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3-2024学年广东省东莞市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发布:2024/10/14 5:0:2

一、基础与运用(29分)

  • 1.扬帆中学正在以“弘扬时代精神”为主题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旨在推进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培养学生们的精神素养,弘扬时代精神。
    【活动一】
    (1)时代精神是对千百年来文人精神的继承和发展。请你默写古诗文,探寻古代文人的精神内涵。
    刘桢的“①岂不罹凝寒?
     
    ”[《赠从弟(其二)》]借松柏之刚劲,明志向之坚贞;《龟虽寿》中的“②
     
    ,志在千里;
     
    ,壮心不已”让我们看到曹操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奋发;李白蜀地漫游,借“③
     
    ,云生结海楼”(《渡荆门送别》)抒发奇特想象,酣畅淋漓地书写进取之意;失意的王维孤独地走进边塞,当他看到“④
     
     
    ”(《使至塞上》)雄浑壮阔的场面,精神也为之一振;白居易自求外放,游于白堤,俯视看到“⑤
     
     
    ”(《钱塘湖春行》)一片春意盎然的景象,顿生愉悦之感;陶弘景沉醉山水,以“⑥
     
     
    ”(《答谢中书书》)表达内心的愉悦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闲适自得。
    (2)小粤跟随观鸟社看到了大雁,他想到了古诗词中也有很多“雁”。请你仿照示例,结合王维的《使至塞上》谈谈你的看法。
          示例: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用“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两句,表达了岁末年初漂泊在外的思乡惆怅之感。
    【活动二】
    下面是校通讯员小文同学写的一则消息,请你阅读后完成下面小题。
    ㅤㅤ晨光新闻社10月31日电 为进一步提升同学们的精神品质,涵养高尚的精神风貌,①我校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决定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弘扬时代精神”。此活动将持续大约一个月左右,希望我校全体同学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
    ㅤㅤ2022年10月16日至22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胜利召开,这是一场全国人民翘首以盼的盛会。曾经,一代又一代先辈们为国家的建设rèn láo rèn yuàn,无不彰显着中国人民不屈的奋斗精神,并取得了足以juān kè史册的辉煌成就。如今,时代精神的最强音震耳欲聋,③正值青春之际的同学们应发扬和继承时代精神,以青春之我,担青春之责,奉献青春之力量。校长在开幕式上致辞,他yì yáng dùn cuò的话语中充满了对本次活动的期待和肯定。④能否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作为永恒主题教育学生,是学校培养新时代人才的关键。这一系列活动将鼓舞扬帆学子谨记先辈们的谆谆教诲,脚踏坚实大地,胸怀浩瀚宇宙,在自己的生活和学习中有所建树
    (3)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rèn láo rèn yuàn
     

    ②juān kè
     

    ③yì yáng dùn cuò
     

    (4)上面文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彰显
    B.震耳欲聋
    C.谆谆教诲
    D.建树
    (5)下面对文段中画线句子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句句末加上“的活动”。
    B.第②句删去“大约”。
    C.第③句删去“之际”。
    D.第④句在“培养”前加上“能否”。
    【活动三】
    (6)响应学校号召,八年级开展“扬时代精神,做红星少年”的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环节。
    ①环节一:级长拟邀请李老师于2023年11月30日下午3点在学校礼堂为同学们做一场主题演讲,请你代表级组给他写一封邀请函。
    邀请函尊敬的李老师:
          
     
    八年级级组2023年10月30日②环节二:年级组织同学观看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大国工匠》。节目讲述了10位年度人物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坚守的故事,他们身上的工匠精神和时代精神,鼓舞干劲,振奋人心。观看结束后,同学们打算拟写一副对联,请你根据上述材料内容,补全下联。
    上联:学习平凡人物高尚品质
    下联:
     

    ③环节三:本班打算举办《红星照耀中国》读书分享会,从而激发同学们阅读《红星照耀中国》的热情,弘扬时代精神,做红星少年。请你将读书笔记中空缺的内容补充完整。
    读书笔记
    摘录(一) 沉默谦虚、说话轻声、有点饱经沧桑的人,眼睛很大,(“眼光非常和蔼”这是大家常用的话)身材不高,但很结实,胳膊和双腿都像铁打的一样。 人物 A.
     
    性格 性格温和、意志顽强
    摘录(二) 在三个晚间,红军推进两支兵力向西方和南方。在第四天晚上,他们同时攻打湖南和广东的碉堡防线。他们用猛烈的袭击占领了两方面的防线,把他们的敌人赶跑。他们一点没有停止,直等到他们占领了南方前线上封锁的战壕和碉堡线 批注
    用“跑”形容敌军,用“猛烈的袭击”形容红军,一贬一褒,表达了作者B.
     
