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1年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高考语文冲刺模拟试卷(一)

发布:2024/12/7 21:0:2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

  • 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乐也!”庄子的这段话,我现在借来说明美感经验中的一个极有趣味的道理。
          我们通常都有“以己度人”的脾气,以自己的知觉和情感来比拟旁人旁物的。比如我知道自己笑时心里欢喜,哭时心里悲痛,看到旁人笑也就以为他欢喜,看见旁人哭也以为他悲痛。庄子看到鯈鱼“出游从容”便觉得它乐,因为他自己对于“出游从容”的滋味是有经验的。而庄子硬拿“乐”字来形容鱼的心境,其实不过把他自己的“乐”的心境外射到鱼的身上罢了。这种心理活动通常叫做“移情作用”。
    “移情作用”是把自己的情感移到外物身上去,仿佛觉得外物也有同样的情感。这是一个极普遍的经验。自己欢喜时,大地山河都带笑;自己悲伤时,风云花鸟都凝愁。陶渊明何以爱菊呢?因为他在傲霜残枝中见出孤臣的劲节;林和靖何以爱梅呢?因为他在暗香疏影中见出隐者的高标。
          从这几个实例可以看出移情作用是和美感经验有密切关系的。移情作用不一定就是美感经验,而美感经验却常含有移情作用。美感经验不单是由我及物的,同时也是由物及我的;所谓美感经验,其实不过是我的情趣和物的情趣往复回流而已。
          以欣赏自然美为例。比如我在观赏一棵古松,古松的形象引起清风亮节的类似联想。我忘记古松和我是两件事,我就于无意之中把这种清风亮节的气概移置到古松上面去。同时我又不知不觉地受古松的这种性格影响,自己也振作起来。所以古松俨然变成一个人,人也俨然变成一棵古松。真正的美感经验都是如此,都要达到物我同一的境界,我们根本就不分辨所生的情感到底是属于我还是属于物的。
          移情的现象可以称之为“宇宙的人情化”,因为有移情作用,本来只有物理的东西可具人情,本来无生气的东西可有生气。从理智观点看,移情作用是一种错觉。但是如果把它勾销,不但艺术无由产生,即宗教也无由出现。艺术和宗教都是把宇宙加以生气化和人情化,把人和物的距离以及人和神的距离都缩小。它们都带有若干神秘主义的色彩。
          美感经验是人的情趣和物的姿态的往复回流,我们可以从这个前提中抽出两个结论:一、物的形象是人的情趣的返照。深入所见于物者亦深,浅入所见于物者亦浅。比如一朵含露的花,在这个人看来只是一朵平常的花,在那个人看或以为它含泪凝愁,在另一个人看或以为它能象征人生和宇宙的妙谛。我们可以说,各人的世界都由各人的自我伸张而成。二、人不但移情于物,还要吸收物的姿态于自我,还要不知不觉地模仿物的形象。所以美感经验有陶冶性情的功效,心里印着美的意象,常受美的意象浸润,自然也可以少存些浊念。苏东坡诗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竹不过是美的形象之一种,一切美的事物都有不令人俗的功效。
    (节选自朱光潜《谈美书简》,有删改)(1)下列对“移情作用”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移情作用”是人把情感移到外在事物上去,觉得外在事物也有与观察者同样的情感,这种经验其实很普遍。
    B.我们把人类的性格和感情赋予外物,使本只有物理性的东西也有了“人情”和“生气”。如山河能带笑,风云能凝愁。
    C.从科学的角度来看,移情作用是一种错觉,是一种迷信,而且带有神秘主义的色彩,是艺术宗教产生出现的基础。
    D.移情作用和美感经验有密切的关系,但二者不相等,移情作用是单向的,而美感经验需要人与物之间的双向作用。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先以庄子的话引出美感经验这一论题,又通过分析庄子为何认为鱼是乐的,得出移情作用的概念。
    B.文章大量运用举例论证,来对比出移情作用与美感经验的不同,所举例子有的来自生活,有的来自审美活动。
    C.作者以典雅优美的语言,丰富生动的论据,将抽象的道理论述得深入浅出,文章第三、四自然段集中体现了这点。
    D.美感经验可以陶冶性情,常受美的意象浸润的人,可能会比普通人有更好的审美修养。苏东坡的诗证明的就是这个道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观察者高兴时见到山觉得它在欢笑,悲伤时见到云觉得它在叹息,说明他此时已经获得了真正的美感经验。
    B.古松俨然是人,人俨然变成古松,不分辨所生的情感到底是属于我还是属于古松的,这就是欣赏状态中的物我同一之境。
    C.艺术和宗教带有神秘主义色彩,它们的产生与移情作用相关,它们把宇宙生气化和人情化,缩短了人和物乃至人和神的距离。
    D.一切美的事物都有不令人俗的功效,竹是美的形象,所以东坡爱竹以期不俗,类似的还有渊明之爱菊,和靖之爱梅。

