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江西省名校高一(下)期中语文试卷
发布:2024/10/27 14:0:2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1小题,19分)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在西方美学史上,马克思和恩格斯第一次把悲剧美学的思考置于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之中,实现了对以往传统悲剧观念的真正超越。众所周知,美学史上有诸多美学家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探究悲剧的本质及其特征,其中对悲剧冲突的理解被视为认识和把握悲剧问题的关键。
黑格尔比较系统地从矛盾冲突的角度理解悲剧,充分强调矛盾冲突在悲剧中的作用,并将悲剧作为最适合于表现事物矛盾辩证法的艺术形式。在黑格尔看来,悲剧的本质是两种不同的伦理观念之间的冲突与调和。古希腊悲剧《安提戈涅》是黑格尔心目中的理想悲剧。安提戈涅的哥哥因反叛罪名,死后被曝尸荒野,不准收尸安葬,城邦伦理与亲情伦理、政体伦理与传统伦理之间发生了不可调和的冲突。最后,安提戈涅冒死选择亲情伦理安葬哥哥,违反了城邦禁令,被处以死刑;国王也因其暴虐专横而遭到厄运。在黑格尔看来,悲剧中的矛盾双方分别代表两种不同的伦理力量,两种伦理力量都具有正确性或合理性,但是用历史的眼光看又带有各自的片面性或不合理性,即它们都坚持自己的片面要求而否定对方的合理要求,这就构成了不可调和的悲剧冲突。如何消解这样的矛盾冲突,黑格尔试图让悲剧发挥消解对立冲突的功能,在两种片面伦理都必将遭受惩罚和毁灭的情境下,悲剧性的结局等同于扬弃否定双方自身的片面性,矛盾冲突因而得以和解,永恒正义得以伸张。
悲剧冲突是激烈的社会矛盾冲突的产物,但并不是所有的社会矛盾冲突都可以构成悲剧性冲突。悲剧的意义在于反映或表征一定历史阶段上善恶两种社会力量不不可调和的斗争。在这种斗争冲突中,恶的势力暂时压倒了善的力量。在善的毁灭中,使人们感受到或体验到善的力量在历史实践过程中不断前行所必然要付出的历史代价,从而彰显出人类社会历史实践斗争的艰难、曲折和伟大,因而获得悲剧的崇高美学效果。因此,悲剧并不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日常生活中的悲哀、悲惨、悲伤、悲痛等概念,它必须反映或表征深刻的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或应然性,具有强烈的善恶伦理道德倾向,凸显并讴歌人类顽强进取的崇高行为。因此,崇高的美在悲剧性艺术中可以得到最充分、最集中、最强烈、最完美的展现。这样,悲剧所产生的美感效果也与一般的审美效果不同,它常常给人.以强烈的情感震撼力和道德感召力。悲剧感处于冲撞、运动的高度亢奋状态,与优美感形成鲜明的对照,通过悲悯与畏惧而达到灵魂的陶冶与净化,从而激励鼓舞人们去完成伟大艰巨的历史使命。
(摘编自宋伟《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悲剧理论》) 材料二:虽然悲剧都存在于中西文化中,但是从历史来看,由于中西方的地理因素、生活背景、文化习俗等等的不同,悲剧在中西方的表现也不尽相同。
中西悲剧两者之所以有差距,是因为中国和西方所处的地理位置、民族精神、文化背景等不同,悲剧的起源地古希腊紧靠地中海和爱冬海,丰富的海洋资源让古希腊可以从事海上运输、海外贸易和海外文化交流,使经济高度发展,所以当古希腊人处在这种环境中时,会使他们喜欢冒险,热爱自由,持有强烈的冒险精神和怀疑精神,这些特点在西方悲剧中均有表现——主人公积极斗争,有着英雄主义气魄和崇高的精神和品质。