    ④环节四:读书分享会结束后,语文老师让你将《红星照耀中国》推荐给更多的人阅读。请你拟写一段简要的推荐理由。

    组卷:29引用:1难度:0.5

二、阅读(41分)

  • 4.阅读回答问题。
    原野上的柴火饭
    明前茶
          ①毕业30年后,你还记得初中同学的音容笑貌吗?讲老实话,同学在微信群中泼出30年前的老照片时,我已经无法把眼前这拨志得意满的中年人,与当年那些白衣蓝裤的青涩小子联系在一起。猜了10位同学,弄错一半。发照片的人不耐烦了,又泼出一张照片,是一帮同学围着一个原野上的土灶欢快地敲打饭盆,好啦,仿佛接通了电源,我一下子把土灶周边所有同学的姓名,连同他们的绰号一同想起来了!
          ②真的,谁能忘得了初三那年的柴火饭?
          ③那是中考前4个月,我们进入隔周就有模拟考,都有排名的胶着期。白热化的竞争让班里的气氛变得十分微妙。不停地传出各种小道消息,不是考分的反超让昔日好友突然冷淡下来,就是某尖子生的错题本突然消失了两天,第三天,它静悄悄地回到了主人的桌肚里。怀疑与戒备浮漾在空气里,防范别人的满腹委屈,被防范的更是委屈。竞争必定是有你没我么?友谊必定会在前途面前分崩离析么?这样沉重的命题就这样摆在15岁的少年面前。那个早春,教室里的气氛阴郁得能滴出水来。
          ④忽然,传来震动人心的消息:初三年级本要取消的春游照常进行,而且,我们要去一个刚刚建成的森林公园,在划定的生火区,自己搭一个土灶,捡柴火来把全班的饭做好!
          ⑤加上带队老师,那可是56个人的饭!消息灵通人士已经打听到,有的班要做腊肉菜饭,有的班要做手擀面条,那我们要做什么饭?班主任夏老师是一位拄着拐杖的中年人,他的一条腿因为儿时的疾患从膝盖处截肢了,然而,他依旧是一个事必躬亲的勤务兵。他十分豪气地用拐杖轻点教室的木门,说:咱们4班,要搞就搞一个难忘的,咱们来包饺子!
          ⑥这阵仗可就大了!第二天,我们排队上车的时候,有人带着最大号的脸盆,准备和面;有人带着一整锅剁好的饺子馅;有人豪迈地带来折叠小圆桌,准备擀饺子皮;还有人出乎意料地带着啤酒瓶,他的盘算是,万一没人找得着擀面杖,啤酒瓶也许能凑合擀面。
          ⑦夏老师迅速分了工,一拨人重砌土灶,一拨人和面包饺子。后一拨工作其实基本靠夏老师一个人,因为那位声称能用啤酒瓶擀面的家伙,都没法用擀面杖擀出一张合格的饺子皮来。唯有夏老师一面飞旋一面搓动,一张饺子皮就飞了出来。
          ⑧最后一拨什么技术活都不会干的,被夏老师指派去捡枯柴。老师特别叮嘱说,所有的枯柴都要就地折断,仔细捆扎,不要像猪八戒的钉耙一样四仰八叉地拖回来。
          ⑨我就在这最后一批人马中。我们飞奔而去,四散找寻,进入了春天的杂树林。水杉树尚未发芽,硕大的鸟巢依旧显露;白杨树已经亮出了无数新叶,犹如银亮的手掌在翻飞炫耀;香樟树正进入换叶季,老叶与新叶的更替让它释放出奇妙的香气。我一面捡拾枯枝一面谛听着鸟鸣,被做题与考试郁塞的头脑豁然一清。我意识到,在我们紧盯鼻尖一寸处拼命记诵和努力时,这个春天最清鲜活泼的一面已经来临。鸟鸣如口哨唱和,如丝弦密奏,如对歌调侃,喜悦如泉水一样浸透了我的心。我突然意识到这顿柴火饭的意义,它把一大群被考试压榨得灰头土脸的少男少女释放到这烂漫的春光中,让他们明白,人生除了那一厘米宽的分数条,还有别的出路与意义。
          ⑩30年后,我们已不记得自己的名次,不记得谁有没有考上重点高中,不记得彼此的嫉妒与恩怨;我们只记得老师手里飞快旋出的饺子皮,记得烧灶同学鼻尖上的炭灰,记得有人把捆柴火的结香枝条,连同枝条上的黄花绕成一个花环,戴在我头上。我们只记得同学少年,言笑晏晏。
    ⑪很快就要告别,走上人生的岔路小径。那顿意犹未尽的柴火饭在说:请珍视这永不再来的同窗情谊。
    [选自《中学生阅读(初中版)》2017年17期,有改动](1)根据全文,说说初三那顿柴火饭让“我”至今念念不忘的原因。
    (2)选文成功运用了欲扬先抑的写法,请结合具体内容加以分析,并说说其表达效果。
    (3)请结合上下文,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①同桌晓敏觉得下面的句子很精妙,但说不清楚,请你分析给她听。
    那个早春,教室里的气氛阴郁得能滴出水来。
    ②揣摩下面句子所反映的“我”的心理活动,用第一人称描写出来。
    我一面捡拾枯枝一面谛听着鸟鸣,被做题与考试郁塞的头脑豁然一清。
    我心想:
     

    (4)课上同学们对标题展开了争论,有同学认为,本文标题改为“春游”更好。请简述你的意见和理由。

    组卷:25引用:2难度:0.3

三、作文(50分)

  • 5.阅读下列文段,按要求作文。
          烈士陈祥榕的“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自白,让无数的中国人动容;春晚歌曲《是妈妈是女儿》,让许多听众为之落泪;电影《满江红》大宋将士复诵“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给观众们带来震撼……其实,在生活中,还有一些声音曾触动过你的内心,引发过你的联想与思考。
          请以“            让我动心”为题,结合初中经历,写一篇作文,向班刊《七彩•青春》投稿。
    要求:①在横线上填写一个词组,如“一句告白”“一首歌曲”“一段对话”等,使题目完整;
    ②字数不少于600字;
    ③不得出现真实校名、人名等相关信息。

    组卷:20引用:2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