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1-2022学年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高二(下)期末语文试卷

发布:2024/12/30 18:0:3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们该为满屏yyds而担忧吗?
          如果要说这个夏天哪个词语最为流行,那么非yyds莫属。yyds是“永远的神”汉语首字母缩写,最早出现在电竞圈,随后这一词语“破圈”,被用来表达高度的赞美。夸赞东西好吃,yyds;为体坛强者欢呼,yyds;被好剧俘获,yyds……放眼看去,几乎满屏都是yyds。
          与yyds同时流行的还有u1s1(有一说一)、awsl(啊我死了)、xswl(笑死我了)等缩写词,它们同样由某个小众圈子的年轻人所创造,之后广泛出现在中文互联网中。对于新一波流行词的走红,人们并不陌生,远的说有寻呼机时代的886(拜拜喽)、520(我爱你)等,近的说有“喜大普奔”“细思极恐”等余温尚在。
          传播学者麦克卢汉早就有言,“媒介即讯息”,也即传播工具的性质及其所带来的可能性远比媒介所传播的内容更重要,因为前者直接关系到我们理解和思考的习惯。在社交媒体时代,一句并不长的话断成好几行来说、高度依赖表情包的使用、对信息回复时间日益“苛刻”等正在成为新的“规范”,而它们是不会出现在前互联网时代的。
          纵观流行词的不断更迭,依稀可以看到媒介技术与人们通信方式演进的历史。如果流行词也有所谓“语法”的话,一定完美匹配当时的通信工具与技术,比如数字谐音之于寻呼机时代,字母数字emoji (表情符号)混杂之于社交媒体时代。不过,不同时代的“语法”虽各异,但在遵循语言经济学基本原则这一点上倒是相同的。人们通过缩写等造词方法,以期用更少的字符实现更快更多更简单的信息传递。
          不过,当绝大多数的赞美都用yyds、绝绝子(绝了,表示极好或极差)来表达,当搞笑的内容都以xswl来评论,一些人的担忧也随之出现——彼此所要传递的情绪或许可以“秒懂”,但更为丰富和具体的内容或也在高度简化和概括中被牺牲掉了。万能流行词的场景适用性是如此之高,这是否会助长人们思考和表达的惰性,进而导致表达失语症的出现?毕竟,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想象一种语言就意味着想象一种生活方式”。
          另外引人关注的是,这类流行语多呈现为“比较级”乃至“最高级”,频繁使用必然加速语言意义的消耗,造成语言的“通货膨胀”。当在线社交需要用“哈哈哈哈”来代替“哈哈”表达高兴的状态,未来又该用什么来表达与yyds相同含量的情绪和内容?表达的日渐匮乏,是否也将反过来影响我们对一些情感和距离的感知?
          随着作为流行语“土壤”的社会持续变迁,集体情绪持续发生变化,新的流行词将会层出不穷,而眼下的一些流行词不出意外也会慢慢被人们忘却,逐步退出舞台。而且就如“时尚”一样,当一个流行词失去了其作为亚文化群体身份标识和区隔的作用,那么新的流行将被重新塑造推出,在分界与模仿的功能轮换中实现不断更迭。也因此,我们或许大可不必为眼下刷屏的yyds过度忧虑,如何避免在走出旧的话语束缚后,不自觉掉落进新的看似自由的束缚中,倒是值得我们始终保持警惕。
    (王丹《光明日报》2021年08月24日02版)(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破圈”指突破某一个小的圈子,被用来表达高度的赞美。
    B.“YYDS”“awsl”等流行词走红的现象,我们并不陌生;这些词汇由某小圈子的年轻人创造,后被我们熟悉。
    C.用最少量的语言来表达最大限度的信息量,是流行词演化过程中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
    D.万能流行词可能会助长人们思考和表达的惰性,让人患上表达失语症。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引用麦克卢汉的话,论证了社交媒体时代人们的表达和交流出现的新变化。
    B.为论证流行词通常与通信工具与技术完美匹配,作者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
    C.对于新一波流行词的走红,本文从正反两面作了辩证分析,还对其未来作了科学预测。
    D.结尾照应标题,指出不必为yyds刷屏过度忧虑,但要警惕掉进新的束缚中,论证严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绝绝子”“YYDS”这些叫网友大量应用的流行词,用更少的字符传递更快更多更简单信息,其内涵相当丰富。
    B.网络流行词生命周期越来越短、迭代越来越快,它们也将活跃在我们日常使用的语言中。
    C.随着社会持续变迁,集体情绪持续发生变化,新的流行词将会层出不穷,可见语言犹如生态环境,拥有“新陈代谢”的能力。
    D.网络流行语动辄多字叠用、使用“比较级”乃至“最高级”,造成语言通货膨胀,日常面对面交流则不可能有这种现象。

