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26课 诗词五首 雁门太守行》2021年同步练习卷(3)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
-
1.阅读古诗,完成小题。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组卷:184引用:1难度:0.6 -
2.下面对《雁门太守行》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组卷:1161引用:8难度:0.5 -
3.《雁门太守行》(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对这首诗内容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组卷:1169引用:7难度:0.5
二、对比阅读。
-
4.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问题。
【甲】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选自周敦颐《爱莲说》)
【乙】
士之才德盖一国,则曰国士;女之色盖一国,则曰国色;兰之香盖一国,则曰国香。自古人知贵兰,不待楚之逐臣①而后贵之也。兰甚似乎君子,生于深山薄丛②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雪霜凌厉而见杀,来岁不改其性也。是所谓“遁世无闷,不见③是而无闷”者也。兰虽含香体洁,平居与萧艾不殊。清风过之,其香蔼然,在室满室,在堂满堂,所谓含章以时发者④也。
(节选自黄庭坚《书幽芳亭记》)
注释:①楚之逐臣:屈原。屈原在《离骚》里以兰来象征自己美好的品德。②薄丛;贫瘠的丛林。③不见:不被人知道。④含章以时发者:藏善以待时机施展自己。
【丙】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晋陶渊明独爱菊 独往湖心亭看雪(《湖心亭看雪》) B.陶后鲜有闻 村中闻有此人《桃花源记》) C.清风过之 以其境过清(《小石潭记》) D.所谓含章以时发者也 太守谓谁(《醉翁亭记》)
A.其真无马邪
B.其一犬坐于前
C.不可知其源
D.醉能同其乐
(3)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不蔓不枝
②兰甚似乎君子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5)甲文写“爱莲”,为何还要写菊和牡丹?请简要分析。
(6)甲、乙两文都表现了美好的君子形象,但侧重点却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
(7)请自选角度,对丙诗中的“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做简要赏析。组卷:201引用:3难度:0.5
三、诗歌鉴赏。
-
5.阅读李贺的《雁门太守行》,完成下面的题目。
雁门太守行
李贺 (唐)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1)“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是传诵千古的名句,请任选一个角度谈谈它好在何处。
(2)最后两句诗借用了什么典故?有什么作用?组卷:10引用:1难度:0.8 -
6.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1)赏析“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是如何写景的?
(2)诗句“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展示了将士们怎样的精神面貌?组卷:10引用:1难度:0.8 -
7.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问题。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1)李贺写诗,总是借助想象给事物涂上各种新奇浓重的色彩。试以这首诗为例分析本诗在色彩运用方面的特点。
(2)请从用典角度赏析“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组卷:38引用:2难度:0.1 -
8.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1)用生动的语言描绘“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一句呈现的画面。
(2)请从声和色的角度赏析诗中的画线句。组卷:9引用:1难度:0.8 -
9.阅读《雁门太守行》,回答问题。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1)李贺作诗,工于设色。请你关注表现色彩的词语,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画线诗句呈现的景色。
(2)下列与李贺《雁门太守行》中表现出情感不同类的一项是
A.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B.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朱敦儒《相见欢》)
C.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D.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组卷:18引用:1难度:0.4
三、诗歌鉴赏。
-
28.阅读《雁门太守行》,完成问题。
雁门太守行
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1)这是一首描写战争的诗歌。前两句中,“黑云压城”写出敌人攻城的气势,“金鳞开”写出了
(2)杜牧《赤壁》中“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与本诗中“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都用到了典故。请简要说明两位诗人分别借典故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组卷:321引用:4难度:0.5 -
29.阅读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雁门太守行
李 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1)全诗采用了
(2)“黑云压城城欲摧”是千古名句,请你选择一个角度进行赏析。组卷:5引用:1难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