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浙江省温州市七校联考九年级(上)月考科学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本题有15题,1~10每题3分,11~15每题2分,每共4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
1.近几个月来,我省衢州、金华、舟山三地的“创文”活动进行的如火如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标牌随处可见。有些标牌的制作材料是“树脂”,则它属于( )
组卷:1引用:1难度:0.5 -
2.胆矾CuSO4•5H2O是一种蓝色晶体,受热时易失去结晶水,成为白色的无水CuSO4粉末,无水CuSO4吸收水分又会变成蓝色晶体,可用于实验室检验水分,在工业上精炼铜、镀铜等都要用到胆矾。上述对胆矾的描述中,没有涉及到的是( )
组卷:3引用:2难度:0.5 -
3.日常生活中,区别下列各组物质所用的方法,正确的是( )
组卷:29引用:3难度:0.5 -
4.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下列选项分类不正确的是( )
选项 类 别 物 质 A 合金 黄铜、生铁 B 盐 苛性钠、生石灰 C 有机物 蛋白质、葡萄糖 D 腐蚀性物质 浓硫酸、氢氧化钠 组卷:1引用:1难度:0.5 -
5.在四个小烧杯中分别盛放相同质量的下列物质。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烧杯内物质的质量因发生物理变化而增加的是( )
组卷:1引用:3难度:0.5 -
6.甲烷(CH4)在氧气燃烧时会产生CO2和H2O,其反应类型属于( )
组卷:5引用:5难度:0.5 -
7.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组卷:2引用:2难度:0.5 -
8.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组卷:13引用:3难度:0.5 -
9.下列事实可用于判断X、Y两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的是( )
①X能和稀盐酸反应而Y不能;
②X能从Y的盐溶液中置换出Y;
③在化合物中X显+3价Y显+2;
④X能在空气中燃烧而Y不能。组卷:20引用:3难度:0.5 -
10.向Na2CO3溶液里滴加盐酸,开始时无气泡产生,后来才有气泡产生;向盐酸里滴加Na2CO3溶液时,立即就有气泡产生。这说明( )
组卷:6引用:1难度:0.5 -
11.在托盘天平的两盘上各放一只质量相同的烧杯,在两只烧杯里分别加入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9.6%的稀硫酸,将天平调节至平衡,然后向左盘的烧杯中投入一定质量的铁,向右盘的烧杯中投入一定质量的镁,均恰好完全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6引用:2难度:0.5 -
12.常温下,往盛放适量M物质的烧杯中逐渐加入N物质并充分搅拌,如图横坐标x表示N物质的质量,纵坐标y表示烧杯中的某物理量(见下表),下列实验与图象对应关系合理的是( )
M N y A 水 浓硫酸 溶液的温度 B 水 碳酸钠 溶液的pH C 饱和氯化钠溶液 氯化钠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D 硫酸铜溶液 铝粉 溶液质量 组卷:8引用:1难度:0.5
四、分析计算题(30题4分,31题5分,32、33、34每题6分,35、36题各8分,共44分)
-
35.定性和定量结合既是化学的重要思想,也是研究物质组成的重要方法。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检测实验室用H2还原CuO所得红色固体Cu中是否含有Cu2O(红色),进行了认真的探究。请你一起踏上探究之路,回答下列问题。
【查阅资料】
①无水CuSO4遇水变蓝
②高温灼烧CuO生成Cu2O和O2
③Cu2O与稀H2SO4反应:Cu2O+H2SO4=Cu+CuSO4+H2O
【设计实验方案】
方案1 取该红色固体加入适量稀H2SO4,实验现象为
方案2 装置如图所示,拟通过干燥管中CuSO4变蓝来判断红色固体是否含有Cu2O。
(1)为确保探究的科学、合理、安全。实验中还应采取的措施有
①加热前先排尽装置中的空气
②在氢气发生器与硬质玻璃管之间加一个干燥装置
③在盛有CuSO4的干燥管后再连接一个装有浓H2SO4的洗气瓶
(2)由方案2实验后得出结论:红色固体中含有Cu2O.写出红色固体Cu2O与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方案3 称得干燥坩埚(常用于固体加热的容器)的质量为ag,取红色固体置于坩埚中称得总质量为bg,在空气中高温灼烧至质量恒定,称得最后坩埚与固体总质量为cg。
(1)该实验方案最少得进行
(2)若确认红色固体中含有Cu2O,则c与a,b应符合的数学关系式为组卷:12引用:2难度:0.5 -
36.甲、乙两个实验小组分别进行“Na2CO3和NaCl混合物中Na2CO3含量测定”的实验:
(1)甲组的方法是:将样品与稀盐酸反应,测定反应后生成CO2的体积,经换算并计算出样品中Na2CO3的质量.用图Ⅰ装置测定产生的CO2气体的体积,请分析图Ⅱ装置中使反应前后油层上方气体压强和外界大气压相同操作方法是
(2)乙组的方法是:取10克样品,加水溶解后逐渐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3.65%的稀盐酸(稀盐酸的密度取1.0克/毫升),反应过程中不断搅拌并及时测量滴入盐酸体积与相应溶液的pH绘表如图表Ⅲ:结合表中滴入稀盐酸体积与pH的变化数据,请计算样品中Na2CO3含量.组卷:8引用:3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