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北京市汇文中学高三(下)月考语文试卷(5月份)
发布:2024/11/19 17:0:3
一、本大题共1小题,共18分。
-
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建国七十年来,我国粮食产量稳步提升,其中科技的贡献有目共睹。
科技选种育种对粮食增产作用巨大。比如作物全息定域选种,是在作物具有强遗传势的部位选种的方法。实验证明,玉米的强遗传势区在果穗中下部,选用这一部位的籽粒做种,比用顶部的籽粒做种增产35.4%;高粱果穗上部的籽粒充实饱满,生活力强,在结实丰产方面有较强的遗传性,选用上部籽粒做种比用中部籽粒做种增产6.4%~10.8%。任何作物随着本身遗传性状的改良,生产性能会不断提高。我国水稻种植从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开始,由高秆品种改为新培育出的矮秆品种,该品种耐肥抗倒,单位面积产量比高秆品种增加30%以上。1986年袁隆平提出杂交水稻的育种战略,历经九年艰苦攻关,中国独创的两系法杂交水稻取得成功,又使单产比常规品种增产15%~20%。专家预测目前正在培育的超高产品种,将比现有品种在单产上提高近一倍。
科学技术可以改善耕地条件,进而扩大某些粮食作物种植区域,还可以提高粮食生产过程中有限资源的利用率。例如在实施塑料薄膜覆盖后,土壤一般可增温2~5℃,覆盖期内地表积温增加200~300℃,从而使作物适宜耕作区的纬度向北推移2~4°,海拔提高1000~2000m。由于该技术可应用的作物范围广,一般增产幅度可达30%~50%。同时,地膜覆盖能使耕层土壤含水量提高2.77%~4.55%,每亩土壤蒸发量减少100~150m3。单位农产品的平均耗水量减少一半,就相当于灌溉面积扩大了一倍。
农机装备技术的进步也至关重要。21世纪以来我国农机装备技术发展极为快速。机械设备如深松机、无人驾驶联合耕播作业机等逐渐被推广使用的同时,很多新技术也在其中得到应用。如卫星导航技术结合电液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可实现农业机械按照预设路线自动精准行驶;遥感技术可应用于农业资源调查、动态监测、生物产量估计与农业灾害预报等领域;借助激光产生的红外辐射对水稻作热处理,既可干燥新收割的潮湿的水稻,又能有效消灭水稻表层害虫。
科技进步,促进了我国粮食高产,也向世界展示了我国保障粮食安全的实力。
(取材于王征兵、林维清、薛壮等的相关文章)(1)根据材料一,下列关于“科技选种育种”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物不同,适宜做种子的籽粒所处部位也不尽相同。
B.作物的生产性能会随着遗传性状的改良而不断提高。
C.同等播种面积的水稻矮秆品种比高秆品种产量更高。
D.两系法杂交水稻为中国独创,于1986年取得了成功。
(2)根据材料一,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科技可使农作物的种植范围不受海拔限制。
B.提高有限资源的利用率可使粮食产量增加。
C.覆盖塑料薄膜可以使土壤增温200~300℃。
D.遥感技术可预报农业灾害,又能消灭害虫。
材料二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当前我国虽已解决14亿人的吃饭问题,但粮食安全仍面临一些挑战,需要高度重视。
我国仍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期,这使我国粮食需求继续呈刚性增长态势,经济发展中耕地面积数量缩减与耕地质量下降并存。粮食近期供需虽大体平衡,但并不能保证时时刻刻都可以充足供应。因此,从政策层面强化管理,确保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国家在2019年中央1号文件中就再次强调,要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并全面落实基本农田特殊保护政策。此外,为了增产而大量施用化肥和农药,虽短期内增加了农作物的产量,但也致使果蔬个头与所含营养素不成正比,有时甚至给消费者的健康带来危害。为此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提出重“量”更要重“质”,积极推进利用现代技术生产绿色肥料。
