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14-2015学年鄂教版三年级(下)第一单元测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解答题

  • 1.给下列汉字补充音节。
     
    ǐ齿     
          
     
    èn趁
    堤d
     

    鸢y
     

    盆  p
     

     
    ēn针。

    组卷:84引用:1难度:0.9
  • 2.填空。
    (1)《村居》是
     
    代诗人
     
    所作,写的是诗人在
     
    看到的景象。在草长莺飞的二月,杨柳拂堤,儿童们兴致勃勃地
     
    。有景有人有事,充满生活情趣,勾画出一幅生机勃勃的
     
    图。全诗字里行间透出诗人对
     
    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春的颂歌》写了很多的小动物快乐的场景,有
     
     
     
     和
     
    ,让人们感受到
     
    ,激发人们对
     

    (3)《风筝》一文中将
     
    与孩子们的
     
    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表达出了
     

    组卷:4引用:2难度:0.7

三、标题

  • 5.口语交际。
          春节里,你可能收到了一些压岁钱。它传递着长辈对你的一份爱。对于这份特殊的礼物,你打算如何安排呢?说说你的想法和大家一块交流交流。
     

    组卷:17引用:1难度:0.5
  • 6.开心阅读。
          中国的风筝有悠久的历史,早期的风筝并不是如今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轻巧的样子,而是沉重的竹鹞或木鹞。它的发明者是木工的鼻祖--鲁班。聪明的鲁班削竹为料制造成了“上天三日而不下”的风筝的雏形。
          中国风筝的历史至少有2000多年了。
          从唐朝开始,风筝逐渐变成玩具。到了晚唐,风筝上已有用丝条或竹笛做成的响器,风吹声鸣,因而有了“风筝”的名字。也有人说“风筝”这名字起源于五代,从李邺用纸糊风筝,并在上面装上竹笛开始。
          从张择端的   清明上河图   和苏汉臣的  百子图   中也都有放风筝的场面   明朝画家徐渭写过很多与风筝有关的诗,如“柳条搓线絮搓棉,搓够千寻放纸鸢。消的春风多少力,带将儿女上青天”。又如“我亦曾经放鹞喜,今年不道老如斯。那能更驻游春马,闲看儿童断线时”。到了清朝,玩风筝之风更盛。传说慈禧叫太监跑到天津找“风筝魏”给她扎过一个“寿星佬骑仙鹤”的风筝玩。现在故宫里还藏着三只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玩过的大风筝。
          清代小说家曹雪芹在《红楼梦》七十回中生动地描写了大观园中姐妹们放螃蟹、美人、大鱼、蝙蝠、凤凰、沙燕等各种风筝的情景。可以说,中国的玩具风筝在这时已发展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从唐宋开始,中国的风筝向世界流传,先是传到朝鲜、日本、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然后传到欧洲和美洲等地。
    (1)在文段的“  ”中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2)读第一自然段,完成下面练习。
    (1)找出文中的两对反义词:
     
    --
     
     
    --
     

    (2)中国的风筝有悠久的历史,至少有
     
    多年了。
    (3)风筝的发明者是
     
    ,他的风筝是用
     
     
    制成的。
    (3)请你说说“风筝”这一名称的来历。
    (4)①风筝还有另外一个名称在文中圈出来。
    ②如果你想做一个风筝,你想做什么样的,说说看。

    组卷:13引用:2难度:0.3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