    组卷:5引用:4难度:0.6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12分)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回望2021年的浩瀚星空,中华民族迸发了最耀眼的华彩:“天问”登火、“羲和”探日、“银河”巡天、“天宫”览胜……这一年,探寻宇宙信息的大科学工程亦是硕果累累。
          一直以来,银河系反银心方向子结构到底起源于哪里存在争议。2021年5月,中国航天研究人员结束了这一争议。中国研究人员对位于反银心方向的一些子结构与银盘进行“亲子鉴定”,发现银河系反银心子结构并不是被银河系吸积的矮星系遗迹,而是银河系外盘的一部分。利用望远镜的观测数据,研究人员搜寻到589颗来自麒麟座星环、三角座--仙女座星流和A13结构的成员星,这是目前最大的反银心子结构成员星样本。研究人员将成员星样本的化学元素含量、运动特征以及能量角动量分布,与银盘进行比对,发现这些成员星与银盘拥有相似的近圆形运动轨道,金属丰度与银盘的厚盘星相似,这些都证明了子结构成员星可能来自银盘厚盘。然而,进一步验证发现,这些子结构成员星的α元素丰度明显低于厚盘。对此,研究人员解释道,因为目前银河系外盘依然存在很多冷气体,相对于内盘,外盘分子云密度低,化学元素的金属丰度增加不充分。从运动特征和化学DNA鉴定,天文学家推测这些子结构成员星应该属于低α丰度贫金属外盘星。中国科学院研究员薛香香说:“这意味着这些反银心子结构起源于银盘。”
    (摘自《科技日报(2021年我们探索太空的脚步迈得更稳更远》》2021年12月23日)
    材料二:
          卫星通信行业在国防科技、社会管理、大众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发达国家维护国家安全、提升企业运营效率、改善民生生活、抢占经济科技竞争制高点的战略选择。国家已出台多项政策措施鼓励推动卫星在各行业的规模化应用、商业化服务及国际化拓展。2021年,我国启动了“天网地网”阶段建设。预计2025年,我国天基网络初步形成能力,并与地面网络互联互通。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由天基骨干网、天基接入网、地基节点网组成,并与地面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网互联互通,建成“全球覆盖、随遇接入、按需服务、安全可信”的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体系。建成后,将使中国具备全球时空连续通信、高可靠安全通信、区域大容量通信、高机动全程信息传输等能力。

