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发布:2024/10/16 8:0:2
一、单项选择题(满分20分,共10题,每题2分。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
1.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很小的颗粒,其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二十分之一。PM2.5中的“2.5”是表示颗粒直径的数值,它的单位是( )
组卷:18引用:2难度:0.9 -
2.在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八年级物理课本长度的是( )
组卷:41引用:5难度:0.9 -
3.老师上课时使用扩音器是为了增大声音的( )
组卷:162引用:5难度:0.7 -
4.“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这两句千古传诵的名句,被誉为“文外独绝”。关于人们听到的蝉叫声和鸟鸣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66引用:3难度:0.7 -
5.下面关于温度计和体温计用法中,正确的是( )
组卷:457引用:4难度:0.7 -
6.下列关于声波应用的例子,描述不正确的是( )
组卷:24引用:2难度:0.8 -
7.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现象判断正确的是( )
组卷:22引用:1难度:0.9 -
8.在平直的公路上,小明坐在车上用电子手表的秒表功能计下了汽车连续通过5根电线杆的时间为10s,相邻电线杆的距离为50米,则汽车的平均速度约为( )
组卷:1830引用:33难度:0.7 -
9.两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甲的速度是乙的4倍,若乙运动的时间是甲的3倍,则甲、乙通过的路程之比为( )
组卷:32引用:3难度:0.8 -
10.如图所示是两套探究碘的升华和凝华的实验装置。(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碘的熔点是113.7℃、沸点是184.4℃)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65引用:1难度:0.9
五、计算题(满分10分,共3题)
-
29.小明和小红两位同学查阅资料,得到声音在某些物质中的传播速度(见表格)。一根足够长的直松木,当气温为15℃时,小明同学在松木的一端敲击一下,小红同学在另一端听到第一声敲击声与第二声敲击声的时间间隔为0.2s,则这条直松木的长度为多少米?
物质 温度(℃) 速度(m/s) 空气 15 340 水 15 1500 松木 15 500 铁 15 5200 组卷:37引用:5难度:0.6 -
30.一辆匀速行驶的汽车在距前面山崖440m处鸣笛,经过2.5s后听到回声,已知空气中的传声速度为340m/s,求:
(1)鸣笛声从发出到反射传回驾驶员耳中,通过的路程为多少?
(2)汽车从鸣笛到听到回声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3)汽车的行驶速度。组卷:3931引用:33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