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1-2022学年安徽省六安一中高二(下)开学语文试卷

发布:2024/11/24 20:0:2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文字乃上古先哲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法效自然的产物,因此它是具体事物的抽象,然此抽象中又有所指物的具象成分,当这些文字聚集在一起时,两种意义便呈现,一是陈述性,二是抒情性,书法的概念即指后者。
          就书法章法而言,我们可以理解为,自然万物抽象后的指代者——文字,被搬到了纸面上,纸成了世界、成了国土,文字成了山川河流、芸芸众生、花草鱼虫,而书写者便是纸上江山的君王。君王需要完好地安顿好诸物从而统领一纸河山,如何做到?这就是古往今来圣贤们倾毕生之力孜孜以求的天地秩序。“秩序”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所在,先哲所谓“道”的概念正是这种“秩序”如何达到井然状态的高度概括,即遵循“秩序”的规律,让万事万物互为依存,安然相处,达到相对稳定的状态——均衡。因此,书法章法的问题归根到底就是探讨“秩序”的生成原理,就是黑白阴阳的均衡,尽管不同书体、风貌所侧重的方面不同,然动静、轻重、黑白、大小、长短、奇正、远近、浓淡、疏密等概念都与之密切相关。书法艺术作为视觉感知上的经验判断,它的“均衡”法则与标准是模糊的,更多的是来自心理的暗示,而不是黑白的等同,有想象的成分和弦外之音充斥其间,对前人经验借鉴与文化精神领悟得多与深,决定各自的尺度评判。
          当前在探讨章法生成原理时,抛开章法生成诸多繁杂的理论指引,寻求直指本心的手段,意义尤为重大。
          尽管古人对章法问题的思考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多是隐喻性的,然而通过其书论与作品,我们能感受到其对“形势”概念的强调与把控。古人所说的“形势”是由“形”与“势”组成,其中“形”是器,包含笔法和字法两个方面,相对静态,是毛笔在无损其功能的前提下,尽其所能地表达点画与结字的精准形态;“势”是道,包含笔势和体势两个方面,相对动态,强调笔画前后之间的过渡顺承和字与字、行与行之间欹侧呼应。“形”与“势”二者之间互为表里,相互生发,“形”决定“势”,“势”制约“形”,蔡邕在《九势》中指出:“凡落笔结字,上皆覆下,下以承上,使其形势递相映带,无使势背”,可作“形”与“势”关系的注脚。
    “形”“势”之间是否和谐统一,是判断一幅作品包括章法在内好坏的标准。也就是说“形”虽为静态,然它“象”的属性,却蕴含了“势”的初始,一旦这些“形”与“形”在“势”的统帅之下发生联系,个体生命得以生机勃发,此为“得势”,“得势”之时,势如破竹,一切顺理成章;反之,情怠手阑,则势脉中落,便为“失势”。
          基于此,我们可以认为,古人对章法生成原理的思索,在某种程度上还处于不自觉的状态,尽管“意在笔先”的理念早已彰显了他们创作上的自觉,然而书写性的认知妨碍了其章法课题的深入思考,笔法、字法的意义大于通篇布局,而帮助他们完成章法建构的主旨是“理”、是“道”,是在文化精神驱使下贯通全篇,如果对此缺少领悟,便很难得其大要。
          时至当下,书法的实用性功能几近殆失,作为独立的门类跻身视觉艺术之列。对于章法问题,不再拘于传统文化精神以及实用性的约束,它的可能性包括其他艺术学科、视觉美学、形式构成原理的广泛借鉴以及传统优良程式的多维理解,让章法的探索前景变得更为辽阔,我们这个时代超越前人的可能在此,因为书法的独立性意义,因为传统观念外延的扩大乃至颠覆可能。
    (摘编自杨涛《寻求直指本心的手段》)(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文字具有所指事物的抽象和具象特征,当这些文字聚集在一起时就有了陈述性和抒情性的意义。
    B.书法的“秩序”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所在,书法章法问题的探讨即“秩序”生成原理的探讨。
    C.通过阅读古人的书论与作品,我们能感受到他们对章法的隐喻性思考和对“形势”概念的强调与把控。
    D.在书法章法中,“形”与“势”相互生发,“形”决定“势”,“势”制约“形”,从而构成动静关系。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文字的抒情性入笔,通过对“秩序”“道”等的论述,探讨了古人书法自成章法的问题。
    B.文章运用比喻论证,论述了书写者要遵从的书写规律和“均衡”法则,论证深入浅出,生动形象。
    C.文章从“形”“势”的不同表现和内在关系的角度论证作品包括章法好坏的标准,具有很强的逻辑性。
    D.文章先论证文字的表现和本质,然后论证书法作品的章法特点,最后讨论当下如何超越古人章法的问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人书法重视从“形”的角度出发,重视笔法和字法,也要兼顾整幅作品的通篇布局,做到“形”与“势”的和谐统一。
    B.蔡邕的“凡落笔结字……使其形势递相映带,无使势背”解读了“形”与“势”之间的关系。
    C.古人对书法章法原理的思索处于不自觉状态,这使他们对章法缺少领悟,很难得其大要。
    D.书法作为视觉艺术,当下其实用功能几乎消失殆尽,探讨书法章法可不拘泥于其实用性特征。

