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北京市朝阳区高二(上)期末物理试卷
发布:2024/11/16 9:30:1
一、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第一个发现并总结“磁生电”是一种在变化、运动的过程中才能出现的效应的科学家是( )
组卷:16引用:3难度:0.9 -
2.关于电场和磁场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103引用:3难度:0.8 -
3.干电池的电动势为1.5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125引用:5难度:0.7 -
4.下列选项中能产生感应电流的是( )
组卷:106引用:2难度:0.8 -
5.图甲、乙分别为点电荷和平行板电容器电场的电场线和等势面分布情况。P、Q、M、N分别是电场中的四个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125引用:1难度:0.5 -
6.如图所示,某带电粒子(重力不计)由M点以垂直于磁场以及磁场边界的速度v射入宽度为d的匀强磁场中,穿出磁场时速度方向与原来射入方向的夹角为θ=30°。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由此推断该带电粒子( )
组卷:386引用:2难度:0.8
三、本题共4小题,共4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把解答过程填在答题纸相应的空白处。
-
19.质谱仪是一种分离和检测同位素的重要工具,其结构原理如图所示。区域Ⅰ为粒子加速器,加速电压为U1;区域Ⅱ为速度选择器,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1,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电场方向水平向左,板间距离为d;区域Ⅲ为偏转分离器,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2,方向垂直纸面向里。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粒子,初速度为零,经粒子加速器加速后,恰能沿直线通过速度选择器,由O点沿垂直于边界MN的方向进入分离器后打在MN上的P点。空气阻力、粒子重力及粒子间相互作用力均忽略不计。
(1)求粒子进入速度选择器时的速度大小v;
(2)求速度选择器两极板间的电压U2;
(3)19世纪末,阿斯顿设计的质谱仪只由区域Ⅰ粒子加速器和区域Ⅲ偏转分离器构成,在实验中发现了氖22和氖20两种同位素粒子(两种粒子电荷量相同、质量不同),他们分别打在MN上相距为ΔL的两点。为便于观测,ΔL的数值大一些为宜。不计粒子从区域Ⅰ的上极板飘入时的初速度,请通过计算分析为了便于观测应采取哪些措施。组卷:94引用:1难度:0.5 -
20.类比是研究问题的常用方法。如图甲所示,MN、PQ是竖直放置的足够长、光滑的平行长直导轨,其间距为L。ab是跨接在导轨上质量为m的导体棒。定值电阻的阻值为R。空间存在磁感应强度为B、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已知电容器(起初不带电)的电容为C。重力加速度为g。导体棒下落过程中始终保持水平且与导轨接触良好。不计导轨、导体棒电阻及空气阻力。
(1)情境1:从零时刻开始,开关S接通1,同时释放导体棒ab,其速率v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可用方程mg-kv=m(①式)描述。求导体棒下落的最大速率vm及①式中的k。ΔvΔt
(2)情境2:从零时刻开始,开关S接通2,若导体棒保持大小为v0的速度下落,则电容器充电的电荷量q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与情境1中物体速率v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类似。类比①式,写出电容器充电电荷量q随时间t变化的方程;并在图乙中定性画出q-t图线。
(3)分析情境1和情境2中电路的有关情况,完成表格中的填空。情境1 情境2 通过导体棒电流
最大值Im的计算式
Im=
Im=
导体棒克服安培力做功W与回路产生焦耳热Q的比较
W Q
(选填“>”、“<”或“=”)
W Q
(选填“>”、“<”或“=”)组卷:170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