    组卷:10引用:5难度:0.6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12分)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数字经济是指以使用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作为重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的有效使用作为效率提升和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推动力的一系列经济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金融科技与其他新的数字技术应用于信息的采集、存储、分析和共享过程中,改变了社会互动方式。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信息通信技术使现代经济活动更加灵活、敏捷、智慧。
    (摘编自《二十国集团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倡议》,G20官网,2016年9月20日)
          材料二:在天猫、拼多多等电商平台的带动下,从农户直达消费者的销售新链路通了起来,返乡的青年“电商能人”多了起来,村头“电商铺子”的生意也火了起来。中国各个农货原产地,涌现出一批农民夫妻村头开网店、“80后”青年大军返乡做电商的创业浪潮。
          根据农业农村部统计,2019年全国2083个县城网络零售额达30961.6亿元,同比增长23.5%,电商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转换器”。
          中国农科院农业信息研究所研究员赵俊晔认为,“拼多多、抖音、快手等新平台的发展,降低了电商创业的门槛,让小规模、分散化的农户实现与差异化、多元化消费需求的精准对接”。技术优势和商业模式的不断创新,电商参与农业产业链不断升级,成为助力乡村振兴最具活力的动能。
    (摘编自张敏《村头电商铺子火了》)      材料三:11月23日,以“数字赋能,共创未来--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发展论坛”在浙江乌镇开幕。在大会开幕式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表示,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加速与交通、医疗、教育、科研等领域深度融合,助推了全社会的信息化转型升级。疫情发生以来,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技术成为抗疫期间不可或缺的“利器”。在疫情监测方面,基于大数据的疫情防控工具“行程卡、健康码”被各地政府广泛应用,大幅提高了防控精准度和筛查效率。远程办公、在线教育,乃至远程医疗等新业态在疫情期间也不断涌现。远程工作和在线教育等应用在疫情中既避免了交叉感染的风险,也为助力复工复课发挥了重要作用。
    (摘编自《数字经济助力抗疫,互联网大会呼吁全球合作》,新浪财经,2020年11月24日)      材料四:李子柒可谓网红圈的一股清流,她的各种美食以及手工艺作品的视频不仅在国内大受欢迎,在国外同样有着上千万的粉丝。很多外国友人因为她喜欢上了中国文化,李子柒成为了中国文化与外国文化传播的桥梁,2020年登上了《财富》中国最具影响力商业女性排行榜。
          1月9日,李子柒更新了一则视频。跟随着她娇俏的身影,网友们共同领略了中国过冬的一些习俗,诸如切萝卜条、腌制腊肉、制作泡菜。这则充满自然气息的视频在网络上大受欢迎,播放量已经突破了300万。没想到,韩国网友看到后“炸”了,纷纷指责李子柒是在盗取韩国的泡菜文化。韩网铺天盖地的恶评和炮轰,也引发了国内的网友不满和怨气,甚至不少网友开始引经据典,找出《诗经》《说文解字》等古书中关于泡菜的记载。网友指出,中国泡菜的历史,可以追溯到3100年前的商朝武丁时期。那时候中国出现了盐渍菜,正是世界上最早的泡菜雏形。等到了先秦时代,中国又出现了世界上第一个酸菜的专用字:菹。《诗经》有云:“中田有庐,疆埸有瓜。是剥是菹,献之皇祖”。这种腌制酸菜的方法,在三国时代传入了朝鲜,并最终形成了他们的泡菜。而距离李子柒家乡绵阳市不远的四川眉山市,正是备受赞誉的“中国泡菜之乡”,早在1500多年前,眉山就已经有了制作泡菜的文字记载。
          韩国网友的不甘与急切,直接惊动了世界。在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路透社记者甚至就此提问,华春莹礼貌作答。
    (摘编自《李子柒做泡菜,被几万韩国网友围攻:他们在急什么?》,澎湃新闻,2021年1月14日)(1)下列对材料一、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互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的应用与社会互动方式的改变密切相关,它们都是数字经济的一部分。
    B.数字经济以通讯技术的发展与运用为前提,具有灵活、便捷等特点,能够助力世界经济发展。
    C.农货原产地的“电商铺子”和农民夫妻村头开的网店都得益于数字经济下电商创业门槛的降低。
    D.技术优势和商业模式的不断创新使农村电商发展迅速,全国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接近四分之一。
    (2)下列对材料三、四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助推全社会的信息化转型升级、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是世界互联网大会上讨论的主要问题。
    B.在疫情防控中,信息通信技术在疫情态势的监控、信息共享等方面都显示了巨大的能量。
    C.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直播行业走红,正是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才给网红圈带来了清流--李子柒。
    D.李子柒泡菜事件充分展示了数字经济的快捷性和高渗透性,它突破了传统的国家、地区界限。
    (3)请依据材料概括分析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对我国的社会生活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