    组卷:12引用:7难度:0.4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共12分)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在今年的“618”大促销中,直播带货势不可挡,仅6月16日一天,就有品牌千店联播、商圈跨城联播等创新直播应声亮相。而赶来某宝直播间的,不仅有300名明星、600名总裁,还有千名网红和不计其数的素男素女们。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不少地方对直播经济寄予厚望,纷纷站在风口前端,着手推动电商平台与专业批发市场、传统商贸企业等融合发展,发展“线上引流+实体消费“新模式,进而卷起了直播带货风潮。广州、上海、杭州、重庆等地已经释放“打造直播电商之都”信号弹,明确要在这一领域抢滩登陆。
    (摘编自郑旭《当直播带货开启全民模式》,《民生周刊》2020年第13期)
    材料二:
          于消费者而言,直播购物更直观、更真切、更立体的商品展示能有效降低试错率,专业人士线上讲解,引导力更强且有效减少时间成本,通过红包雨、购物券、秒杀满减等活动能获得更多价格优惠,直播购物富于强烈的参与感和体验感,能让人产生信任和购买欲。就政府服务群众的功能而言,直播能将电子商务的使用和推介模式更加直观地显示出来,能助力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让群众脱离贫困就要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做直播既能解决农产品滞销问题,增加农民收入,让百姓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又能扩大地域知晓度,增强当地文旅资源和特色农产品的影响力。
          随着网络直播卖货成为一种消费趋势,如何使这一新的宣传媒介实现常态化、可持续化,需要做好长期发展规划。要健全电子商务人才支撑体系,从基层干部兼职主播转向培养优质全职网红主播,将本土特产、特色旅游、民俗文化等进行一揽子打包推广,更有针对性地引导和支持直播运作;要把当地资源禀赋用好、盘活,在保障质量、体现特色、推陈出新、延伸产业链上下功夫,按照“贫困户+专业合作社十加工企业+电商营销渠道”的模式实现贫困户农产品生产规模化、加工标准化、网销品牌化,同时统筹电子商务仓储物流配送体系建设,打通“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要强化对互联网电商行业监管,推进社会共治,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明确直播电商经营者、直播电商平台经营者、主播的责任义务,杜绝虚假宣传、货不对板、质量“翻车”、售后维权难等众多乱象,引导直播电商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摘编自谢宇《直播带货需立足长远》,《人民日报》2020年4月24日)
    材料三:
          北京市消协6月16日发布的《直播带货消费调查报告》显示,在30个直播带货体验样本中,有9个样本存在问题,占比30%,主要是直播带货商家证照信息公示不充分,部分主播宣传不规范。中消协发布的报告也显示,目前37.3%的消费者在直播购物中遇到过问题,主要有夸大宣传、货不对板、售后服务难以保障等,还有一些基础服务性问题需要妥善解决。
          体验不均衡,退货率高,已成为当下直播带货的一个副产品。下单时风风火火,退货时同样急急忙忙,这显然是有问题的。这就要求相关部门应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监管模式,同步实施监管,避免出现“一放就乱”的情形。
          相关部门应该尽快制定与直播相关的监管办法,比如,可以尝试采取试购取样等方式,对产品进行检验,以作为惩戒依据;又如,消保机构主动介入直播经济,通过对个案的处理规范行业秩序等。
          此外,也应加强媒体监督。6月17日,人民日报全国直播电商投诉平台正式上线,接受网民的投诉举报。这样,打通直播带货的监督渠道,必然会对行业形成某种约束与规范。
    (摘编自胡印斌《直播带货,有规矩方能行稳致远》,《民生周刊》2020年第13期)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今年“618”大促销中,出现了许多新的直播带货形式,如品牌千店联播、商圈跨城联播等。
    B.随着新冠疫情暴发,许多地方着手打造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以提振经济,卷起了直播带货风潮。
    C.直播带货强化了政府服务功能,如增强群众的消费欲望、助力脱贫攻坚、提升当地影响力等。
    D.北京市消协调查发现,不少直播带货商家存在证照信息公布不充分、主播宣传不规范等现象。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介绍了新冠疫情暴发以来,直播带货的新的直播形式和发展模式及在全国多地形成的新风潮。
    B.材料二在充分肯定直播带货的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对今后如何促进其健康持续发展提出了很好的建议。
    C.材料三为讲清存在的问题和自己的观点,增强文章的可信度,列举了详细的数字,引用了具体的例子。
    D.材料二和材料三都建议要加大对电商的监管力度,同时也都明确具体地指出了要发挥媒体的监督作用。
    (3)要使网上直播带货行稳致远、健康发展,将来应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请结合材料概括说明。

