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3年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梁丰中学中考物理调研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 1.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正在实施的自主研发、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缩写为BDS.该系统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的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并兼具短报文通信能力。BDS卫星通信使用的是(  )

    组卷:185引用:50难度:0.9
  • 2.以下估测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

    组卷:180引用:8难度:0.7
  • 3.青藏铁路路基两旁各插有一排碗口粗细、高约2m的铁棒(如图所示),我们叫它热棒。热棒在路基下还埋有5m深,整个棒体是中空的,里面灌有液氨。热棒的工作原理很简单:当路基温度上升时,液态氨受热发生 ①上升到热棒的上端,通过散热片将热量传递给空气,同时,气态氨在此冷却 ②变成了液态氨,又沉入了棒底。这样,热棒就相当于一个天然“制冷机”。请问文中空格处的物态变化名称是(  )

    组卷:212引用:10难度:0.9
  • 4.在如图所示的跳水比赛中,关于运动员利用跳板起跳过程总涉及到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组卷:992引用:49难度:0.9
  • 5.跳远运动的几个阶段如图所示,则运动员(  )

    组卷:1104引用:14难度:0.9
  • 6.电动自行车因其方便、快捷深受人们的喜爱,其核心部件是电动机。以下各图中与电动机的工作原理相同的是(  )

    组卷:138引用:3难度:0.7
  • 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由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1361引用:8难度:0.7
  • 8.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后,将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向右移动,在此过程中(  )

    组卷:646引用:8难度:0.4
  • 9.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盛放在同样的容器中,将完全相同的密度计分别浸入甲、乙液体中,静止后如图所示。现将密度计从液体中取出,若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为ρ、ρ,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变化量为Δp、Δp,则(  )

    组卷:1720引用:12难度:0.6
  • 10.在新农村改造住房时,常用如图所示的简易滑轮组提升建材。工人师傅用400N的拉力,利用该滑轮组将重600N的重物在10s内匀速提高了4m。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组卷:531引用:9难度:0.5

三、解答题(本题共11小题,共50分.第23~24题需要写出必要的解答过程)

  • 31.小华同学用图甲的电路图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所用的定值电阻分别是5Ω、10Ω、15Ω、20Ω,电源电压为6V不变,滑动变阻器“20Ω,1A”。

    (1)请根据图甲所示的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所示的实物连接成完整电路。
    (2)连接正确后开始实验,实验过程中,需要改变定值电阻,观察电流的变化,为科学地得出实验结论,当每次更换电阻后,都要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此时他眼睛应注意观察
    (填序号);
    A.变阻器滑片
    B.电压表
    C.电流表
    D.电源
    (3)同组的两个同学先后进行实验,并作出I-R图象如图(2)所示,
    图(选填“甲”或“乙”)实验操作中不符合要求,是:

    (4)按照上述正确的一组数据继续探究:小华用30Ω的定值电阻代替原来的电阻进行实验,发现无论怎样移动滑片电压表示数都
    (选填“大于”或“小于”)3V,为了能够继续完成实验,并能使电压表示数调到3V,他可以

    (5)在上述实验中当接入的定值电阻为10Ω时,滑动变阻器和该电阻的功率之比为k1,若接入20Ω电阻时该比值为k2,则k1
    k2(选填“>”“=”或“<”)。

    组卷:646引用:2难度:0.2
  • 32.小芳设想完成两个探究实验,首先她探究了某个LED发光的颜色与通过其电流方向的关系,如图1所示。

    (1)该LED在两次实验中发光情况如图2所示,两次实验线圈均在转动,线圈1顺时针转动,由此可知线圈2
    (选填“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
    (2)如图3,导体棒a与该LED相连;在某磁场中,使a垂直于纸面左右往复运动(虚线为运动轨迹),LED交替发出红、黄光,则该过程a中电流方向
    (选填“不变”或”变化”),该磁场可能的分布包括图4中哪些选项
    (填序号)。
    (3)小芳还设想利用升降台让球越弹越高.将球从M点竖直向下以某速度抛出,球经静止在位置Ⅰ的台面反弹后,到达的最高点为N(图5中未标出)。经台面反弹后上升过程球的动能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N
    (选填“可能”或“不可能”)比M高。球从N点下降时,台面已升至合适的位置Ⅱ并保持静止,球再次经反弹后,到达的最高点P
    (选填“可能”或“不可能”)比N高。

    组卷:194引用:2难度:0.6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