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2017年单元测试卷(7)
发布:2024/4/20 14:35:0
一、积累运用
-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组卷:4引用:1难度:0.9 -
2.下列句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
组卷:30引用:1难度:0.9 -
3.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组卷:9引用:1难度:0.7 -
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
组卷:28引用:1难度:0.7
二、阅读理解
-
12.【甲】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乙】方山子传(节选)
苏轼
方山子①,光、黄②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③为人,闾里之侠皆宗④之。稍壮,折节⑤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⑥,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注释】①方山子:苏轼的老朋友,姓陈名慥(zào),字季常。②光、黄:光州(今河南潢川)、黄州(今湖北黄冈).③朱家、郭解:都是西汉时的游侠。④宗:尊崇,敬仰。⑤折节:改变旧有的志向或作为。⑥矍(jué)然:惊奇注视的样子。
(1)请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遂至承天寺
②余告之故
(2)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②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
(3)下列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4)比较阅读【甲】【乙】两文,苏轼和方山子的人生际遇有何不同?他们自我排遣的方式分别是什么?A.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 B.怀民亦未寝 方山子亦矍然 C.念无与为乐者 问余所以至此者 D.然终不遇 环堵萧然 组卷:8引用:1难度:0.1
三、作文
-
13.生活是一方沃土,你播下什么,就会收获什么:播下善良,收获感恩;播下勤劳,收获希望;播下心态,收获思想;播下思想,收获行动;播下行动,收获行为……
请以“播种和收获”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卷面整洁,字迹清楚;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③文体不限,不少于500字。组卷:7引用:1难度: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