    组卷:6引用:4难度:0.5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15分)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百无一用
    [意]卡尔维诺
          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斜照进街道,杂乱地照亮这条街。阳光从料想不到的缝隙里射出来,打在拥挤的人行道上匆匆走过的行人的脸上。
          在一个十字路口,我第一次看到那个浅色眼睛的男人。他高大而消瘦,穿着一件浅色的雨衣,一把紧紧卷起的雨伞利落地挂在胳膊上。他的头上戴着一顶毛毡帽子,也是浅色的,帽檐又宽又圆;底下紧挨着的是眼睛,大大的、冷冷的、亮亮的,眼角带有奇怪的闪光。他手里拿着一本书,一根手指夹在书里,好像是为了标记那个位置似的。
          很快,我感到他的目光落在我身上,静止的目光打量着我,从头到脚。最后,他停在了我的面前,几乎抿着的背唇,正要摆出一个微笑。这个男人从衣袋里抽出一根手指,慢慢地,用它向下指着我的双脚。这时他才讲话,用一种有点儿谦卑的、极低的声音。“对不起,”他说道,“您一只鞋的鞋带开了。”
          真的。鞋带的两端垂到了鞋的边缘,拖拉下来,被踩脏了。我的面颊微微地红了,嘴里哪哝了一句“谢谢”,我俯下了身子。
          在马路上停下来系鞋带是令人讨厌的,尤其是像我这样停在人行道的中间,还会被人碰到。浅色眼睛的男人低声告别后,就马上离开了。
          然而命运却注定我又遇到他:刚刚沿着广场转了一圈,我竟发现自己离他只有几步之远,又在那条人行道上。陌生人看着我,脸上流露出一种遗憾的表情。他向我靠近,轻轻摇着脑袋。
          往前迈步的时候,我担心地瞟了一眼那只让我内疚的鞋子:鞋带系得又紧又结实。然而,让我沮丧的是,陌生人继续摇了一会儿脑袋,然后说道:“现在,另外一只鞋的鞋带松开了。”
          这时候,我的感受就像是在噩梦中。我显露出一副反抗的怪相,用牙齿咬住嘴唇,像是不让自己发出诅咒,我又开始在街上弯下腰,暴躁地使劲系鞋带。我站起来,低着脑袋走开了,只想要避开人们的目光。
          但是那天的痛苦并没有结束:当我吃力地急急忙忙走在回家的路上时。我感觉到蝴蝶结一点儿一点儿地滑开,结扣则越来越松,鞋带正在渐渐散开。刚开始,我放慢了脚。似乎只要小心谨慎一些。就可以维持那一团不稳定的平衡了。可是我离家还很远,而鞋带的两头则已经拖在地上,这边那边地甩来甩去。于是,我走得气喘吁吁,像是在逃开疯狂的恐惧:害怕再次遇到那个男人无法逃避的目光。人们的目光似乎在我周围密集,仿佛林子里的树枝一般。我钻进了遇到的第一个门廊,躲了起来。
          然而,在过道的深处,在半明半暗之中,我看见那个浅色眼睛的男人站在那里,双手搭在紧紧卷起的雨伞的伞柄上,似乎是在等我。
          这位陌生人点点头,露出他那忧伤的表情。“是啊,”他说。“两只鞋的鞋带都开了。”
          没有什么地方比这门廊更安静而适合系鞋带了,虽然我后面的高处站着一个浅色眼睛的男人。他看着我,不放过我手指的每一个动作,而且我还感到他的目光落在我的手指中间,打乱我的动作。但是一而再再而三,现在我不再感到任何痛苦,我甚至还吹起口哨,第无数次重复着该死的系鞋带动作,不过这一次系得更结实。我很放松。
          如果那个男人保持沉默,不先轻轻地咳嗽几声,有点儿犹豫不决,接着以坚定的语调一口气说出下面的话,就没事了。他说道:“对不起,您还是没有学会系鞋带。”
          我满脸通红地转向他,仍然猫着腰。我舔舔嘴唇。
    “您知道,”我说。“对于系鞋带,我真的不在行。也许您不相信我的话。从孩童时代开始,我就从不愿意费力学会它。我用穿靴器。对于鞋的结扣,我无能为力,我弄得乱七八糟。也许这难以置信。”
          于是陌生人说了一句奇怪的话。“那么,”他说道,““您的孩子,假如您有孩子的话,您怎么教他们系鞋带呢?”
          然而最为奇怪的还是,我思考了一会儿,然后给出答案。“我的孩子们,”我说,“将从其他人那里学习怎样系鞋带。”
          陌生人更为荒唐地反驳道:“假如,比如说,发生了大洪水。整个人类都消失了,您是被选中者,您以及您的孩子们将延续人类。那时怎么办?因为不然的话,天晓得,在人类能够打结、重新把它发明出来之前,要过去多少个世纪!”
    “但是,”我尝试着提出异议。“为什么恰恰是我这个连打结都不会的人呢?”
          长着浅色眼睛的男人逆光站在门口,他的表情中有些可怕的、天使一般的东西。
    “为什么是我?”他说,“所有的人都这么说。所有人鞋上都有一个结,一件他们不善于做的事情,一份把他们与其他人连接在一起的无能为力。社会依赖现今人们之间的这种不对称。可洪水呢?如果来了洪水,需要一条诺亚方舟呢?不是单单一个人就能完成要重新开始而需要做的那几件事。您看,您不会系鞋带。另一个人不会刨木头,又一个人还没有阅读过托尔斯泰的作品,还有一个人不会播种,如此等等。我多年以来就在寻找,请相信我,很困难,困难极了。看来人们应该手挽着手,就像盲人和瘸子一样,尽管吵架拌嘴,却不能分开行走。”他这样说着,转身消失在街上。
    (有删改)(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的环境描写,直接交代了“我”生活的环境:高楼林立,街道拥挤,行人匆匆。同时,这也是现代社会中很多人生活的一个缩影。
    B.小说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刻画了陌生男子的形象:普通而又神秘,敏锐而又直率,对人类文明有着独特的前瞻性的思考。
    C.小说的细节描写生动传神:陌生男子在晴天“穿着一件浅色的雨衣”紧紧卷起的雨伞利落地挂在胳膊上”,表现出他对现代社会的叛逆。
    D.小说在情节设置上环环相扣,先是一边鞋带散了被踩脏,接着是另一边鞋带散了,然后是两只鞋的鞋带都开了,其中暗藏的意蕴耐人寻味。
    (2)本文使用了大量的象征手法,请列举并分析其中的两处。
    (3)小说中陌生男人有三次指出“我”的鞋带散了,每次“我”的心理感受都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作者是如何表现“我”这三次心理感受的。

