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人教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第11课 五代史伶官传序》2020年同步练习卷(2)

发布:2024/12/11 19:0:1

一、基础训练

  • 1.下列词语注音、释义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组卷:24引用:3难度:0.8
  • 2.下列句子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组卷:5引用:2难度:0.8
  • 3.下列各句中“与”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

    组卷:58引用:8难度:0.8
  • 4.下列文言句式不同类的一项是(  )

    组卷:38引用:9难度:0.9

二、文言文阅读(一)课内文言文阅读

  • 11.阅读课文的三、四两段,完成各题。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方其系燕父子以 组:丝带、丝绳,这里泛指绳索。
    B.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 举:所有的。
    C.抑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本:本来。
    D.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忽微:微小的事。忽,一寸的十万分之一;微,一寸的百万分之一。
    (2)对文中画线的两句话及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在上文将庄宗极盛和极衰的经历作了鲜明的对比之后,为照应全文的中心论点而提出的两个问题。
    B.前一句以反问句的形式,排除、否定了“得之难失之易”这一着眼于现象、大而浮泛的说法。
    C.后一句用“抑”字领起,目的在于使语气委婉,诱发读者深入思考;这一问句的特点是寓答案于疑问之中,即庄宗的盛衰异变、成败之迹,“皆自于人”,从而以庄宗的实例论证了全文的中心论点。
    D.这两句话之后作者用了引证法进一步论证了中心论点;而“忧劳可以兴国……”两句则揭示了全文中心论点中“人事”的内涵。
    (3)课文到第三段已完成了对全文中心论点的论证,作者为什么又写第四段,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进一步深入议论,从庄宗强弱兴亡的强烈对比中,引出“祸患常积于忽微……”的深刻的历史教训。
    B.“岂独伶人也哉?”意思是,哪里仅仅是溺爱伶人会如此呢?这个结尾强调了庄宗提供的教训的普遍意义,任何沉溺于逸乐(小看“忽微”)、忘记忧劳兴国至理的行为,后果都不堪设想。
    C.联系这篇史论的写作背景,还可以看出作者构思这一段的良苦用心在于,借古讽今,讽谏北宋统治者不要忘记历史教训,体现了这是一篇有现实针对性的史论。
    D.这一段与第三段在论述上共同的不足之处在于,没有提供庄宗小看“忽微”、沉溺于逸乐的史实,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论证的力量。

    组卷:10引用:3难度:0.6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

  • 1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朱赓,字少钦,浙江山阴人,登隆庆二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万历六年,以侍读为日讲官。时宫中方兴土木,治苑囿。赓因讲宋史,极言“花石纲”之害,帝悚然而止。帝营寿宫于大峪山,欲仿永陵制,赓言:“昭陵在望,制过之,非所安。”疏入,久不下。已,竟如其言。累官礼部尚书,遭继母丧去。二十九年,帝诏赓以故官兼东阁大学士,参预机务。再辞,不允。明年四月诣阙,即捐一岁俸助殿工。其秋极陈矿税之害,帝不能用。既而与一贯及沈鲤共献守成、遣使、权宜三论,大指为矿税发,赓手笔也。赓于已邸门获妖书,而书辞诬赓动摇国本,大惧。立以疏闻,乞避位。帝慰谕有加。一贯倡群小穷治不已,赓再贻书一贯,请速具狱,事乃得解。三十四年,赓独当国,年七十有二矣。朝政日弛,中外解体。赓疏揭月数上,十不能一下。御史宋焘首讽切赓,给事中汪若霖继之。赓缘二人言,力请帝更新庶政,帝优诏答之而不行。赓乃素服诣文华门恳请,终不得命。赓以老屡引疾阁中空无人帝谕简阁臣而廷臣虑帝出中旨如故事赓力疾请付廷推乃用李廷机以为首辅给事中王元翰以廷机之用,赓实主之,疏诋廷机,并侵赓。赓疏辞,帝为切责言者。先,考选科道,吏部拟上七十八人。候命逾年,不下,赓连疏趣之。三十六年秋,命始下。请人列言路,方欲见风采,而给事中若霖先尝忤赓,及是见黜,适当赓病起入直时。众谓赓修郤,攻讦四起,先后疏论至五十余人。给事中喻安性者,赓里人,为赓上疏言:“今日政权不由内阁,尽移于司礼。”言者遂交章劾安性。是时赓已寝疾,乞休疏二十余上。言者虑其复起,攻不已,而赓以十一月卒于官。及卒,赠太保,谥文懿。
    (选自《明史•朱赓传》,有删节)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赓以老屡引疾/阁中空无人/帝谕简阁臣/而廷臣虑帝出中旨/如故事/赓力疾请付廷推/乃用李廷机/以为首辅/
    B.赓以老/屡引疾/阁中空无人/帝谕简阁臣/而廷臣虑帝/出中旨如故事/赓力疾请付廷推/乃用李廷机/以为首辅/
    C.赓以老/屡引疾/阁中空无人/帝谕简阁臣/而廷臣虑帝出中旨如故事/赓力疾请付廷/推乃用李廷机/以为首辅/
    D.赓以老/屡引疾/阁中空无人/帝谕简阁臣/而廷臣虑帝出中旨如故事/赓力疾请付廷推/乃用李廷机/以为首辅/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花石纲,中国历史上专门运送奇花异石以满足皇帝喜好的特殊运输交通名称。
    B.优诏,中国古代皇帝对提出好建议、政绩优秀的臣下给予赞许或嘉奖的诏书。
    C.素服,古代居丧或遭其他凶事时所穿的白色衣服,文中表示朱赓对皇帝忠诚。
    D.司礼,官署名,太监掌管,明朝中后期,因经常让代替皇帝批红而权力巨大。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朱赓善于讽谏,劝帝止兴土木。皇帝在宫中兴建园囿,恰好他担任皇帝的侍读,趁机借宋史“花石纲”的危害,规劝皇帝不要大兴土木。
    B.朱赓不慕名利,多次拒绝征召。皇帝让他担任原职并兼任东阁大学士、参与机要事务,他两次拒绝,皇上答应了他的请求。
    C.朱赓敢触龙颜,直陈己见。他上书陈述收取矿税的危害,又同沈一贯、沈鲤一起向皇帝呈报相关奏章,深刻揭示矿税对国家社会的危害。
    D.朱赓忠诚于国事,死而后已。他掌管朝政时已经七十二岁,当时又逢朝政松弛、内外涣散,他上书请求更新国家政务,最终卒于任上。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一贯倡群小穷治不已,赓再贻书一贯,请速具狱,事乃得解。
    ②给事中王元翰以廷机之用,赓实主之,疏诋廷机,并侵赓。

    组卷:10引用:4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