    (摘自《2021年中国卫星产业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2021年7月8日)
    材料三:
          12月10日,在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实现400次发射之际,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新闻发言人接受采访,答记者问。
          问:长征火箭发射达到400次,每百次发射的完成时间越来越短,请介绍一下相关情况。
          答:从1970年4月24日长征一号火箭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到2021年12月10日长征四号乙火箭发射实践六号05组卫星,长征火箭第四个百次发射用时不到3年,这不仅表明长征火箭高密度发射已实现常态化,而且反映出中国航天的高速发展和中国科技水平、综合国力的快速提升。
          问:长征火箭在建党百年的重要时刻刷新发射记录具有怎样的意义?
          答:在建党百年之际,长征火箭发射达到400次,需要指出的是,在近100次发射中,长征火箭成功发射了我国首个空间站核心舱、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神舟载人飞船、天舟货运飞船、北斗三号导航卫星等“国之重器”,有力服务了科学探索和国计民生,这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卫星通信行业在国防科技、社会管理、大众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发达国家维护国家安全、提升企业运营效率、改善民生生活、抢占经济科技竞争制高点的战略选择。国家已出台多项政策措施鼓励推动卫星在各行业的规模化应用、商业化服务及国际化拓展。这是党领导航天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又一重要标志。
          问:如何将高质量发展贯穿在长征火箭发射乃至整个科研生产经营中。
          答:……牢记“高质量保证成功”是底线、“高效率完成任务”是标线、“高效益推动航天强国和国防建设”是高线,中国航天先后制定了“质量归零双五条”“质量管理72条”“质量管理28条”等一系列严格的质量管理规范,形成了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质量管理体系和具有中国航天特色的质量管理方法,已成为航天事业发展的重要法宝。
          问:长征火箭在国际发射舞台表现如何?
          答: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形成了商业发射、搭载服务、整星出口等国际商业模式,“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快,国际话语权显著增强。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承担“空间和重大灾害国际宪章”国际减灾公益任务,多次有效响应灾害请求,为全人类的防灾减灾、和平利用太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更多航天智慧和中国方案。
    (摘自《中国航天》2021年12月10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2021年,我国在探寻宇宙信息的大科学工程方面成绩显著,其中结束银河系反银心方向子结构起源争议的研究成果就是很好的例子。
    B.天文学家通过对子结构成员星的运动特征和化学DNA鉴定,发现它们属于低α丰度贫金属外盘星,证明这些反银心子结构起源于银盘。
    C.发现这些成员星与银盘拥有相似的近圆形运动轨道,这是将成员星样本的某些特性与银盘进行比对而得出的结论。
    D.“天网地网”是天基网络与地面网络互联互通的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体系,建成后将大大增加我国卫星通信能力。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从材料二表一可以看出2015年至2020年我国卫星通信市场规模持续扩大,这主要得益于我国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体系的建设。
    B.从材料二表二可以看出从2015年至2019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增速连续下降,这表明此产业效益前景堪忧。
    C.长征火箭在近100次发射中,2021年“天问”“羲和”等“国之重器”的发射成为了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D.由于外盘存在很多冷气体,导致外盘分子云密度低,化学元素的金属丰度增加不充分,因此子结构成员星的α元素丰度低于厚盘。
    (3)未来我国航天事业要取得更大进步,需要在哪些方面继续努力?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