    组卷:8引用:7难度:0.7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共15分)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小流放
    鲁敏
          租屋这间八九平米的暗厅,还兼作玄关、餐厅以及穆先生坐着胡思乱想的地方,现在已塞满水果、靠垫、雨伞、购物袋、外套、鞋盒、接线板等各种杂物。穆先生孤坐其中,感到空寂、荒无人烟,和奇特的背井离乡之感。
    “老妈,明天要交120块,听力模拟光盘。”
    “一张小光盘要上百块?几个同学合买了轮流听听好了。”
          妻儿的对话,雨丝一样飘落到穆先生身上,却如小铁钉般扎疼,把他带回到真实中的小客厅。晚饭已经摆上桌子,升腾的水汽带着软绵绵的欺骗性——饭桌是房东的铝合金折叠桌,台面数处驳落,如烫伤的皮肤;餐具是几任租客的组合,粉红卡通加青花瓷加仿木纹;头顶上吸顶灯少了一只灯泡,亮的那只灰尘很厚。
          之所以租房,是为了儿子初三这一年的中考冲刺,这里可节省上学放学路上的时间。本可租一个比这大一些、各方面条件好得多的房子,他们完全承担得起。
          可妻子的理由似也不好反驳:“你以为是来度假?就是住到皇宫,这一年也过不了安生日子!我倒是希望能更苦一点!越吃苦越好,那样咱儿子就会——”妻子猛地咽下后半句,好像这是她与老天爷之间的一个重大交易,不可说破。
          妻子这近乎愚昧的逻辑就此形成了一个道德基调,决定了他们租房生活因陋就简的清贫气息:一切的娱乐与消遣皆取消。钟点工辞了,晚报不订了,网络和有线都掐了,原来家养的两只龟、一缸锦鲤以及君子兰什么的,通通寄放到朋友家。妻子的衣着也一下倒退二十年,穆先生同样放弃了他的普洱、音响、按摩椅等。妻子还严格推行“禁声”政策,基本不与穆先生谈家常,就连拖地、洗衣、上厕所什么的她都蹑手蹑脚,像一个走在别人家的小偷——穆先生迷惑地观察她,她其实大可不必如此,外面楼道及隔壁的动静可都不小,狗叫、男人吐痰、哪家的孩子练长笛。可是他慢慢看出,这些夸张的克制与收敛,是妻子所努力的一部分,她正全力以赴地使整个租屋生活足够压抑足够沉闷,以便跟老天爷谈条件。
          当然,真正的苦行僧是十四岁的儿子:iPad、篮球、滑板等碰也不碰,放学回来,除了吃饭,便自觉回房坐牢,勾着头苦干,连早上喝牛奶时也在记单词。妻子每见此景,既心疼,又像是赚了儿子一笔,暗中冲穆先生直努嘴,反让穆先生心里一阵别扭。
          总之,在租屋,一家三口都只保有最低级的生活功能:吃喝、洗漱、睡觉。任何的情调或享乐,都乃滔天之罪。
          这样,下班回家的穆先生,没着没落的简直像是与世隔绝了,又像是处于某种战乱或离奔,穆先生有些自恨,他赌气般地枯坐,像只空口袋,懈怠地听凭时间一秒一秒如蚂蚁排着队从皮肤上爬过……要这样一直爬到明年六月吗?真安静哪,什么都停止了似的。夫妻关系、父子关系、母子关系,俭朴极了,像凑巧挤在同一屋檐下的一窝鸡。
          小客厅依旧光线昏暗、孤独得像大海深处。妻子推搡他的肩膀,压抑着声调,对着他耳朵嘶叫:“嗳,碗没刷,芹菜也没拣,衣服也没收!我和儿子在外面跑了两个地方上了四小时课。你下午都干嘛了?”
    “是吗?时间这么快。”
          妻子重新开口,又回到老话题:“我现在都怕照镜子了,头发掉了好多。我真担心,儿子万一上不了重点,那我们这一年、儿子这一年,不,他这一辈子,一步落,步步落啊。”这天夜里,穆先生看看房门底,隔着两道关不严的门缝,折射进来一片微如薄纸的光,他想,儿子也许又趴在作业上睡着了。他突然想起要回原来的房子——去替儿子找上一学期的物理书。
          月光下踏入楼道,一派岑寂空荡,碰不到任何邻居,无人向他表达最低程度的欢迎。穆先生三步两步跨到自家门口。自己的家呀,他呻吟一声。家什都保持原样,只是积灰触目。推开厨房移门,门上贴着的红色福字掉色得厉害,好像风吹雨打了几个世纪。冰箱里空空如也。
          穆先生渐渐感到脖子发硬。他回到客厅,吸口气,闭上眼,重新睁开,满怀期望地再次环顾——