2009年以来,我国实行粮食战略工程核心区建设,确立了河南、黑龙江、吉林为三大粮食生产核心区。粮食生产集中将不可避免地使这些区域粮食储备成本提升,粮食跨区域流通量增加,建设现代粮食仓储物流体系刻不容缓。为保证粮食质量安全,除了完善粮食仓储基础设施建设外,国家还鼓励应用环流熏蒸、氮气储粮等绿色技术来保障储粮品质;为保证粮食流通合理顺利,我国正在积极构建布局合理、运转高效的现代粮食物流体系。
新时期我国一直积极推进建立多元稳定的农产品国际贸易体系,扩大适应国内需求的农产品尤其是我国紧缺品种的进口。而粮食能源化、金融化趋势使国际粮食的价格形成机制更为复杂,增加了保障国内粮食安全的外部不确定性。我国针对不同国家采取灵活的合作方式,合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优化粮食进口渠道,以稳定粮食供给、满足个性化需求。如利用多边贸易体制,加强与南美国家的全方位合作;通过深化“一带一路”粮食经贸合作关系,与沿线国家共同打造国际粮食合作新平台。
粮食安全是世界性重大课题,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手中有粮”,则“心中不慌”,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才有“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战略定力。
(取材于田惠敏、张欣桐等的相关文章)
(3)根据材料二,下列不属于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挑战的一项是
A.粮食需求继续呈刚性增长态势。
B.化肥农药带来了粮食品质问题。
C.缺乏保障储粮品质的绿色技术。
D.国际合作中外部不确定性增加。
(4)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物全息定域选种法需借助于生物遗传学知识。
B.卫星导航对无人驾驶播种机的操控有重要作用。
C.绿色肥料既可增加粮食产量又可提升粮食品质。
D.粮食能源化、金融化使得粮价取决于供求关系。
(5)世界粮农组织对粮食安全的最新定义为:“确保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通过物质手段和经济手段获得充足、安全而富有营养的食物,以满足其积极健康生活的膳食需要及食物偏好。”按照该定义,保证粮食安全需满足诸多方面的条件,请概括其中的三个方面,并根据材料一、材料二的内容,简要说明我国在这三个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组卷:17引用:3难度:0.5
二、本大题共2小题,共26分。
-
2.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原弊 农者,天下之本也,而王政所由起也。古之为国者未尝敢忽,而今之为吏者不然,薄书听断而已矣,闻有道农之事,则相与笑之曰:鄙。夫知赋敛移用之为急,不知务农为先者,是未原为政之本末也。知务农而不知节用以爱农,是未尽务农之方也。
古之为政者,上下相移用以济。下之用力者甚勤,上之用物者有节。民无遗力,国不过费,上爱其下,下给其上,使不相困。一夫之力,督之必尽其所任;一日之用,节之必量其所入。一岁之耕,供公与民食,皆出其间而常有余。故三年而余一年之备。今乃不然,耕者,不复督其力;用者,不复计其出入。一岁之耕供公仅足,而民食不过数月。甚者,场功甫毕,簸糠麸而食秕稗,或采橡实、畜菜根以延冬春。不幸一水旱,则相枕为饿殍。此甚可叹也!
