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宁夏吴忠三中九年级(下)期中化学试卷
发布:2024/7/10 8:0:8
一、选择(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2分,共22分。)
-
1.下列各图所示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组卷:271引用:11难度:0.5 -
2.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俗名及所属类别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组卷:51引用:12难度:0.9 -
3.学习化学过程中需要经常做实验。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组卷:9引用:2难度:0.7 -
4.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1引用:2难度:0.5 -
5.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组卷:36引用:2难度:0.6 -
6.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示意图,据此分析错误的是( )
组卷:26引用:2难度:0.5
四、实验探究(共16分)(除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外,其余每空1分)
-
17.在探究铁、铜、锌、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时,某小组做了如下三个实验:(所用金属均已打磨,形状与大小和稀盐酸的用量均相同)
(1)实验Ⅰ现象是
(2)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实验Ⅱ现象是铜表面有银白色金属出现,溶液变蓝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乙和丙两位同学认为上述三个实验不能够得出四种金属活动性顺序,原因是没有验证铁与铜的活动性强弱;并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补充了一个实验(如图所示),实现了探究目的。他们的实验:X是金属组卷:90引用:2难度:0.5 -
18.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分两组对CO2和NaOH的反应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怎样证明氢氧化钠溶液和二氧化碳发生了反应?
(1)实验设计:同学们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并根据反应原理进行实验
第一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A、B两实验,实验现象为A中试管内液面上升;B中气球鼓起。
(2)第一组同学认为自己的实验方案可以证明NaOH和CO2发生了化学反应,但第二组同学认为第一组同学的实验不够严谨,其理由是
(3)第一组同学经过反复讨论认为可通过向A、B实验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来确定NaOH与CO2的反应是否发生,第二组同学又提出反对意见,认为该方法不可行,理由是
第二组实验方案如下:
(4)利用图Ⅱ装置进行实验,测得装置内压强变化情况如图Ⅲ所示。①首先注入瓶中的药品是
(5)拓展延伸同学们经过反思,设计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观察到瓶中产生组卷:32引用:2难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