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黑龙江省绥化市绥棱县克音河学校七年级(上)期末道德与法治试卷(五四学制)

发布:2024/11/1 17:30:3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 1.有人这样比喻:“社会就像一棵大树,我就是其中一片树叶;社会是浩瀚的星空,我就是其中一颗星星;社会是一望无垠的草原,我就是草原上的一棵小草。”你对这段话的理解是(  )

    组卷:80引用:39难度:0.7
  • 2.“我们是父母的子女,也是老师的学生、同学的同学,我们是小区业主,也是其他业主的邻居,也是一名公民……”这说明(  )

    组卷:9引用:3难度:0.8
  • 3.“在公交车上让座”“在学校楼梯上右行礼让”“分享学习经验”“抗震救灾”“志愿者活动”“爱心一日捐”活动都是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我们要(  )
    ①主动了解社会
    ②关注社会发展变化
    ③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
    ④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组卷:27引用:18难度:0.7
  • 4.中华文化宝库中有许多表示谦虚、恭敬的礼貌用语。下列用语中使用恰当的是(  )
    ①问人姓氏说“贵姓”,托人办事说“拜托”
    ②麻烦别人说“打扰”,请人谅解说“包涵”
    ③中途先走说“失陪”,起身作别说“久违”
    ④请人批评说“指教”,求人指点说“赐教”

    组卷:105引用:5难度:0.9
  • 5.某村通过电商平台、社交网络、在线旅游和外卖平台等渠道,将本地的特色商品、自然风光、文化旅游资源等及时发布出去,带动乡村旅游、餐饮及民宿等产业的发展。如果给这则新闻取个标题,恰当的是(  )

    组卷:49引用:12难度:0.8
  • 6.2021年1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学校要将手机管理纳入学校日常管理”该通知旨在(  )
    ①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②让学生在网上传播正能量
    ③引导学生理性参与网络
    ④提高鉴别网络信息能力

    组卷:2引用:5难度:0.7
  • 7.在马路上,行人、自行车、机动车各行其道,安全通行;在电影院,禁止喧哗,保持安静;在农贸市场,买卖公平,货真价实;在考场上,诚信考试,公平竞争……材料说明了(  )

    组卷:3引用:4难度:0.7
  • 8.良好的社会秩序需要社会规则的支撑。因为社会规则(  )
    ①告诉我们如何处理好与他人、社会的关系
    ②能够保证社会的良好运行
    ③对违反社会规则的人,都用刑罚进行处罚
    ④能使大家各司其职,各安其位,各尽其责,各得其所

    组卷:13引用:4难度:0.8
  • 9.尊重是种美德,它体现在待人接物时的彬彬有礼;尊重是种精神,它体现在你面对苦难时的积极乐观;尊重是种生活态度,目光所及都有值得我们尊重的地方。尊重的力量表现在(  )
    ①受到他人尊重能够增强自尊、自信
    ②受到他人尊重能够获得满足感成就感
    ③尊重使社会生活更加和谐融洽
    ④尊重是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物质基础

    组卷:6引用:4难度:0.7
  • 10.《礼记》中说: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这告诉我们(  )

    组卷:240引用:83难度:0.7
  • 11.池某因扰乱公共秩序被处罚款:陈某因非法收购走私入境的马来穿山甲(Ⅰ类濒危野生动物)获有期徒刑8年。他们的行为分别是(  )

    组卷:22引用:3难度:0.7

三、综合题(本题共4道题,31题6分,32题7分,33题8分,34题9分)

  •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个年轻人要去王庄,但是他不知道去王庄的路有多远。恰巧遇见一位老人,年轻人便高声喊到:“喂,老头!从这里去王庄的路有多远?”老人脱口回答:“无礼!”年轻人走了,结果走了大约有两个五里的路程还没有看见王庄的影子。
    (1)这个年轻人的行为是一种什么行为?
    (2)这个年轻人应该怎样问路才更有礼貌?
    (3)结合材料分析为什么要做文明有礼的人?
    (4)在现实生活中怎样做文明有礼的人?

    组卷:3引用:2难度:0.4
  • 34.我们在学校、社会生活中通常总会遇到各种事情或问题。阅读下列三个情境,回答问题。
    情境一:
    期末考试,你发现小明同学把复印缩小的材料带入考场准备偷看。
    (1)请运用所学知识评析小明的行为。
    情境二:
    放学的时候,小张和小王同学骑车在马路上追逐打闹,大声喧哗,并且说粗话脏话,被交警及时阻拦,并批评教育。
    (2)小张和小王的言行违背了社会生活中的哪一道德?结合所学知识,你觉得交警该如何批评教育他们?
    情境三:
    班里的一些男生给同学取难听的绰号,取笑同学。
    (3)当你看到这一现象你会怎么做?请说明理由。

    组卷:36引用:4难度:0.3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