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海南省白沙学校高一(下)期末语文试卷

发布:2024/7/12 8:0:9

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 1.(1)杜甫《登岳阳楼》中借“今”“昔”二字展开思路,拉开时间的帷幕,为全诗浩大的气势奠定基础的诗句是:“
     
     
    ”。
    (2)在《谏逐客书》中,作者开篇即直入主题、点明观点的句子是:“
     
     
    ”。
    (3)“舟”作为古人的重要交通工具,也是古代诗文中常见的意象,如诗句:“
     
     
    ”。

    组卷:1引用:3难度:0.9

二、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35.0分)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回看中国当代文学史,《青春之歌》《红岩》《平凡的世界》等一批经典作品之所以能掀起传播热潮,与文艺评论密切相关。伴随这些作品的问世,主流报刊不仅组织编发评论家、学者的专业论述,还精心选登不少普通读者的热情来信,通过不同角度的评论、研讨,阐发作品特色,帮助读者理解,提炼创作经验,甚至带动文艺潮流,引领审美风尚。
          而今,许多人习惯看电影之前,先上网查一下电影评分和网友评价,看完电影之后,再随手打个分、发条短评。这些反应迅速、结果直观的作品评分,以及针对性强、观点鲜明的网络微评、快评,成为互联网时代文艺评论的特色构成。
          建强用好文艺评论阵地,才能切实提升主流文艺评论的战斗力、说服力和影响力。传统文艺评论阵地在对文艺现场长期地追踪、关注与互动中,形成一定的专业优势、品牌优势和人才优势,具备较成熟的组织开展文艺评论工作的经验。建强用好阵地,就要在巩固传统优势的基础上,强化议题设置和价值引领的功能。与此同时,要用好网络新媒体评论平台,推出更多接地气、有人气、聚共识的全媒体评论产品,放大主旋律的声量,扩大正能量的覆盖面,开拓主流文艺评论的新空间。
          建强用好文艺评论阵地,才能促进专业评论和大众评论有效互动。人民是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时下活跃在网络新媒体平台的大众评论,不乏真切生动的感受、深刻新颖的见解和有的放矢的批评,体现着文艺评论的朝气锐气和人民群众的智慧力量。这些反过来也会影响专业评论,促使文艺评论家更好回应读者观众需求,增强评论的有效性、针对性。但也应看到,避免情绪化、肤浅化、娱乐化的倾向,也需要更多专业评论走进网站平台,参与话题讨论,发挥专业评论优长。
          建强用好文艺评论阵地,既要善用媒介,又要健全管理;既要端正价值取向,也要完善技术手段。大数据和算法固然很“懂”用户,但不能只考虑迎合需求,更有义务丰富用户的文化选择、提升人们的精神追求。无论媒介如何变化,都不能丢掉文艺评论的公信力,不能弱化文艺评论提高公众审美水平、涵养社会文化风气的职责。
    (选自胡妍妍《建强用好文艺评论阵地》)材料二:
          做好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就是要为精品立传、为时代放歌、为风气指向,发挥好价值引导、精神引领、审美启迪的作用。
          做引导文艺创作的“领航员”。文艺评论是文艺创作的一面镜子、一剂良药,是催生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重要力量。健康的文艺评论要向经典致敬、为精品点赞、给创作导航。一曲《我和我的祖国》,代代传唱经久不衰,旋律响起让多少人瞬间泪目;一部《大江大河》聚焦时代变迁和社会变化,以小人物展现大时代,勾起了多少人的青春回忆……这一曲曲、一部部优秀作品凝结着深厚的爱国情怀、浓烈的时代情感。“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文艺评论就是要把好手中的“方向盘”,深挖思想内涵和文化根源,阐释时代意义和当代价值,指引创作导向和欣赏取向,为上乘佳作、精品力作“鼓”与“呼”。