    组卷:7引用:4难度:0.6

(三)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1小题,16分)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文本一:
    人世间(节选)
    梁晓声
          周秉义从北京调回了本市,终日足不出户,只是看书,偶尔也与冬梅晚饭后看看电视剧。
          冬梅的耳中刮进了一些关于丈夫任职的议论。她忍不住问:“确实是平调回来了?”
          他肯定地说:“是啊。”
          她又问:“到底为什么?”
          他奇怪地反问:“我信中不是写了吗?”
    “你想干的实事,到底是什么实事呢?”
    “现在说了也没用,得看这次怎么任命。先不聊这个话题,好不好?”
    “跟我还有什么不便说的吗?是不是在北京没干好啊?”
    “看你,我说不聊了,你偏要聊这个话题!我在哪个岗位上没干好过?我离开北京前,领导还给我开了欢送会呢!干得不好能有那种待遇吗?”
          冬梅心中疑惑,也只好不再问下去了。
          春节过后,组织部门下达了正式任命,周秉义担任副市长,他的分工只有一项,主抓招商引资,尽快改造城市面貌,消除土坯房,促进本市房地产业发展。
          一天下午,周秉义来到弟弟家,让秉昆陪他在光字片走一走。那天降了一场大雪。
          秉昆说:“哥,这么大的雪,改天吧。”
          秉义说:“我正是因为下这么大的雪才来的啊。没人出门,也就没人注意咱们嘛,想看哪儿看哪儿。”
          老哥儿俩逛起光字片来。光字片的面积比以前大了,人口也比以前稠密多了。大雪覆盖之下低矮的土坯房一片连一片,东倒西歪,横七竖八。稍一细看,都会从积雪之下发现外露的种种肮脏——垃圾堆,各种令人作呕的脏水结成了冰。老哥儿俩在光字片转啊转,不知不觉天黑了。
          …………
          常进步下班比往日早了些,他从窗口看到秉昆,迎出门来。常进步他妈与周秉义,当年是职工与老领导关系。周秉义做党委书记,常宇怀是他最倚重的中层干部,他们夫妇和周秉义的关系非同一般。
    “嫂子!”面对满头白发的烈士遗孀,周秉义的眼泪夺眶而出。
          常进步他妈拉着他的手微笑着说:“知道你调回来了,工作肯定忙,何必来看我们呢!”
          周秉义说:“对不起,嫂子,我本该经常来看你们的啊!”他侧转身,一手捂面,泣不成声。
    “进步,还不快请你周叔叔进屋!”常进步他妈拉开了家门。
          周秉义回到当年的军工厂家属区,他内心五味杂陈。周秉昆心里越发有点儿瞧不起哥哥,觉得哥哥一点儿也没有副市长的风范,在小事上那么感情外露。
          四月,天刚转暖,光字片受了一场虚惊。某日来了几组测量小队,临街住户人心惶惶,以为要修路。修路当然是好事,可那得拆除多少房屋啊!一旦被拆除了,都住哪儿呢?有人与测量队的人攀谈,才知道不是要修路,而是要对光字片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造。
          半信半疑的人们又问,“大刀阔斧”怎么理解呢?
          测量队的人说,他们也不清楚,那是一位副市长的原话。
          人们猜想,那肯定就是周秉义啦!光字片的男女老少奔走相告,测量队接连测量了数日,整个光字片也接连亢奋了数日。
          此后,每天晚上总会有几个男人相约来到秉昆家聊天。他们回忆起了秉昆父亲周志刚,周志刚虽然没享着大儿子的福,全光字片的人可托上周秉义的福了。谁承想光字片会出一位副市长呢?他是光字片的大救星啊!男人们聚到周家,想知道对光字片“大刀阔斧”的改造究竟何时开始?将改造到什么程度?光字片的人家也能过上享受燃气灶和自来水的生活吗?
          对于他们的探问,周秉昆一句也回答不了。他已经好久没见到哥哥了。
    “五一”过后,大队的建筑人马浩浩荡荡地向光字片进发,建筑大军的载人卡车彩旗招展。光字片的青年闻讯后,骑着自行车迎接,但建筑大军的目的地分明不是光字片。建筑大军一直往前开,开到了马路尽头——虎皮冈,在那里安营扎寨。
          光字片的人们疑惑极了,一拨接一拨到周秉昆家问个究竟:难道你哥要在那地方为咱们光字片的人建楼?那可是连兔子都不刨窝的地方啊!咱们光字片就是再烂,毕竟属于城区啊!秉昆,你一定要替我们问问你哥……
          与测量队刚离开那几天相比,光字片人们的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从满怀憧憬到感觉被耍了,男人女人们询问起周秉昆时都义愤填膺。
          虎皮冈那边,昼夜机声隆隆,工程突飞猛进。十月份,两排十幢二十层高楼在虎皮冈拔地而起。市政府发布了正式公告,宣称那里将成为本市的“希望新区”。
          那天晚上,周秉义终于现身弟弟家……
          第二天,秉昆媳妇郑娟去派出所把全家的户口迁出。她又到新区,在市公安局接待点把户口落上。
          那事成了一条新闻,却没引来多少人效仿。光字片的人们仍在观望。
          有人说:“周家哥俩演起双簧来了!”他们都有等着看笑话的意味。
          新区为周家的到来开了欢迎会,周家的门面房和两居室住房都经过了简单装修。
          后来,光字片开来了卡车队,连续替一些人家免费搬家,搬往新区。
          周秉义终于在光字片露面,他站在一辆小卡车上,那天他精神抖擞,向人们讲话:
          我从小到下乡前生活在这里,我们老周家三个儿女,没有什么瞒得了光字片的人。咱们光字片人家的许多长辈,一九四九年前就居住于此,当时这里叫穷人窝。后来,他们中许多人成了东北解放后最早的产业工人,这个地方也不再叫穷人窝了。但是,这里却一直住着本市很穷的人家。
          我不是在北京当官当不下去了,我是自己要求调回来的。为什么呢?我老了,快到退休年龄了。
          近年来,光字片的存在越来越成为我一块儿心病。一想到咱们光字片,我就心疼生活在这里的父老乡亲。新中国成立半个多世纪,光字片却变得比当年更糟糕,处处不堪入目。人掉进厕所的事发生几次了,还淹死过孩子。我知道,从大人到孩子,谁都不愿再生活在光字片了。
          我想在退休之前,将光字片彻底改造。这很不容易……现在我要做的事完成一半了。大家已经看到,光字片与过去不一样了……
    (有删改)文本二:
          长篇小说《人世间》以北方某省会城市的一个平民区为背景,以周志刚一家的生活轨迹为线索,从20世纪70年代写到21世纪初,小说刻画了十几位平民子弟跌宕起伏的人生和奋斗历程,将其嵌入到中国社会50年来的上山下乡、三线建设、恢复高考,知青返城,对外开放、国企改革、个体经营、棚户区改造等历史事件和发展进程中,既写他们生活的磨难与困苦,更写他们怀揣梦想而艰苦奋斗的尊严与荣光。
          2019年,《人世间》荣获第十届茅盾文学奖。颁奖词中说,“梁晓声讲述了一代人在伟大历史进程中的奋斗,成长和相濡以沫的温情,塑造了有情有义、坚韧担当、善良正直的中国人形象群体,具有时代的、生活的和心灵的史诗品质”。
    (摘编自中国作家网)(1)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确实是平调回来了?”“跟我还有什么不便说的吗?是不是在北京没干好啊?”,这些语言表现了冬梅对丈夫从北京回来任职也有疑惑。
    B.对于拆迁,光字片的男女老少从奔走相告,到相约去秉昆家聊天,后来再一拨接一拨去周秉昆家打听情况,他们从高兴到关注,再到质疑。
    C.周秉义在光字片对乡亲们说“光字片却变得比当年更糟糕……不愿再生活在光字片了”,周秉义这样说的依据就是他在大雪天亲眼看到的景况。
    D.周秉义是梁晓声在《人世间》中着重塑造的党的干部形象的代表,周秉义既有英雄主义情怀,也有务实为民的作风,其形象非常鲜明。
    (2)《人世间》塑造的周秉义的形象令人印象深刻,小说是如何塑造这一人物形象的?请结合文本一简要分析。
    (3)《人世间》荣获茅盾文学奖,颁奖词中有两个关键词——“温情”和“有情有义”。你是如何理解这里所说的“情”的?请结合文本一简要说明。

