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天津市五所重点校高考生物一模试卷
发布:2024/12/8 12:0:2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题4分,共48分,下列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
1.下列叙述不符合“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生物学观点的是( )
组卷:132引用:21难度:0.9 -
2.“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人体的衰老现象一直困扰着我们,也激发了许多科研人员的研究兴趣。下列有关细胞衰老、凋亡现象或机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18引用:3难度:0.6 -
3.海蜗牛在接触几次电击后,能学会利用长时间蜷缩的方式保护自己;没有经过电击刺激的海蜗牛则没有类似的防御行为。研究者提取前者腹部神经元的RNA注射到后者颈部,发现原本没有受过电击的海蜗牛也“学会”了防御,而对照组则没有此现象。以下叙述不符合该实验的是( )
组卷:127引用:24难度:0.7 -
4.近年,我国科研人员采用海拔高度线路法和DNA指纹法,对岷山山系的一个大熊猫(我国特有珍惜动物)种群进行了调查,获得了大熊猫种群的信息,如青幼年、成年与老年的个体数量是15、60、11,平均每1082hm2有一只大熊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35引用:7难度:0.7 -
5.雀鳝鱼属于外来入侵物种,原产于北美,是大型肉食性凶猛鱼类,会攻击遇见的所有其它鱼类,被称为“水中杀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30引用:5难度:0.7
二、非选择题。本卷共5小题,共52分。每空2分
-
16.当土地停止耕种时,演替便开始了,最早入侵耕地的植物称为先锋植物,先锋植物的出现是演替开始的标志。随着演替的发展,弃耕地周围环境中的物种逐渐向弃耕地中扩散。在自然状态下,演替会使植被得以恢复,最终发展为稳定的生态系统。生态学家在研究某弃耕地区群落演替过程中,对不同时期群落的丰富度指数进行了统计,结果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弃耕土地上的演替属于
(2)随着演替的发展,物种数量增多,群落内不同植物种群之间的
(3)经研究调查发现,群落中有一部分植物能在自然条件下无性繁殖,属于克隆植物。在群落演替的中后期,这些克隆植物占据优势地位,与大部分非克隆植物相比,克隆植物能通过分株之间的连接物实现资源共享,有效地提高了克隆植物的环境适应能力,这种现象叫生理整合。请据此推测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曲线下降的原因:
(4)在自然条件下,这片弃耕土地最终发展成为森林生态系统,在森林中自下而上分别有草本植物、灌木和乔木,这属于群落的组卷:85引用:12难度:0.7 -
17.提高作物的光合作用强度是解决全球粮食危机的重要措施。
(1)正常光照情况下,光合色素吸收的光能主要用途有:将光能转化为储存在
(2)催化叶黄素循环的关键酶VDE和ZEP活性受pH影响,VDE在pH≤6.5时被活化,在pH=7.0时失活,ZEP最适pH为7.5。强光下,
(3)当光照强度由过强变为适宜时,由于NPQ不能立即解除导致暗反应速率明显下降。为了使NPQ在光照强度变化时及时终止,科研人员将VDE、PsbS和ZEP的融合基因(VPZ)与T-DNA连接(图2),原因是T-DNA导入烟草细胞后,,请在图3中画出VPZ在乙植株染色体上的位置。与野生型相比,转基因烟草所有VPZ株系均显示出VDE、PsbS和ZEP的过表达,使烟草在光照由强变弱的波动中,光合速率提高,是因为光照减弱,光反应减弱,pH升高,34组卷:37引用:3难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