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1-2022学年浙江省温州市中等职业专业学校高一(上)期末语文试卷

发布:2024/11/11 17:0:2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4分)

  • 1.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3引用:1难度:0.7
  •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熟语与括号中的四字成语替换,不恰当的一项是(  )

    组卷:15引用:1难度:0.5
  • 3.下列选项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2引用:1难度:0.6
  • 4.下列选项中属于比喻句的是(  )

    组卷:1引用:1难度:0.6

四、文学作品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14分)

  • 13.古董商马爷
    余显斌
          马爷也就五十来岁年纪,身板笔直,一点儿也不老,可人人都喊他马爷,喊着喊着,马爷的名声,也就传了一条街,继而传遍整个鹭岛。
          马爷不是鹭岛人,是从台湾来的。
          马爷开着一处古董铺子,在桥的另一边,一片绿色掩映着,木门搓了核桃油,上了生漆,红润润的,一片古朴雅致。马爷的生意很红火,人来人往的。红火的原因,大概是马爷为人宽厚。一次,有人拿了一个酒壶放在柜上,说要一万块钱,等着急用。马爷走过来,拿起壶看看,袖中伸出三根手指一笑道:“给三万。”他解释,这壶是明朝的,值这个价。说着,马爷慢慢用绵纸擦着壶底,擦着擦着就擦出了一点隐隐的字迹,蘸了墨一拓,是“嘉靖”两字,告诉对方,这是老古董,反悔还来得及,实在要卖,三万块。
          对方见了,连连鞠躬感谢,拿了三万块钱走了。
          儿子见了埋怨说:“爸,你咋告诉他实情啊?”
          马爷回头看看儿子说:“咋的,想昧良心啊?”
          儿子不说话了,气呼呼的,将不满写了个满脸。马爷告诉他:“人啊,做人第一,生意第二。人品上去了,生意也差不到哪儿去的,跟爸学着点儿。”
          马爷的生意红火,还有一个原因,他是业内高手,啥古董到了他的手里,看看,摸摸,嗅嗅,或者敲敲,是真是假,什么朝代,一清二楚,很少有错。
          就说那次吧,鹭岛古董权威张老板来访,两人坐下,一人一杯绿茶,一边随意地啜着,一边谈天说地,叙说古玩典故,哈哈大笑,很是投机。然后,张老板慢条斯理地拿出一把折扇,刷的一声打开,檀香扇骨,白绢扇面,上面填词一首道:“人去也,人去小棠梨。强起落花还瑟瑟,别时红泪有些些,门外柳相依。”旁边有兰草数茎,修长如带,随风摇曳。几朵兰花,淡雅如蝶。张老板微笑着解释:“近日行走老街,淘得一明清闺阁折扇,打开一看,竟然为河东君柳如是手书,不胜欣喜,特意携来,与兄共同品赏,一辨真假。”
          马爷双手接过,拿在手里细细一看道:“张兄大概早已看出此为赝品了吧?”
          张老板眉毛一挑,低声问道:“怎讲?”
          马爷吱儿喝一口茶,缓缓吞下,侃侃而谈:“明清闺阁折扇最是典雅精致,纤巧精工,为扇中极品,其中薛素素、黄媛介、叶小鸾、李陀那的,扇面书法或娟秀,或工巧,或清新,千金难求。可是,柳如是的则反之,与她们的不同。”
    “为何?”张老板问。
          马爷解说:“河东君虽为红粉佳人,却有壮士之气、健儿之志,故其字虽娟秀,却内含筋骨;表面虽柔美,内里却不失端庄方正,有王昭君出塞之势、公孙大娘舞剑之韵。而此扇书法秀媚,低徊掩映,柔媚气充溢其中,绝非河东君的。”
    “就这点?”张老板啜口茶,缓缓问道。
    “河东君擅画楼台高柳,绿水长天;兰花小品,非其所长。”
          张老板听了,放下茶杯,站起来对马爷拱手一礼,呵呵一笑,挥手而去,此后见人就说,这个马爷,是个业内高手,让人佩服。
          最让张老板和业界佩服的,是另一件事。
          那天早晨,雾气浓浓地蔓延着,遮着房子街道和树木,也遮着来去人影。马爷早早起来,提着个袋子,和儿子一起出门。这时,一辆三轮车驶来,从他身边擦过,人没挨着,他手里的袋子却被撞着了,咔嚓一声响,打开来一看,里面的那个罐子碎了。开三轮车的忙停住车,跳下来,用手掌搓着衣服,连连说:“对不起,多少钱,我赔。”马爷的儿子在旁边气呼呼地说道:“你赔?你以为这是……”马爷回头看了一眼儿子,拦住他的话头,笑着对开三轮车的说:“值不了几个钱,也就是一个腌菜坛子。”
          开三轮车的听了,吁了一口气,擦了一把汗,问,多少钱啊?
          马爷想想道:“给一百块吧。
          那人从衣袋里拿出一个包,仔细打开,找出一把票子凑够一百块,放在马爷手里,连连点头,转身上车走了。马爷儿子等着对方走远了,回头不满地说:“爸,那可是一个几万块钱的康熙朝的罐啊。”
    “几万块钱在我们不算啥,在他就是一年的收入,如果赔偿,这一年他家咋生活?”马爷问儿子。“可你为啥又要一百块钱啊?”儿子不解。
    “免得他心存愧歉啊。”
          这事传到张老板耳中,张老板当天带着一群业内朋友,抬着一块匾,上书“天地良心”,吹吹打打来到马爷的铺子前,特意挂上。
    (选自《金山》2019年11期)(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小说以时间为线索,把马爷的三件事情串联起来,从实价收购明代酒壶,到明眼鉴别明清折扇,再到宽待三轮车夫,层层递进,富有意味。
    B.小说以第三人称展开叙述,充分运用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方法,把马爷这位富有个性的古董商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
    C.小说中马爷的生意非常红火,一方面是因为他是业内高手,对古董非常精通,更重要的是他总是将生意摆在第一位,擅长与人打交道。
    D.小说通过业内权威张老板和同行朋友对马爷的一致认可,让马爷人物形象更真实。
    E.小说两次写到马爷的儿子“气呼呼”,主要是为了衬托马爷的为人和品行。
    (2)结合文本内容,概括小说主人公马爷的形象特点。
    (3)联系上下文,赏析文中画线句。
    开三轮车的忙停住车,跳下来,用手掌搓着衣服,连连说:“对不起,多少钱,我赔。”

    组卷:5引用:1难度:0.5

五、作文(40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个和尚挑水喝,
    二个和尚抬水喝,
    三个和尚没水喝。
    一只蚂蚁来搬米,搬来搬去搬不起,
    两只蚂蚁来搬米,身体晃来又晃去,
    三只蚂蚁来搬米,轻轻抬着进洞里。
          两首童谣,叙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三个和尚”之所以“没水喝”,是因为不负责任,互相椎诿;“三只蚂蚁来搬米”之所以能“轻轻抬着进洞里”,是团结合作的结果。从这“人不如蚁”中,你得到什么启示呢?
          请以“协作”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只要与话题相关即为符合题意,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编述故事、抒发感情、发表议论、展开想像等,题目自拟,文章字数600左右。

    组卷:1引用:2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