国家罢兵,三十三岁矣,兵尝经用者老死今尽,而后来者未尝闻金鼓、识战阵也。生于无事而饱于衣食也,其势不得不骄惰。今卫兵入宿,不自持被而使人持之;禁兵给粮,不自荷而雇人荷之。其骄如此,况肯冒辛苦以战斗乎?就使兵耐辛苦而能斗战,虽耗农民,为之可也。奈何有为兵之虚名,而其实骄惰无用之人也。
古之凡民长大壮健者皆在南亩,农隙则教之以战。今乃大异,一遇凶岁,则州郡吏以尺度量民之长大而试其壮健者,招之去为禁兵;其次不及尺度而稍怯弱者,籍之以为厢兵。吏招人多者有赏,而民方穷时争投之。
故一经凶荒,则所留在南亩者惟老弱也。而吏方曰:不收为兵,则恐为盗。噫!苟知一时之不为盗,而不知终身骄惰而窃食也。古之长大壮健者任耕,而老弱者游惰;今之长大壮健者游惰,而老弱者留耕也。何相反之甚邪!然民尽力乎南亩者,或不免乎狗彘之食,而一去为僧、兵,则终身安佚而享丰腴,则南亩之民不得不日减也。故曰有诱民之弊者,谓此也。
(选自欧阳修《欧阳文忠公集》,有删改)(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则相与笑之曰:鄙 鄙:卑鄙 B.场功甫毕 甫:刚刚 C.或采橡实、畜菜根以延冬春 畜:通“蓄” D.籍之以为厢兵 籍:登记 A.①不知务农为先者 ②下之用力者甚勤 B.①上下相移用以济 ②农隙则教之以战 C.①今乃不然 ②今乃大异 D.①一夫之力 ②为之可也
①一岁之耕供公仅足,而民食不过数月
②不幸一水旱,则相枕为饿殍
③生于无事而饱于衣食也,其势不得不骄惰
④一遇凶岁,则州郡吏以尺度量民之长大而试其壮健者
⑤则南亩之民不得不日减也
⑥故曰有诱民之弊者,谓此也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④⑥
D.③④⑤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农业是天下之本,当政者只知使用民力而不知爱惜民力是不可取的。
B.作者通过古今施政的对比,揭示了宋朝农民在利益被严重侵害下的悲惨遭遇。
C.作者认为,休战以来的士卒已经老迈,因此背军粮的任务只好雇请他人来做。
D.作者指出,高大健壮的不种田,年老体弱的却在田地劳作,有时吃的是猪狗食。
(5)文章结尾所说的“诱民之弊”有哪些表现?结合最后一段内容,分析作者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来阐述“诱民之弊”。组卷:4引用:2难度:0.6 -
3.阅读《论语》中的三则,回答问题。
①子曰:“君子不器。”
(《为政》) ②子贡问曰:“赐也如何?”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注】”
(《公冶长》) ③子曰:“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子路》)
【注】瑚琏:古代宗庙中祭祀用的盛粮食的器皿,竹制,上面用玉装饰,是祭器中贵重而华美的一种。
(1)根据①②两则,说明孔子对子贡的评价。
(2)孔子说“君子不器”,又说“及其使人也,器之”,这两句话是否矛盾?请谈谈你的理解。组卷:16引用:2难度:0.7
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28分。
-
4.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思考题。
木棉花歌
[清]陈恭尹
粤江二月三月来,千树万树朱花开。
有如尧时十日出沧海,更似魏宫万炬环高台。
覆之如铃仰如爵,赤瓣熊熊星有角。
浓须大面好英雄,壮气高冠何落落!
后出棠榴枉有名,同时桃杏惭轻薄。
祝融炎帝司南土,此花毋乃群芳主?
巢鸟须生丹凤雏,落花拟化珊瑚树。
岁岁年年五岭间,北人无路望朱颜。
愿为飞絮衣天下,不道边风朔雪寒。
(1)下面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开篇化用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描绘出粤江木棉花开的繁盛景象。
B.诗人以“尧时十日”的传说与“魏宫万炬”的典故,形象写出了木棉花红艳热烈的特征。
C.诗的前十二句由近及远,虚实相生,选取不同角度,对木棉花着意刻画,意象鲜明,声情激越。
D.这首诗描写木棉花形神兼备,既写了木棉花动人的形色,又体现了木棉花内在的精神品格。
(2)诗歌中画线句以“棠榴桃杏”陪衬“木棉花”,下列诗句所用手法与之相同的一项是
A.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屈原《国殇》)
B.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李白《蜀道难》)
C.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D.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苏轼《新城道中•其一》)
(3)木棉花也称“英雄花”,请结合诗歌内容解说木棉花为什么被称为“英雄花”。组卷:15引用:3难度:0.5
七、作文(50分)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将题目写在答题卡上。
-
12.如图漫画的内容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组卷:34引用:3难度:0.3 -
13.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
春花烂漫、冬雪飞舞,长河落日、深山鸣泉,我们喜欢探寻大自然的美丽风光。其实,我们何尝不是一处风光?少年意气、白首风华,向阳奔跑、迎风屹立,我们感慨于生活里的动人风光,不知不觉中,我们也成了一处风光。
请以“我们也成了一处风光”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思想健康。有情节,有描写。可写实,可虚构。组卷:14引用:7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