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宁夏石嘴山九中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积累(36分)
-
1.默写。
(1)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词中,充分表达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的句子是:
(2)《满江红》中表现词人知音难觅的惆怅心情的句子是:
(3)对太学生中的其他人“烨然若神人”,作者却“略无慕艳意”的原因是:
(4)苏轼在《定风波》一词中,表现词人出游遇雨,却不慌不忙,在雨中吟咏长啸,聆听雨韵,思索人生的句子是:
(5)动静结合,运用比喻手法,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组卷:4引用:1难度:0.9 -
2.名著阅读:
【甲】话说在省城要看贡院,金有余见他真切,只得用几个小钱同他去看,不想才到“天”字号,就撞死在地下。众人多慌了,只道一时中了恶。行主人道:“想是这贡院里久没有人到,阴气重了,故此周客人中了恶。”金有余道:“贤东,我扶着他。你且去到做工的那里借口开水来灌他一灌。”行主人应诺,取了水来,三四个客人一齐扶着,灌了下去。喉咙里咯咯的响了一声,吐出一口稠涎来。众人道:“好了!”扶着立了起来。看着号板,又是一头撞将去。这回不死了,放声大哭起来。
【乙】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扎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
(1)甲段文字的主人公是
(2)请简述两人之间的关系。
(3)请各用文中一个字概括二人相反的行为表现,不同行为表现的背后有着怎样相同的社会根源呢?组卷:0引用:1难度:0.5 -
3.词语积累。
ㅤㅤ生命的酒杯,不可能总是盛满可口的甘醴①,苦酒也是成长的滋味。②,显示不出水手的坚强;百转千回,才有③(指铁经过反复锤炼才成为坚韧的钢,比喻经过长期艰苦的锻炼,变得非常坚强。出自汉《武军赋》)。恰恰是在跌倒的时候,奋斗才能凸显其意义。“不能因现实复杂而放弃梦想,不能因理想遥远而放弃追求”,因为“历史只会juàn gù④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用力活着,才有分量;向前奔跑,才能抵达。愿你青春灿烂,愿你前途光明。
(1)给①处加点字注音。
(2)②处填写成语正确的一项是
A.一意孤行
B.—马平川
C.一帆风顺
(3)根据括号内的解释填出③处成语。
(4)根据④处拼音写出汉字。组卷:1引用:1难度:0.5 -
4.学校文学社将要在初一年级举办“走进对联文化”主题活动,邀请你来参加并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请你为班级同学讲解对联的基本要求,至少写出两点。
(2)古往今来,许多名人都把自己勤奋读书的感受或经验写成对联,以鞭策自己,激励别人。请你从下列短语中为所给上联选出对应的下联。
A.无益身心事莫为
B.甘面壁读十年书
C.白首方悔读书迟
D.立志读尽人间书
①苏轼:发愤识遍天下字,
②孙中山:愿乘风破万里浪,组卷:0引用:2难度:0.6
二.阅读理解(共40分)
-
12.阅读。
人间烟火气ㅤㅤ①早晨上班,车载音响的随机循环播放突然唱起了《青花瓷》,“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听到这句的时候正好路过一家早餐店,包子出笼,整个店面都冒着蒸汽,我忽然想起了几十里外那个小村子里的炊烟。
ㅤㅤ②故乡多山,虽不大却也将大地切割得支离破碎,家家户户都藏在山坳里。一条公路沿河而行,在路过村庄的时候,能看到的都只是片瓦只檐,只有偶尔顺着那条进村的小路往里延伸的时候,你才会发现原来村庄的内涵如此丰富,小路可以一直延伸到山沟沟的最深处,而村里的家家户户,就在这小路的两边,挨挨挤挤、泾渭分明地做着邻居。
ㅤㅤ③炊烟是不分彼此的。每到亭午日暮,或者晨光熹微,炊烟都会在家家户户的烟囱上轻轻巧巧地飘出来,这时候无论家宅广阔还是茅檐草舍,无论炊烟出来的渠道是敞亮的琉璃瓦烟囱还是泥坏堆砌的小筒,都不影响大家彼此温柔地打着招呼,然后炊烟融洽地汇聚到一起,变成一抹轻柔的云,低低地飘在村庄的上空。炊烟是不记仇的,就像村里的乡亲,虽然彼此偶尔会有一些口角,但是情绪从来不会隔夜。早晨起来烧火的时候你招呼我一声,我打趣你一句,情绪很快便随着柴火进了灶膛,一把火烧过,就随着烟气袅无踪迹了。
ㅤㅤ④炊烟是农村最美的一张名片。薄雾轻笼的早晨,一根根或细长或短粗的烟囱里,冒出淡淡蓝蓝的细腻烟雾,这烟雾一缕一缕地汇聚起来,弥漫在农家小院的房舍屋檐上,萦绕在原野的庄稼树木上,更笼罩在整个村子的上空,凝结成一片小云,小村仿若仙境。风吹过,这些仿佛蜃气好像雾霭的轻烟渐淡,最后消散无踪。这时候,村子终于脱去了如纱般的睡衣,彻彻底底清醒了过来。跳脱的鸡,蹒跚的鸭,稳重的牛,以及乱窜的猪狗,上学的稚子,劳作的大人,都在彰显着村庄的活力,生机盎然又醉人眼目。而黄昏的炊烟,又有一种别样的艳丽。红彤彤的夕阳给小村镀了一层金边,这个时候,从错落有致的房顶袅袅升起丝丝缕缕,在晚霞的照射下,缭绕在炊烟里的小村落,升腾着一种朴实,一种单纯,这烟就像这越发落寞的村落,古朴、恬静、温暖。在炊烟的呼唤下,人们或者行走,或者“突突”地开着蹦蹦车,从山间、田里、河畔顺着村道走回来,炊烟的方向,就是家的方向。
ㅤㅤ⑤乡亲们或许不会关注司空见惯的炊烟,就像他们可能没有关注家里面那个总是起得很早、睡得很晚的女人,那个女人是老婆,是母亲。她们默默地见识着村庄最冷清的晨,熬着村庄最深沉的夜,却从来不会为自己的辛勤和劳累辩驳夸耀。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女人的存在,这些小房子才会按时升腾起炊烟才会有温暖的被窝和可口的饭菜,那是家的味道。
ㅤㅤ⑥难怪中国古代文人无论桀骜还是恬淡,无论身归山野还是向往庙堂,在诗句中总会提及炊烟,悄悄地织构美好。比如陶渊明有“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范成大有“指点炊烟阁莽苍,午餐应可寄前庄”,蔡襄有“孤舟横笛向何处,竹外炊烟一两家”……炊烟就是人,就是家。有炊烟的地方,才是人间。
(1)文章第①段引用《青花瓷》的歌词有何作用?
(2)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①从修辞角度赏析第③段的划线句。
②赏析第④段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3)阅读第①段,分别用本段中的一个词概括早晨炊烟和黄昏炊烟的不同特点。
(4)本文第⑤段与链接材料都写到了妻子(老婆)与母亲,试分析其情感表达的侧重点有何不同?
【链接】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大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莫怀戚《散步》
(5)课文以“人间烟火气”为题好在哪里?
(6)作者为什么说“有炊烟的地方,才是人间”?请联系全文简要作答。组卷:16引用:2难度:0.3
三.作文(40分)
-
13.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材料一:习,本义是鸟反复练习飞翔。后泛指反复地学,使熟练掌握。
材料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请根据你对上面材料中“习”的理解和感悟,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拟题目;②联系生活实际,有真情实感;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少于600字;⑤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组卷:101引用:10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