          他的茶具,红木小把件,相框,墙上从西班牙带回来的彩瓷挂盘,角落的白色油汀,这些年一样一样添置起来的,拥有它们就像拥有了存在的证据和细节。此刻,所有这些东西都在,哑巴一样忠实地呈现出死亡般的宁静。穆先生逐一打量,目光如衰老的猫那样胆怯地移动。多么古怪啊,他所看到的,竟像是租屋:积灰如盖,窗帘半掩,柜门洞开,墙上的斑点与挂钩,壁橱的旧报与蒸笼,它们飘浮重叠,遮蔽替代。在画面的边缘,穆先生清楚地看到自己,神色凄惶、忽坐忽行,身影拖沓如浓墨滴落
          ……然想起今夜此行之正事,如梦中之梦,穆先生忙驱动手脚,推开儿子的房门。
    (有删改)(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以穆先生的视角展开,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环境的拥挤杂乱、妻子的升学逻辑使他倍感压抑烦乱,以致他游离在想象与现实之间。
    B.妻儿关于“光盘”的对话,如雨丝飘落在身上,又如小铁钉般扎疼,这矛盾的感受,写出了穆先生在当下生活中尴尬又痛苦的心境。
    C.穆先生一家之所以选择这处简陋的租屋,坚持“清贫”的生活,是想以此教育儿子只有吃苦耐劳、勤俭节约,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D.倒数第二段画横线的句子多用四字短语,物象绵密、节奏急促,能更好地表现穆先生看到自家屋内情景时的空虚、茫然、郁闷、懈怠。
    (2)文中的“妻子”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分析。
    (3)流放是古代将罪犯放逐到荒远地区的一种刑罚。小说以“小流放”为题,从多方面表现了穆先生的流放感,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组卷:2引用:2难度:0.5

  • 10.下列文言特殊句式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
    ①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②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③为降虏于蛮夷
    ④子卿尚复谁为乎
    ⑤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
    ⑥皆为陛下所成就
    ⑦余威震于殊俗
    ⑧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⑨铸以为金人十二

    组卷:6引用:1难度:0.9

四、写作(60分)

  • 1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      ②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孔子)      ③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墨子)      ④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孟子)      ⑤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      古代先贤有很多关于幸福的言论,至今仍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辉,给我们以人生的启迪;有些语句在新的时代下又可以辩证思考,从新的角度作出辨析或阐释。读了上面五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任意一两句为基础,结合社会现实,写一篇文章向校文学社社刊《白帆》的“幸福大家谈”栏目投稿。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组卷:42引用:20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