与西方的海洋经济不同,中国拥有广袤的土地,在古代时形成的小农经济追求的是自给自足,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要求做人要懂得“中庸之道”,尊老爱幼、温良俭让、宽容忍耐自古以来都是中国优良的传统美德,所以在中国的悲剧中,充满了天人合一的伦理道德,以描绘底层个体的际遇为主要内容,“全面诉说了社会生活中的父母之哀、夫妇之怨、家国之仇,将中国悲剧中惩恶扬善的伦理批评本质呈现得淋漓尽致,其间暗含着一种对命运的服从和圆满结局的愿望”
从选材来看,西方悲剧一直所追求的是崇高,所选的都是政治题材,人物都来自于王公贵族、英雄或者神,他们大部分具有极强的反叛精神和自主能力,显赫的地位使得他们内心世界纷繁复杂。主人公大多是男性,在遭受某一事件之后,自己奋起反抗,主导复仇计划。中国悲剧的选材从皇宫到市井,大到达官贵族,小到底层人物都有涉及,人物大多为女性,在遭受强者的欺凌后,会有他人为她报仇雪恨。由此我们可以知道,
“西方悲剧的观众仰望着台上那些比自己更有力量的主人公在命运和社会面前据理力争,却仍逃不脱失败的结果,进而产生怜悯和恐惧,从而使观众感情得到净化。”从结局来看,西方悲剧通常都是矛盾冲突到了高潮,突然就结局收尾,就像给人当头一棒,给人以巨大的震撼效果;而中国悲剧无论受到多么大的挫折与磨难,最后都会通过一个剧中的其他人来帮他报仇雪恨,实现愿望,以一个大团圆的结局呈现在观众面前。
(摘编自吴文静《中国悲剧和西方悲剧之比较》)(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黑格尔看来,悲剧的本质是不同的伦理观念之间的冲突与调和,且这些矛盾冲突最终由于毁灭而和解。
B.并非所有的社会矛盾冲突都可以构成悲剧性冲突,善恶两种社会力量不可调和的斗争才算得上是悲剧冲突。
C.因为中西方地理因素、生活背景、文化习俗等不同,所以虽然悲剧都存在于中西文化中,但其表现却完全不同。
D.起源地的环境特点,影响了西方人的内在精神,进而在西方悲剧中表现出积极斗争、英雄主义和崇高的精神品质。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假如安提戈涅的哥哥因为意外死亡而曝尸荒野,安提戈涅对其收尸安葬,这种行为是基于城邦与政体伦理的。
B.一般意义上的日常生活中的悲哀、悲惨等在被加工提炼后,如能反映或表征更深刻的内涵,可能就具备了悲剧的特质。
C.中国的悲剧特别强调对命运的服从和对圆满结局的期望,这是以小农经济和儒家思想为基础建立的一种美学追求。
D.西方悲剧的观众仰望着台上那些比自己更有力量的主人公逃不脱失败的命运,就会产生怜悯和恐惧,以后不再反抗。
(3)某同学想结合学过的故事为材料一第三段添加一个事例,最合适的一项是
A.张驴儿威胁赛卢医,如果不给自己毒药,就告发赛卢医曾想勒死蔡婆的事。
B.奥菲利娅死后,他的哥哥误信克劳狄斯的诡计,与哈姆莱特比剑决斗。
C.周朴园命令繁漪必须喝中药,为孩子做出服从的榜样,繁漪认为自己无病而拒绝。
D.祥林嫂内心充满了矛盾:她既希望人死后有灵魂,又惧怕死后有灵魂。
(4)请简要概括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主要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
(5)鲁迅说过“悲剧就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结合材料一、二,谈谈这句话有哪些丰富的含义。组卷:4引用:1难度:0.1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1小题,16分)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梁山泊好汉劫法场白龙庙英雄小聚义(节选)【上一回交代:李逵是江州城的小牢子,戴宗小弟,得遇宋江后,决心追随宋江;宋江题反诗被关押,戴
