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1年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小升初语文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巧练基础重积累(47分)

  • 1.请你把下面的句子规范、美观地抄写在横线上。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终身难忘。
     

    组卷:2引用:1难度:0.7
  • 2.查字典。
    “梢、及、熏(xun)”这三个字中:查
     
    字用音序查字法比较方便,应先查大写字母
     
    ;查
     
    字用部首查字法比较方便,查这个字时,除部首外应查
     
    画;查
     
    字用数笔画查字法比较方便,共有
     
    画。

    组卷:5引用:1难度:0.8
  • 3.写同音字。
    bi 坐以待
     
     
    波荡漾
    遮天
     
    chóu
     
    之路
    人口
     
     
    躇满志

    组卷:7引用:1难度:0.7
  • 4.读音拼,写字词。
    严jùn
     
    清cuì
     
    残bào
     
    liáo
     
    fèi téng
     
    xī shēng
     
    kǒng bù
     

    组卷:6引用:1难度:0.7
  • 5.按要求完成词语填写。
    (1)补充词语。
     
     

     
     

     

    (2)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叠词。
    小心
     

     
    有词
     
    有礼
    (3)照样子写词语。
    粉身碎骨(含有近义词的四字词语)
     

    组卷:7引用:1难度:0.8

三、潜心阅读显功底(24分)

  • 15.中国的牛       ①对于中国的牛,我有着一种特别尊敬的感情。
          ②留给我印象最深的,要算上一回在田垄上的“相遇”。
          ③一群朋友郊游,我领头在狭窄的阡陌上走,怎料迎面来了几头耕牛,狭道容不下人和牛,终有一方要让路。它们还没有走近,我们已经预计斗不过畜生,恐怕难免踩到稻田泥水里,弄得鞋袜又是泥又是水了。正在踟蹰的时候,带头的一头牛,在离我们不远的地方停下来,抬起头看看,稍迟疑了一下,就自动走下田去,一队耕牛,全跟着它离开阡陌,从我们身边经过。
          ④我们都呆了,回过头来,望着深褐色的牛队在路的尽头消失,忽然觉得自己受了很大的恩惠。
          ⑤中国的牛,永远沉默地为人们做着沉重的工作。在大地上,晨光或烈日下,它拖着沉重的犁,低头一步又一步,拖出了身后一列又一列的松土,好让人们下种。等到满地金黄或农闲的时候,它可能还得担当搬运负重的工作,或终日绕着石磨,朝着一个方向,走不计程的路。
          ⑥在它的默默劳动中,人便得到应得的收成。那时候,也许它可以松一肩重担,站在树下,吃几口嫩草。偶尔摇摇尾巴,摆摆耳朵,赶走飞附在身上的苍蝇,这已经算是最闲适的生活了。
          ⑦中国的牛,没有成群奔跑的习惯,永远沉沉实实的。它们不像印度的牛,负着神圣之名,摇着尾巴在大街上闲荡;它们不像荷兰乳牛、日本肉牛,终日无事可做,悠闲只等一死;它们不像西班牙的斗牛,全身精力,都尽付暴力斗争中。
          ⑧默默地工作,平心静气,这就是中国的牛。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狭窄——
     

    沉重——
     

    悠闲——
     

    (2)在短文第④段中,作者说“忽然觉得自己受了很大的恩惠”,请结合第③段内容,试分析一下,作者为什么这么说?
     

    (3)“中国的牛”具有什么样的本质特点?(从原文中找出最能概括这一特点的语句来回答)
     

    (4)说说文中为什么要写印度的牛、荷兰乳牛、日本肉牛、西班牙的斗牛?
     

    (5)能与文章结尾句遥相呼应的是哪一句?请找出来并抄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组卷:17引用:1难度:0.6

四、快乐习作抒真情(25分)

  • 16.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自己喜欢或者崇拜的人。这个人可能是革命前辈、英雄模范,可能是你的父母、同学、老师,也可能是你从书籍或报刊、电视媒体中了解到的人物……这次习作,就请你向大家介绍一下这个让你喜欢或者崇拜的人吧。注意既要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来表现人物的特点,还要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的品质。
    要求:
    ①题目自拟,内容具体,感情真挚;
    ②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③字数不少于450字;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组卷:8引用:1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