲免得乎?”楚子役郑,及暴隧,遂侵卫,及首止。郑子罕侵楚,取新石。栾武子欲报楚,韩献子曰:“无庸,使重其罪,民将叛之。无民孰战?
          秋八月,葬宋共公。于是华元为右师,鱼石为左师,荡泽为司马,华喜为司徒,公孙师为司城,向为人为大司寇,鳞朱为少司寇,向带为大宰,鱼府为少宰。荡泽弱公空,杀公子肥。华元曰:“我为右师,君臣之训,师所司也。今公室卑不能正,吾罪大矣。不能治官,敢赖宠乎?”乃出奔晋。二华,戴族也;司城,庄族也;六官者,皆桓族也。
          鱼石将止华元,鱼府曰:“右师反,必讨,是无桓氏也。”鱼石曰:“右师苟获反虽许之讨必不敢且多大功国人与之不反惧桓氏之无祀于宋也右师讨,犹有向戌在。桓氏虽亡,必偏。”鱼石自止华元于河上。请讨,许之。乃反,使华喜、公孙师帅国人攻荡氏,杀子山。书曰:“宋杀其大夫山。”言背其族也。
          鱼石、向为人,鳞朱、向带、鱼府出于睢上。华元使止之,不可。冬十月,华元自止之,不可,乃反。鱼府曰:“今不从,不得入矣。右师视速而言疾,有异志焉。若不我纳,今将驰矣。”登丘而望之,则驰。骋而从之,则决睢澨,闭门陴矣。左师、二司寇、二宰遂出奔楚。华元使向戌为左师,老佐为司马,乐裔为司寇,以靖国人。
          晋三郤害伯宗,谮而杀之,及栾弗忌。伯州犁奔楚。韩献子曰:“郤氏其不免乎!善人,天地之纪也,而骤绝之,不亡何待?”初,伯宗每朝,其妻必戒之曰:“盗憎主人,民恶其上,子好直言,必及于难。
    (节选自《左传•成公十五年》)【注】①暴隧,地名。②子山:即荡泽。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右师苟获反/虽许之/讨必不敢/且多大功/国人与之/不反惧/桓氏之无祀于宋也/
    B.右师苟获反/虽许之/讨必不敢/且多大功国人/与之不反/惧桓氏之无祀于宋也/
    C.右师苟获反/虽许之讨/必不敢/且多大功/国人与之/不反/惧桓氏之无祀于宋也/
    D.右师苟获反/虽许之讨/必不敢/且多大功国人/与之不反惧/桓氏之无祀于宋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新与晋盟而背之”与“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鸿门宴》)两句中的“背”字含义相同。
    B.“今公室卑而不能正”与“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两句中的“而”字用法不同。
    C.“出舍于睢上”与“若舍郑以为东道主”(《烛之武退秦师》)两句中的“舍”字含义不同。
    D.“闭门登陴矣”与“身登青云梯”(《梦游天姥吟留别》))两句中的“登”字含义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项是
     

    A.楚国不顾与晋国的结盟,挥师北上,申叔时听说后认为子反不讲信用和礼义,一定会遭到祸难。
    B.荡泽杀了公子肥后,华元认为自己作为右师,不能扶正公室,罪过很大,于是投奔到晋国。
    C.鱼府认为华元回来会对桓氏不利,鱼石则认为华元有威望,如果他不回来,桓氏就会失去民心。
    D.华元亲自劝说鱼石等人进入国都,他们不同意,于是华元将他们驱逐到楚国,任用他人治理国家。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无庸,使重其罪,民将叛之。无民孰战?
    ②盗憎主人,民恶其上,子好直言,必及于难。
    (5)从申叔时、华元,韩献子的话语中,我们能分别领悟到怎样的为人处世的道理?诸简要概括。

    组卷:3引用:5难度:0.5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两小题,9分)

  • 4.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舟中
    杜甫
    风餐江柳下,雨卧驿楼边。
    结缆排鱼网,连樯并米船。
    今朝云细薄,昨夜月清圆。
    飘泊南庭老,只应学水仙。
    【注】南庭:指南方边远地区。水仙:水中的神仙。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交代了泊舟处所,“江柳”“驿楼”如或可睹,可谓“诗中有画”。
    B.“风餐”与“雨卧”互文见义,道出诗人漂泊江湖的凄苦、悲凉情状。
    C.颔联写诗人设网捕鱼,停船买米,表现了生活的艰辛和旅途的劳苦。
    D.早晨的疏云,夜里的清月,这良辰美景让诗人徒增感慨,悲从中来。
    (2)尾联“漂泊南庭老,只应学水仙”抒发了怎样的情感?试简要分析。

    组卷:8引用:4难度:0.5

三、语言文字运用(每小题,共18分)

  • 11.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和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40引用:11难度:0.8

七、材料作文

  •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长征途中,红军将士爬雪山,过草地,不畏艰难,展现出对远大理想的坚定执着;面对核垄断,“两弹一星”科学家数十年如一日以帐篷为家、与黄沙为伴,保障了人民群众安全;建设年代、焦裕禄累倒在田间;脱贫攻坚,千千万万基层干部把心血洒在地头;疫情面前,钟南山,李兰娟筑起健康长城……学习党史的主要意义就是学史崇德,反观当下,引领成长。大力弘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
          芮城中学校团委举行“传承红色基因,未来征途有我”的主题征文活动。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说说你的感受与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组卷:6引用:2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