          做倡导文艺新风的“播音员”。文艺评论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优秀的文艺评论能够把文艺作品中展现的崇高理想、时代风貌、良好风尚,更加深入植根于人们的心中;能够启迪人的思想、温润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能够扫除颓废萎靡之风,触及灵魂,引起共鸣。一篇文艺评论也是一部文艺作品,小时代、小世界、小格局不能替代大时代、大世界、大格局。弘扬真善美,批驳假恶丑,这是文艺作品的担当,更是文艺评论的担当。文艺评论要鼓舞人们奋勇前进,引导人们积极向上。
          做抵制文艺歪风的“监督员”。文艺评论要敢于“剜烂苹果”。随着逐利资本深度潜入文艺市场这片蓝海,一片繁荣的背后难免鱼龙混杂: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以经济思维误导文艺创作,以利益思维限定审美标准;为了流量不在乎质量,为了走红不惜触及底线;变异的“饭圈”文化操控评论风向和舆论走向,拉低道德和良知底线……凡此种种,无疑会严重侵蚀文艺肌体、扭曲价值导向、破坏社会风气。文艺评论要始终高悬“达摩克利斯之剑”,时刻保持对“失序”和“爆款”的警醒与克制,不被“酷评”“歪评”左右,更不能为附庸作品而“失真”、为追求流量而“失向”、为吸引眼球而“失态”、为迎合资本而“失控”。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广大评论工作者要打磨好评论的利器,用深邃的思想品鉴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用生动的笔触弘扬记录人民伟大实践、反映时代发展进步的社会风尚;用鲜明的态度抵制文艺垃圾、批驳文艺乱象。惟其如此,才能让彰显信仰之光、传递崇高美德、凝聚中国力量的文艺之花在文化百花园中绽放得更加绚丽多彩。
    (选自《文艺评论要有价值坚守》,有删改)(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回看中国当代文学史,文艺评论发挥了不可小觑的作用,不仅直接导致《青春之歌》等作品掀起传播热潮,更带动文艺潮流、引领审美风尚。
    B.相较于学术专业论述、报刊读者来信等传统评论模式,新时代背景下的文艺评论群众参与更为广泛,打分、快评等形式为文艺评论注入了新活力。
    C.主流文艺评论应利用好网络媒体平台,放大主旋律的声量,扩大正能量的覆盖面,努力成为大众评论的领航者与引路人,从根本上主导大众评论风向。
    D.社交平台应为文艺评论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平台的生命力和公信力应主要放在提升人民群众的精神追求上,而不应放在满足客户需要上。
    (2)下列对有关文艺评论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艺评论要为上乘佳作“鼓掌”“叫卖”,要深挖思想内涵和文化根源、阐释时代意义和当代价值、指引创作导向和欣赏取向。
    B.一篇文艺评论也是一部文艺作品,不仅要做到文质兼美,更应勇担社会责任与使命,有力推动新时代文艺健康繁荣发展。
    C.随着资本深度潜入文艺市场,文艺评论的良性发展也受到种种挑战,坚守正确价值取向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D.时下不少大众点评比专业评论更生动、更专业,使得专业评论家不得不迎合大众口味,改变评论风格。
    (3)下列各项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是
     