宗为官司奔波,临走时再三叮嘱李逵照顾宋江起居;后事情败露,戴宗也被逮捕入狱。】
次日,蔡九知府升厅,便唤当案孔目来分付道:“快教叠了文案,把这宋江、戴宗来日押赴市曹斩首施行。”当案却是黄孔目,本人与戴宗颇好,当日禀道:“明日是个国家忌日,后日又是七月十五日中元之节,皆不可行刑。大后日亦是国家景命。直待五日后,方可施行。”蔡九知府听罢,依准黄孔目之言,直待第六日早晨,先差人去十字路口打扫了法场。饭后,点起士兵和刀仗刽子,约有五百余人,都在大牢门前伺候。江州府众多节级牢子,虽是和戴宗、宋江过得好,却没做道理救得他。众人只替他两个叫苦。江州府看的人,真乃压肩叠背,何止一二千人。
剑子将宋江和戴宗前推后拥押到市曹十字路口,团团枪棒围住。把宋江面南背北,将戴宗面北背南。两个纳坐下,只等午时三刻监斩官到来开刀。那众人仰面看那犯由牌,上写道:
“江州府犯人一名宋江,故吟反诗,妄造妖言,结连梁山泊强寇,通同造反,律斩。犯人一名戴宗,与宋江暗递私书,勾结梁山泊强寇,通同谋叛,律斩。监斩官江州府知府蔡某。”
那知府勒住马,只等报来。只见法场东边一伙弄蛇的丐者,强要挨入法场里看,众士兵赶打不退。正相闹间,只见法场西边一伙使枪棒卖药的,也强挨将入来。法场南边一伙挑担的脚夫,又要挨将入来。士兵喝道:“这里出人,你担那里去?”那伙人说道:“我们是挑东西送知府相公去的,你们如何敢阻当我?”士兵道:“便是相公衙里人,也只得去别处过一过。”那伙人就歇了担子,都掣了扁担,立在人丛里看。只见法场北边一伙客商,推两辆车子过来,定要挨入法场上来。士兵喝道:“你那伙人那里去?”客人应道:“我们要赶路程。”士兵道:“你要赶路程,从别路过去。”那伙客人笑道:“俺们便是京师来的人,不认得你这里鸟路,那里过去?我们只是从这大路走。”四下里吵闹不住。这蔡九知府也禁治不得,又见那伙客人都盘在车子上,立定了看。
没多时,法场中间,人分开处,一个报,报道一声:“午时三刻。”监斩官便道:“斩讫报来!”两势下刀棒
剑子便去开枷。行刑之人执定法刀在手。说时迟,一个个要见分明;那时快,看人人一齐发作。只见那伙客人在车子上听得斩讫,数内一个客人,便向怀中取出一面小锣儿,立在车子上,当当地敲得两三声。四下里一齐动手。
又见十字路口茶坊楼上,一个虎形黑大汉,脱得赤条条的,两只手握两把板斧,大吼一声,却似半天起个霹雳,从半空中跳将下来。手起斧落,早砍翻了两个行刑的会子,便望监斩官马前砍将来。众士兵急待把枪去时,那里拦当得住。众人且簇拥蔡九知府,逃命去了。
只见东边那伙弄蛇的丐者,身边都掣出尖刀,看着士兵便杀。西边那伙使枪棒的,大发喊声,只顾乱杀将来,一派杀倒士兵狱卒。南边那伙挑担的脚夫,轮起扁担,横七竖八,都打翻了士兵和那看的人。北边那伙客人,都跳下车来,推过车子,拦住了人,两个客商钻将入来,一个背了宋江,一个背了戴宗。其余的人,也有取出弓弩来射的,也有取出石子来打的,也有取出标枪来标的。原来扮客商的这伙,便是晁盖、花荣等。那伙扮使枪棒的,便是燕顺、刘唐等。扮挑担的,便是朱贵、王矮虎等。那伙扮丐者的,便是阮小二、阮小五等。这一行,梁山泊共是十七个头领到来,带领小喽罗一百余人,四下里杀将起来。只见那人丛里那个黑大汉,轮两把板斧,一味地砍将来。晁盖等却不认得。晁盖猛省起来:“戴宗曾说,一个黑旋风李逵,和宋三郎最好,是个莽撞之人。”晁盖便叫道:“前面那好汉,莫不是黑旋风?”那汉那里肯应,火杂杂地轮着大斧,只顾砍人。晁盖便叫背宋江、戴宗的两个小喽罗,只顾跟着那黑大汉走。众头领撇了车辆担仗,一行人尽跟了黑大汉,直杀出城来。背后花荣、黄信、吕方、郭盛,四张弓箭,飞蝗般望后射来。那江州军民百姓,谁敢近前。这黑大汉直杀到江边来。晁盖挺朴刀叫道:“不干百姓事,休只管伤人!”
