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年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发布:2024/12/25 17:0:3

一、积累与运用。(共20分)

  • 1.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问题。
          ①又是一年清明时。清明,既是自然节气,而且是传统节日。《淮南子•天文训》中对清明的表述是“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此时,天清气朗,生机勃,正是春耕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之说。
          ②宋代之后上已节与寒食节逐渐合二为一,日期固定在清明这天,因此清明作为传统节日,融合了上已节和寒食节的习俗交融,节俗也沿袭了寒食扫墓、上已踏青,以及插柳、鞠、荡秋千、放风筝、斗鸡、拔河等一系列活动。
          ③“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向路傍往往,遗簪堕珥,珠翠纵横”,透过宋人吴惟信、柳永的诗词,我们可以看到清明时节,古人倾城而出的踏青场面。
          ④韶光流转,今春又至。清明,一个百感交集的特别日子,它的特别,在于春耕繁忙的时节;它的特别,也在于____的场面;它的特别,还在于慎终追远的感伤。我们在这一天怀过去,祭亲人,更应在这一天感悟当下,面向未来。
    (1)请用正楷将第④段画线的内容工整地书写在“田”字格里。

    (2)请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上汉语拼音。
     

     

    怀
     

    ④祭
     

    (3)第①②段中各有一处语病,请找出一处加以修改。(不抄原句,直接写修改后的句子)
    (4)请在第④段的横线处填写恰当的语句,使它和前后的句子语意连贯,句式相同。

    组卷:7引用:1难度:0.8
  • 2.下列两组词语中,每组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
    (1)取缔 涌跃 怅惘 无动于衷 怒不可遏
    (2)铸造 踌躇 缄默 消声匿迹 轻歌曼舞
    (1)
     
    改为
     

    (2)
     
    改为
     

    组卷:3引用:1难度:0.9
  • 3.请选出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  )

    组卷:15引用:1难度:0.8
  • 4.请按要求默写。
    (1)在激烈的竞争中,成败得失是人生常事,我们要摆正心态,豁达面对,既要学习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
     
     
    ”的旷达胸襟,又要学习李白在《行路难》中“
     
     
    ”的一往无前的精神和乐观进取的态度。
    (2)运用典故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一种写作手法,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
     
     
    ”两句就运用了典故,表达了誓死报效朝廷的决心。
    (3)李白用“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来评价《黄鹤楼》。这首诗的颈联“
     
     
    ”写出了登高所见的明丽之景,语言对仗,音韵清朗,富于音乐美,颇有独到之处。
    (4)杜牧在《泊秦淮》中运用曲笔,借古讽今,含蓄地表达对国家命运关切和忧虑之情的句子是“
     
     
    ”。
    (5)有人说“有所思就有所梦”,陆游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中用“
     
     
    ”表现了渴望收复国土,报效国家的雄心壮志。
    (6)战争是激烈的,战争是残酷的,在《木兰诗》中“
     
     
    ”两句运用互文的手法概述了战争的旷日持久和惨烈。
    (7)春天已至,百花盛开。请你写出古诗词中含有“花”字的连续两句:“
     
     
    ”。

    组卷:26引用:2难度:0.5

四、写作。(50分)下面两道作文题,请任选一题作文。

  • 12.北京2022冬奥会和残奥会的主题口号是“一起向未来”。的确,人想要成长就要面向未来,关于“向未来”你有怎样的经历,获得过怎样的感悟?你做过怎样的努力去“向未来”?你打算做怎样的准备去“向未来”?
          请以“向未来”为题写一篇作文。
          写作要求:
    (1)请按要求写作。
    (2)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3)说真话,抒真情,忌抄袭。
    (4)文中请不要使用真实的人名、校名。
    (5)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

    组卷:14引用:1难度:0.6
  • 13.阅读下面材料,从中选择一个角度构思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可叙述经历,可抒发情感,可发表议论。(文章主旨必须从所给材料中提炼,不得对材料进行改写、扩写、续写)
    “我不是要打败别人,我是要展示最好的自己。”——奥运冠军谷爱凌
    “我一辈子只做了两件事:一是造核潜艇,一是建核电站。”——核动力专家彭士禄
    “患难困苦,是磨炼人格之最高学校。”——思想家梁启超
          上面几则材料告诉我们:竞争的意义在于做最好的自己;认真做好一两件事就是专注;苦难挫折可以磨练人格……
          写作要求:
    (1)请按要求拟题,然后写作。
    (2)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3)说真话,抒真情,忌抄袭。
    (4)文中请不要使用真实的人名、校名。
    (5)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

    组卷:14引用:2难度:0.4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