    组卷:10引用:13难度:0.6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1小题,11分)

  •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2021年发布的新《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简称《名录》)相比旧《名录》,①
     
    。一是有更扎实的科研依据。动物学界对我国各地区、各类群的野生动物生存状况了解更深,还发现了许多新物种、新的国内分布记录。②
     
    。这次新增的物种,大多是旧《名录》覆盖较少的类群,比如鸣禽、两爬、鱼类、昆虫和水生无脊椎动物。三是更多顺应了民意。新《名录》颁布前,向社会发布了征求意见稿。这期间,狼、豺、豹猫、白胸翡翠等物种引发了“升级”呼声,最后经过讨论和修改,③
     

          新《名录》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调整?我国首版《名录》颁布于1989年,30多年来只有小调整(穿山甲和麝的保护等级分别于2003年、2020年从国家二级升为国家一级)。这期间大家发现,还有许多需要保护的动物旧《名录》没有收录。旧《名录》收录的动物中,也有不少生存现状改变了,有的更加危急、需要“升级”,有的种群恢复不错,没必要再花费过高成本去保护,可以“降级”。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依据第二段文字的主要内容,补写下面对联。
    上联:
     

    下联:新修改广覆盖顺民意与时偕行

    组卷:15引用:5难度:0.7

四、写作(60分)

  • 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ㅤㅤ1917年4月,毛泽东在《新青年》发表《体育之研究》一文,其中论及“体育之效”时指出:人的身体会天天变化。目不明可以明,耳不聪可以聪。生而强者如果滥用其强,即使是至强者,最终也许会转为至弱;而弱者如果勤自锻炼,增益其所不能,久之也会变而为强。因此,“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吾生而弱乎,或者天之诱我以至于强,未可知也”。
    ㅤㅤ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ㅤㅤ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组卷:445引用:20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