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高一(下)期末生物试卷

发布:2024/6/7 8:0:9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 1.某同学用黑豆表示遗传因子D,用黄豆表示遗传因子d,每种豆各100粒。在两个大烧杯中分别放入豆粒,以模拟性状分离比实验。下列实验操作或分析,正确的是(  )
    ①一个烧杯放入100粒黑豆,另一个烧杯放入100粒黄豆
    ②每个烧杯放50粒黑豆和50粒黄豆
    ③随机从一个烧杯中抓出2颗豆粒,组合成F1
    ④随机从两个烧杯各抓出1颗豆粒,组合成F1
    ⑤重复多次抓取后,黑豆和黄豆组合的比例最多

    组卷:15引用:2难度:0.5
  • 2.香蕉(3N=33)枯萎病是由尖孢镰刀菌引起并通过土壤传播的病害。感染该病的香蕉植株表现为叶黄枯萎,不能结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4引用:3难度:0.7
  • 3.癌症对人类的健康危害极大,手术、放疗、化疗和分子靶向药物是治疗癌症的主要手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5引用:2难度:0.5
  • 4.随着“三孩生育政策”落地,高龄产妇的孕期指导和产前检查是非常重要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4引用:2难度:0.7
  • 5.RNA病毒可分为+RNA病毒和-RNA病毒,其中+RNA能够作为翻译的直接模板,-RNA不能作为翻译的直接模板。如图是新型冠状病毒的物质构成和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5引用:2难度:0.7
  • 6.艾弗里在进行肺炎链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时,首先用纯化的方法得到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提取液中的“转化因子”,用狗的肠黏液、肺炎链球菌自溶物以及狗和兔子血清(已知上述成分中均含有DNA酶)分别处理“转化因子”,然后进行肺炎链球菌的转化测试,结果显示“转化因子”的转化活性均丧失。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18引用:2难度:0.5
  • 7.吸烟有害健康。探究香烟烟雾水溶物对小鼠卵母细胞体外减数分裂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6引用:2难度:0.5
  • 8.幼年桦尺蠖可以根据周围环境改变皮肤的颜色。研究者在实验中饲养了321只桦尺蠖幼虫,让它们分别生长在有棕、绿、黑或白色人造树枝的环境中,并遮住了其中一些幼虫的眼睛。结果发现,无论是眼睛被遮住还是未被遮住的幼虫个体,其皮肤均可以变成接近树枝的颜色。分析发现,与感光相关的基因可在幼虫的皮肤中表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5引用:2难度:0.5

二、非选择题:本题4个小题,共60分。

  • 23.鲫鱼肉质细嫩鲜美,但多肌间刺易卡喉。图1示方正鲫鱼(含AABBCC6个染色体组,称为双三倍体)和兴国红鲫(含AABB4个染色体组,称为双二倍体)培育异育银鲫的过程。中科院桂建芳院士团队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同时敲除了异育银鲫的CgRunx2b-A和CgRunx2b-B两种基因,培育出无肌间刺的鲫鱼。

    (1)异育银鲫无肌间刺的性状与基因数量
     
    (填“是”或“不是”)一一对应关系。
    (2)六倍体的方正鲫鱼可以通过“单性雌核生殖”产生与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相同的卵细胞,以雌核发育的方式繁殖后代。该方式与配子形成时减数分裂I过程被抑制相关,此过程中发生的变异为
     
    。当以“单性雌核生殖”的方式繁育后代时,下列生命活动有利于维持六倍体鲫鱼亲代到子代遗传稳定性的是
     

    A.卵细胞形成过程中,减数分裂Ⅰ前的间期DNA发生复制
    B.卵细胞形成过程中,减数分裂Ⅱ时着丝粒分裂
    C.卵细胞形成过程中,减数分裂Ⅰ后期同源染色体未分离
    D.精子与卵细胞经过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受精卵有丝分裂发育为后代
    (3)兴国红鲫产生的含AB染色体组(不同字母表示不同源)的精子所占比例为
     
    。根据图1分析,异育银鲫受精卵与方正鲫鱼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相同的原因可能是
     

    组卷:4引用:2难度:0.5
  • 24.通过雄性不育机制的研究可大幅降低杂交水稻的培育难度,对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科研人员发现两个光周期依赖的雄性不育突变株,对其进行研究。
    (1)A基因编码水稻花药正常发育必要的转录因子,A基因突变体(aa)表型为短日照条件下完全雄性不育,长日照条件下育性正常,AA和Aa在长日照、短日照条件下均育性正常。这体现出生物性状由
     
    共同控制。
    (2)B基因编码水稻花药正常发育必要的另一种转录因子,纯合的B基因突变体(bb)在长日照条件下雄性半不育(花粉只有50%可育),短日照条件下育性正常,BB和Bb在长日照、短日照条件下均育性正常。对B和b基因的测序结果如图1。

    据图1所示,从基因表达的角度分析,B基因突变体(bb)产生长日照条件下雄性半不育性状的原因是
     

    (3)为探索A、B基因在花粉育性中的作用,科研人员构建了双隐性突变体(aabb),检测野生型和双隐性突变体在长日照和短日照条件下的花粉育性,结果如图2。结果显示,双隐性突变体的花粉育性情况为
     
    ,这说明A、B基因在花粉发育中的作用关系
     
    (填“是”或“不是”)相互独立的。
    (4)已知A/a和B/b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若育种工作中以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亲本杂交,F1自交,得到F2。长日照条件下F2的育性及其比例为
     
    ,短日照条件下F2的育性及其比例为
     

    组卷:7引用:2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