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0年浙江省杭州市七县区小升初科学试卷

发布:2024/11/23 11:30:1

一、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 1.放大镜是中间厚边缘薄的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象的功能。
     
    (判断对错)

    组卷:9引用:4难度:0.7
  • 2.我们身边常见的透明的固体物质都是晶体。
     
    (判断对错)

    组卷:7引用:7难度:0.5
  • 3.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象放得更大。
     
    (判断对错)

    组卷:21引用:13难度:0.8
  • 4.我们身边的物质是在不断地变化着的。
     
    (判断对错)

    组卷:7引用:1难度:0.7
  • 5.物质只要混合在一起就会产生新物质。
     
    (判断对错)

    组卷:14引用:7难度:0.8
  • 6.月球上没有空气,没有液态水,也没有生物。
     
    (判断对错)

    组卷:13引用:11难度:0.7
  • 7.光年是指光走一年所需要的时间。
     
    (判断对错)

    组卷:5引用:1难度:0.8
  • 8.平时我们应该尽量少用或不用一次性餐具。
     
    (判断对错)

    组卷:4引用:1难度:0.7
  • 9.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会导致全球变暖。
     
    (判断对错)

    组卷:4引用:3难度:0.7
  • 10.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方法。
     
    (判断对错)

    组卷:93引用:40难度:0.7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 11.下列关于放大镜镜片直径大小与放大倍数之间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

    组卷:33引用:3难度:0.6
  • 12.下列晶体中,(  )是雪花晶体。

    组卷:3引用:1难度:0.8

四、探究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 35.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对于地球来说,除了太阳以外,天空中没有任何天体比月球更加显著。从对地球的影响来看,月球的作用,也是太阳以外的任何其它天体不可比拟的。因此,人类对月球的科学研究从来没有停止过,所获得的研究成果也越来越多。但是,月球至今仍然有许多奥秘等待着人们去揭示。
    (1)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在月球上留下足印的宇航员是
     

    A.伽利略
    B.加加林
    C.杨利伟
    D.阿姆斯特朗
    (2)我国的探月工程于2003年3月1日正式启动,此工程亦称
     
    工程。
    A.嫦娥
    B.天宫
    C.神舟
    D.天舟
    (3)月球地貌的最大特征,是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环形山(如图)。下列关于环形山特点的表述,错误的是
     

    A.分布杂乱随机
    B.大小分布均匀
    C.数量众多
    D.深浅不一
    (4)关于月面环形山的成因,目前大多数科学家都认同的观点是
     

    (5)为了验证大多数科学家关于环形山成因的推测,课堂上我们可以用
     
    的方法,通过造“环形山”来进行研究。
    A.喷射
    B.撞击
    C.堆塑
    D.挖坑

    组卷:6引用:1难度:0.5
  • 36.据相关部门调查统计,杭州全市日均产生生活垃圾12000余吨,如果用这些垃圾去填埋西湖,只要3年时间就能填满整个西湖,因此垃圾分类势在必行。垃圾分类是垃圾进行科学处理的前提,为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奠定基础。根据新修订的《杭州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如图是杭州市采用的垃圾分类图标。

    (1)根据你对家庭“一天的垃圾”数量和成分的调查统计,推测杭州市日产的生活垃圾中数量最多的是
     

    A.可回收物
    B.其它垃圾
    C.有害垃圾
    D.易腐垃圾
    (2)图标所对应的垃圾中,可以通过堆积自然分解,成为有机肥的是
     

    A.可回收物
    B.其它垃圾
    C.有害垃圾
    D.易腐垃圾
    (3)根据新修订的《杭州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之规定,“其它垃圾”应当通过焚烧、填埋等方式实施无害化处置。用“焚烧”方式处理垃圾的最大优点是
     

    A.节约能源
    B.节约土地资源
    C.不会造成二次污染
    D.残余物能做有机肥
    (4)废旧的纽扣电池属于
     
    垃圾,如果将这种垃圾混入生活垃圾一起填埋,渗出的汞及重金属物质就会浸入土壤,污染
     
    ,进而通过食物链间接威胁到人类的健康。
    (5)针对如何“从源头上解决垃圾问题”的办法,几位同学开展了热烈的讨论并提出了如下建议。其中最有效的办法是
     

    A.实行垃圾分类
    B.减少垃圾数量
    C.增加清洁工数量
    D.加大执法力度

    组卷:8引用:1难度:0.4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