约莫离城沿江上也走了五七里路。前面望见尽是滔滔一派大江,却无了旱路。晁盖看见,只叫得苦。那黑大汉方才叫道:“不要慌!且把哥哥背来庙里。”众人都到来看时,靠江一所大庙,两扇门紧紧地闭着。黑大汉两斧砍开,便抢入来。晁盖众人看时,两边都是老桧苍松,林木遮映,前面牌额上,四个金书大字,写道“白龙神庙”。小喽罗把宋江、戴宗背到庙里歇下,宋江方才敢开眼。见了晁盖等众人,哭道:“哥哥!莫不是梦中相会?”晁盖便劝道:“恩兄不肯在山,致有今日之苦。这个出力杀人的黑大汉是谁?”宋江道:“这个便是叫做黑旋风李逵。他几番就要大牢里放了我,却是我怕走不脱,不肯依他。”晁盖道:“却是难得这个人!出力最多,又不怕刀斧箭矢!”
(节选自《水浒传》第四十回)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黄孔目有意拖延刑期,众牢子替宋江二人喊冤,都说明梁山好汉所作所为深得人心。
B.看问斩的“何止一二千人”,被斩人被“团团枪棒围住”,都增加了劫法场的难度。
C.“只顾乱杀将来”“打翻了士兵和那看的人”,可见劫法场之人缺乏谋划,毫无章法。
D.因为梁山行事注重原则道义,所以晁盖冲着众好汉喊“不干百姓事,休只管伤人”。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和思想内涵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交代宋江和戴宗的罪名,前者是题反诗,后者是暗递私书,且二人都勾结梁山,直接而充分地反映出社会的黑暗,表现出“官逼民反”的主题。
B.小说对宋江描写不多,却能准确反映人物内心,“宋江方才敢开眼”说明之前他对死亡还是恐惧的,“莫不是梦中相会”说明他对死里逃生不敢置信。
C.小说语言凝练形象,“老桧苍松,林木遮映”寥寥数语,描绘出白龙神庙的肃穆庄严;“四张弓箭,飞蝗般望后射来”用比喻表现梁山好汉的神勇。
D.第五段多用短句式,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渲染了紧张的氛围,与宋江二人即将在刑场被杀,好汉们蓄势待发救人的情节相吻合。
(3)李逵这一形象有怎样的特点?请简要分析。
(4)本文运用大量排比的方式详细描写了劫法场的过程,这种文学笔法叫“铺叙”。有人觉得这样写重复啰嗦,请你结合文本,从不同角度对此进行反驳。组卷:2引用:1难度:0.5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1小题,9分)
-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可谓中国农业发展的领军人。可以说,他为中国农业发展插上了科技的翅膀。①
相比于科技兴农和丰富的耕地资源优势,③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请根据材料内容,任选下面的任务拟写一则宣传标语,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每则宣传标语不超过25个字。
①为“武汉大学水稻育种专家朱仁山团队”写宣传标语,表彰其精神或事迹。
②以“北大仓”人的身份写宣传标语,鼓舞人们的干劲儿,体现保障粮食安全的决心。组卷:3引用:1难度:0.7
四、写作(60分)
-
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1930年,顾诵芬出生在江苏。儿时的他曾目睹日本飞机轰炸,立志投身航空事业报国。报考大学时,他填写的所有专业都是航空系;学成之后,他主持研制歼-8系列战斗机,开创了我国自主研制歼击机的先河。歼-8首飞前夜,总设计师压力大到惊醒。为解决飞机抖振问题,他瞒着家人3次上天观察飞机。奋斗于航空事业,报国70年,他让中国人的脊梁挺得更直!
材料二:1958年,吴天一刚下朝鲜战场又上青藏高原。因目睹战友痛苦去世,吴天一下决心开展高原病学研究,一干就是60余年。调研期间,他遭遇车祸,全身14处骨折;长期奔波中,他先后耳膜穿孔、双眼白内障,患慢性高原心脏病……但他说:“没有这样的献出,不会有这样的获得。”青藏铁路建设期间,吴天一用缜密周全的方案,保障14万筑路大军无一例因高原病死亡。
某学校在“使命与抱负”主题月活动期间,准备开展以下活动,假如你是本班选出的代表,请选择一项参加,完成任务。
(1)给顾诵芬或吴天一写一封信,表达你对“使命与抱负”的认识、理解与思考。
(2)年级要举办演讲赛,请围绕“使命与抱负”的主题写一篇演讲稿。
要求:根据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组卷:3引用:1难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