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湖北省部分高中联考协作体高二(下)期中生物试卷
发布:2024/12/23 12:30:3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选出填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
1.如图表示种群的各个特征之间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39引用:22难度:0.7 -
2.研究小组对某自然保护区内一种留鸟进行连续观察研究,在14年间统计其种群增长速率如表所示。据表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年份 第2年 第4年 第6年 第8年 第10年 第12年 第14年 增长速率 0.80 1.20 2.00 3.50 2.05 1.20 0.03 组卷:34引用:2难度:0.6 -
3.兴趣小组对“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的数量怎样随时间变化”进行探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4引用:3难度:0.6 -
4.研究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对于有害动物的防治、野生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以及濒危动物种群的拯救和恢复都有重要意义。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4引用:4难度:0.6 -
5.为研究甲、乙两种藻的竞争关系,在相同条件下对二者进行混合培养和单独培养,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36引用:18难度:0.8 -
6.光肩星天牛是一种林木蛀干害虫,林业工作者常通过检查产卵孔、羽化孔(成虫羽化在树干留下的小孔)和幼虫粪便等方法对该虫进行监测预报。某研究机构借助标记─释放—回捕法,将引诱剂与诱捕器组合对某旱柳林内光肩星天牛的成虫数量进行估算(单位:头),其结果如表。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
项目 标记释放总数 诱捕总数 回捕标记数 雄性 574 65 27 雌性 574 62 32 总数 1148 127 59 组卷:4引用:4难度:0.7 -
7.武夷山国家公园内的黄岗山从山脚到山顶依次出现常绿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和中山草甸。这里鸟类资源丰富,是候鸟重要的迁徙地。例如栗头鹟莺是冬候鸟,主要栖息于低山地带常绿阔叶林和灌木丛,以昆虫为主以及少量杂草种子为食;黑眉柳莺为夏候鸟,栖息地带与栗头鹟莺相同,以昆虫为食:黄腹角雉是留鸟,生活在较高海拔的常绿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中,以植物和少量的昆虫为食。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19引用:2难度:0.7 -
8.在生活着多种生物的一个草原中,研究人员对其中的甲、乙两种生物的食物进行了研究,如图是根据研究结果绘制的曲线,阴影部分表示两种生物取食生物种类相同的部分。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组卷:43引用:3难度:0.8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60分)
-
23.水稻害虫二化螟和褐飞虱在水稻植株上产卵繁殖,导致水稻减产。科研人员对这两种害虫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
(1)二化螟和褐飞虱同在水稻植株上寄生。确定它们的生态位是否有重叠,可以通过查阅资料、调查法和实验法进行研究,分析它们的
(2)科研人员在害虫寄生情况不同的四组水稻植株上放置二化螟,7天后分别测定各组水稻植株上放置的二化螟虫体重量,处理及结果如图甲所示。实验结果表明,褐飞虱对新放置的二化螟的影响是
(3)稻螟赤眼蜂可将卵产在二化螟的虫卵内,是二化螟的天敌。二化螟和褐飞虱在水稻上寄生导致水稻产生的防御性挥发物发生变化,“气味”有所不同。科研人员在Y形管(见图乙)的A侧和B侧放置不同“气味”的水稻植株(见图丙),Y形管的底部放置稻螟赤眼蜂,得到稻螟赤眼蜂被吸引移向A侧或B侧水稻的百分率。综合分析图丙结果,概括本实验的结论:
(4)研究发现,二化螟为钻蛀性害虫,以水稻茎秆纤维等为食;而褐飞虱主要刺吸水稻茎叶汁液取食物。请从生态位的角度,概括这两种害虫的关系:组卷:7引用:3难度:0.5 -
24.生物兴趣小组对某农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过程进行了调查,并绘制碳循环过程示意图。回答相关问题:
(1)物质循环过程伴随着能量流动,据图分析,输入农田生态系统的能量包括
(2)在农田生态系统中,农作物通过过程①
(3)碳元素在大气碳库、植物碳库和土壤碳库之间循环的主要形式是
(4)有同学认为生态系统物质是循环利用的,无需不断向农田中施加肥料。你是否同意该同学的观点?组卷:16引用:3难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