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七中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发布:2024/12/25 22:0:3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
1.下面各句中,加点字的拼音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13引用:1难度:0.8 -
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话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敦煌所在的古丝绸之路,________是一条通商易货之道,________是一条知识交流之路。作为古丝绸之路上多元文明交融互鉴的结晶,________属于中国,但________是属于世界的。组卷:134引用:8难度:0.7 -
3.对下列病句的病因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22引用:2难度:0.8 -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文化知识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组卷:31引用:3难度:0.8 -
5.默写古诗。
(1)学而不思则罔,
(2)海日生残夜,
(3)感时花溅泪,
(4)
(5)在《过零丁洋》中,表现文天祥忠贞为国、视死如归的决心的诗句是组卷:8引用:1难度:0.8
二、阅读。(50分)
-
14.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燕子来时
何君华ㅤㅤ①过完年,父亲又该出门去打工了。
ㅤㅤ②临出门,他却放下行李,重新打开家门,扛了一把梯子爬到三楼,将三楼房檐下的玻璃窗推开了一道缝儿。我明白父亲为什么这么做——他是想让我们家的燕子在春天里能进屋筑巢。父亲说过,燕子是念家的,一旦选定一户人家筑巢安家,终其一生都会回到这户人家里,哪怕跋山涉水,也会年年回到“故乡”。
ㅤㅤ③这让我想起小时候的一件事来。那时,我上小学三年级,家里住的是泥瓦房,有一只燕子在我们家屋顶筑巢。后来,看着新泥累筑的燕巢,衔草进出的燕子,听着夜深人静时的呢喃,我心里想,它们的窝里还有什么?一个周末的午后,我心血来潮,拿一根竹竿将房顶上燕子的巢穴捅了。父亲回来,我看到他铁青的脸时,才知道自己闯祸了。父亲说:“古话说‘燕子不进苦寒门,燕子不落忧愁家’,农人都把燕子入户筑巢看作是吉祥的征兆,燕子勤劳肯干,终日在空中捕捉苍蝇、蚊子等害虫,是农人最亲密的益鸟,巢穴也是一口泥一口泥地衔来的……”
ㅤㅤ④听了父亲的话,我哭了!心想:“燕子再也不肯回我们家了!”整个下午,我一个人呆呆地坐着,盯着房顶,那被我捅掉后残留的一角巢穴,像我空落落的心!
ㅤㅤ⑤果然,整个春天和夏天,燕子再也没回我家。我经常望着那房顶发呆。父亲看出了我的心思,安慰我说:“放心吧!明年春天它还会回来的。”
ㅤㅤ⑥于是,我日日盼望过年。因为年一过,春天就要来了。春天来了,燕子就该回来了。
ㅤㅤ⑦在我的朝思暮想中,第二年春天,真有一只燕子飞到了我家。我急切地问父亲:“是去年那只燕子吗?”父亲抬头仔细看了看,肯定地点了点头:“你看,它的脸颊是砖红色的,它回来啦!”听了父亲的话,我喜出望外,好像我的罪责减轻了一样。父亲的话得到了印证,燕子回来了,它是念旧的!我又看到了新泥累筑的燕巢,衔草进出的燕子,又听到了夜深人静时的呢喃了!
ㅤㅤ⑧燕子的寿命只有十年左右。终于有一年春天,那只有着砖红色脸颊的燕子没有回到我家。我知道,它再也不会回来了。我虽然知道这是世间一切生物都难逃的宿命,但仍然难过不已。好在没过多久,又有一只燕子来到我家“安家落户”——那是一只有着普通棕红色脸颊的燕子。很快,又看到新泥累筑的燕巢,衔草进出的燕子,又听到了夜深人静时的呢喃了。这使我感到心安,整个春天抑郁的心情终于得到缓解。
ㅤㅤ⑨去年,我们拆了家里的泥瓦房,当然连同燕子的巢穴也拆掉了。在原来的宅基地上盖起了一幢崭新的三层小楼,特意用青琉璃瓦盖了屋顶——是为了方便燕子回来筑巢。父亲心里一直记得,来年外出打工时,一定要将房檐下的玻璃窗留一道缝儿。这样,即便一整年锁着门在外头打工,我们家的燕子也能找到回家的路。
ㅤㅤ⑩是的,父亲说的是“我们家的燕子”,他已经将燕子当成我们家的一员了。 一种温暖的情思像爬山虎的藤蔓一样在我的心里蔓延着……我的耳畔又响起了儿时的歌谣:“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我问燕子你为啥来,燕子说,这里的春天最美丽……”
ㅤㅤ⑪“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车窗外的行道树已经吐出新芽,坐在车里的父亲分明感到,新的春天已经来了。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有删改)(1)下面是选文主要内容脉络,请阅读全文,将空白处的内容补充完整。
燕子来去
(③--⑨段)三年级时的春天 燕筑巢→捅燕巢→燕离去 ① 燕归来 有一年春天 旧燕去→② 去年 盖新房→盼燕来
①临出门,他却放下行李,重新打开家门,扛了一把梯子爬到三楼,将三楼房檐下的玻璃窗推开了一道缝儿。
②一种温暖的情思像爬山虎的藤蔓一样在我的心里蔓延着……
(3)“看到新泥累筑的燕巢,衔草进出的燕子,听到了夜深人静时的呢喃”,此场景在选文中三次出现,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变化?
(4)“圆月”寓意合家团圆,“鸽子”寓意珍爱和平。在中国人的心中,“燕子”也是一个文化符号,请你结合选文内容,分析“燕子”的寓意。组卷:30引用:1难度:0.5
三、写作。(50分)
-
15.半命题作文。
题目:其实,我也_____
要求: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感悟,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力求写出真切体验和独特感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与人名。组卷:24引用:2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