    A.某网剧在开播时,有偿雇佣多名网民为其虚假打高分,有意制造热播假象,经媒体曝光后,遭到了各大社交平台的联名抵制。
    B.某高校历史学院与传媒学院联手推出“教授教你看懂《觉醒年代》”直播课,既推广了电视剧,也深度讲解了革命先驱开天辟地的伟大历程。
    C.随着网络社交平台不断发展,文化类博主这一职业受到了更多的关注与追捧,甚至有机构推出“博主速成班”,有偿教授文艺评论写作的专业模板。
    D.大众与文艺评论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许多年代久远的电影、电视剧因热心粉丝的连续点赞和诚心推广而重新受到大众认可,再次掀起热播潮。
    (4)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特点。
    (5)如何进一步促进我国文艺评论事业的良性发展?请依据材料,提出三条合理化建议。

    组卷:35引用:6难度:0.5

六、其他(本大题共2小题,共20.0分)

  •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小题。
          小说课的兴起,应归功于大学教育理念和制度的探索创新。在以往的文学教育中,文学史、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三者虽不至于分疆而治,但很难做到       。小说课却几乎       地实现了三者的交叉融合。讲授者的初衷虽不是讲成小说史,但在选讲经典篇目时,已无形中完成了类似文学史的筛选工作。课堂上对具体作品的解读,时刻要求讲授者兼具文学批评的眼光和文学理论的修养。也就是说,讲授者实际上身兼小说家、批评家和教育者等多重身份。(  )
          在后续的传播中,小说课所彰显的文学趣味、观念和立场,对大众的文学解读、文学消费和文学接受可能产生的影响,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小说课的兴起密切关联着文学生活的变迁。
          在当下的文学生活中,小说课有着重要的意义与影响。其中最突出的是小说彰显独到眼光、丰富批评类型的作用。小说可作为特殊形态的文学批评,乃是作家对作家的批评,这些批评文学未必都能达到“大师的批评”的理想境界,但至少都       ,引人入胜。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当小说课从口头讲授到整理出版时,他的接受对象也就从学生听众扩展至读者大众。
    B.当小说课的表现形式从整理出版到口头讲授时,他的接受对象也从学生听众扩展至读者大众。
    C.当小说课的接受对象扩展至读者大众时,他的表现形式也从口头讲授到整理出版。
    D.当小说的接受对象从读者大众到学生听众时,他的表现形式也从口头讲授到整理出版。
    (3)下列引号的运用,与文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为了经常提醒自己,鲁迅还在书上签了一行字“心到、口到,眼到”。
    B.散文的重要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无论内容多么广泛,都是为表达中心意思服务的。
    C.他平日里喜欢占各种人的小便宜,大多数人都认为,这样的“聪明人”还是少一点为好。
    D.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的是什么样的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组卷:9引用:5难度:0.7
  •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清供一般都在进入腊月之后开始操办,中国人是讲究生活品质的民族,也最注重年味。腊月里,家家户户会清扫洗刷,会顶着风雪、洋溢着笑脸去花市和集市购买清供物品。在盘子里放上柿子、石榴、仙桃、①_____多子长寿;在案头供上梅瓶鲜花,寓意平平安安,生命灿烂。从中国古代开始,每逢年关,画家、文人们都会把这些物品画在纸上。于是,在中国的绘画史上又衍生出一个新的绘画形式——清供图。
          清供图始于何时何人已无法推论,但自有清供图后,就从来没有断过,也是所有画者最乐于创作的题材。在国炉夜话之余,在温酒赋诗之余,在一炉炭火暖暖的夜晚,把这些可爱的物品画在纸上,不仅代表着喜气,②_____。年关也是老百姓最有金钱的时候,这些既应景又吉祥的画作会深受青睐。有了市场,就会更加激励画者,于是清供图一直是中国过去销售最好的艺术商品,仅次于春联和窗花。
          明朝后期至民国是清供图的鼎盛时期,在这段时间里,无论是绘画形式还是笔墨功夫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加上又有大量的文人参与,清供图变得更加生动幽默,更加情趣盎然,更加饱含文学意味。中国画离不开情、趣、境,若不饱学,若无独特且准确的审美判断,若不能深刻懂得中国画的表现精髓,③_____,哪怕是高超的技法也不管用。所以,吴冠史说“笔墨等于零”有些偏激,虽然是没有道理的,但是这话总体上是对的。
    (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所以,吴冠中说“笔墨等于零”是有道理的,这话虽然有些偏激,但总体上是对的。
    B.然而,吴冠中说“笔墨等于零”是有些偏激的,虽然这话总体上是对的,有道理的。
    C.然而,吴冠中说“笔墨等于零”总体上是对的,如果说这话有些偏激,但还是有道理的。
    D.所以,吴冠中说“笔墨等于零”是没有道理的,虽然总体上是对的,但是这话有些偏激。
    (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6个字。

    组卷:24引用:4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