    组卷:15引用:4难度:0.5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9.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
          2020年11月26日,国家发改委主办的2020世界5G大会在广州召开。本届大会的主题为“5G赋能,共享共赢”。期间举行了5G与公共卫生健康医疗论坛活动,从不同主题和领域展开广泛探讨;在以新生活、新产业、新科技为要点的主题展会上,参观者可亲身体验5G智慧生活应用;同时,结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趋势,探讨5G新起点、推动5G融入百业,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赋能。大会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新型会议方式。

    组卷:8引用:7难度:0.7

四、写作(60分)

  • 1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00年,梁启超先生高喊“少年强则国强”,他热切地希望出现“少年中国”,挽救濒临危亡的破败山河。
          1921年7月,毛泽东、李达、刘仁静等13位青年代表在上海召开中共一大会议,着手规划未来,从此开始带领更多的热血青年走上民族解放与独立的道路。
          1953年,19岁的王蒙看到百废具兴的新中国和一代新人的热情,着手创作小说《青春万岁》,在作品中他自豪地宣言:“所有的日子都来吧,让我编织你们,用青春的金线和幸福的璎珞,编织你们。”
          2020年底,嫦娥五号探月归来,而指挥控制大厅里,随处可见洋溢着自信的年轻面孔。数百个关键测控岗位上的负责人,大多为“80后”和“90后”,平均年龄仅33岁。
          百年中国历经沧桑,逐步走向富强;今天,依然需要我们重温历史,再创辉煌。请结合材料内容,以“青春与未来”为主题写一篇演讲词。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组卷:31引用:10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