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中兴中学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发布:2024/11/15 3:0:1

一、字词积累与文化知识。

  • 1.半夜听见①fán_____杂的雨声,我觉得有些②fán_____闷。从窗内往外看,那朵红莲,被打得左右攲斜。在窗口徘徊了一会,我忽然看到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侧下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看到这一幕,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1)根据相同的拼音写汉字。
     

     

    (2)由相同偏旁的“徘徊”联想到《秋天的怀念》也有一个类似的词【qiáo  cuì】③
     
    ,也是两个相同偏旁的字组成,形容人面色差。
    (3)由语段中“红莲”联想到莲花的别称“菡萏”,可见同一事物有不同的称呼与叫法。例如发表意见,自谦时叫做④
     
    ;尊称时叫做⑤
     
    。(a.高见  b.愚见)

    组卷:20引用:5难度:0.8

二、古诗文名句默写。

  • 2.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是古典诗歌常见的表现手法。“(1)
     
    ,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把并列式意象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图,透出令人哀愁的情调;“夜发清溪向三峡,(2)
     
    ”,李白的《峨眉山月歌》通过数个地名的连用,造成空间迅速转换之感,既传达出诗人江行的独特体验,又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3)
     
    ,若出其中;(4)
     
    ,若出其里”,曹操的《观沧海》描绘大海的气势和威力,在丰富的联想与想象中表现出作者博大的胸怀与宏大的抱负;“(5)
     
    ,(6)
     
    ”,杜甫在《江南逢李龟年》中借“落花”感叹个人身世之悲,慨叹繁华世界的落幕。
    与人交往,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我们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7)
     
    ,(8)
     
    ?”求学路上,我们认为学习与思考应相辅相成,因为“(9)
     
    ,(10)
     
    ”。(用《<论语>十二章》中的语句回答)

    组卷:16引用:1难度:0.5

三、阅读。

  • 7.古诗词阅读
    【甲】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乙】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这两首诗作者的立足点都在舟中,但时间却不同,【甲】是
     
    ,【乙】是
     

    (2)两首诗都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你是从哪些诗句体会出来的?

    组卷:25引用:2难度:0.9

四、写作。

  • 8.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别说我们还太小,其实在美好的青春岁月里,我们年轻而敏感的心弦,常会于不经意间被轻轻拨动。妈妈的唠叨,其实我懂;老师的眼神,其实我懂;同学温馨的鼓励和劝告,其实我也懂;自然界滋润万物的雨水、无私的春风、感人的画面、美丽的故事、课文中的形象、作者的意图……其实有好多我都能读懂。奇妙的感觉,温暖的情怀,美好的想象,深刻的哲思,会一瞬之间漾遍全身。是的,时间让我们更加懂得感恩,懂得珍惜,懂得坚韧,懂得幸福……
          请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或体验,以“我懂得了_______”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②写出真情实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500字。③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

    组卷:49引用:20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