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形状与结构》2020年单元测试卷(10)
发布:2024/4/20 14:35:0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
1.提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我们可以通过增加材料的
组卷:5引用:13难度:0.7 -
2.高塔不容易倒是因为采用了大量
组卷:4引用:1难度:0.5 -
3.人的头骨近似于
组卷:12引用:9难度:0.7 -
4.桥面在拱下方的拱桥,桥板拉住了
组卷:8引用:10难度:0.8 -
5.用纸来造一座桥的时候,我们需要考虑许多方面,如材料的
组卷:1引用:1难度:0.5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
6.在做拱形能承受垫圈的数量的实验中,小红和小明各放了10个垫圈而不变形,说明小红和小明做的拱形的承受能力是一样的。
组卷:9引用:9难度:0.8 -
7.圆顶形可以看成是拱形的组合,所以会和拱形一样产生向外的推力。
组卷:2引用:1难度:0.5 -
8.葱管状的叶子很容易折,这样的结构并不怎么结实。
组卷:1引用:1难度:0.7 -
9.拱形可以将自身所受的压力完全分解,从而使自身所受压力为零。
组卷:4引用:5难度:0.7 -
10.横梁立着放能大大增强它的抗弯曲能力。
组卷:4引用:2难度:0.7
五、综合探究题(共35分)
-
29.如图所示,小明用相同的卡纸和木块做梁(拱)和桥墩,设计了三座桥的结构。
(1)桥①中,当桥面承受了垫圈时,弯曲的卡纸会产生
A.向下向内
B.向下向外
C.向上向外
(2)三座桥中,
A.桥①
B.桥②
C.桥③
(3)小明在测桥③的承重能力时,三次测得桥③能承受的垫圈数量依次是8个、7个、6个,他认真对比了桥②的承重实验数据也存在这种情况。产生这种情况较为合理的解释是
A.小明数错了
B.垫圈放的位置没有一致
C.随着实验次数增加,卡纸逐渐变软了
(4)西藏拉萨铁路大桥是像桥①那样,桥面在拱下方的拱桥,你能猜测一下为什么座大桥会这样设计吗?说一说你的想法。
(5)在生活中,我们看到类似桥③的平桥结构,为了增加桥梁的承重能力,除了像桥①那样的设计之外,还有很多方法,请你根据所学知识画出一种设计简图。组卷:7引用:1难度:0.5 -
30.纸梁的抗弯曲能力研究。
同样的一张A4纸,其它条件不变,怎样才能提高它的抗弯曲能力呢?小明做了五组实验,实验方法和数据记录如下:实验组别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第五组 实验方法 纸张平放 对折1次平放 对折2次平放 折成W形平放 做成拱形 纸张形状 搭建示意 承受垫圈 1个 4个 15个 18个 10个
(2)比较第一、二、三组实验,可以发现:在材料不变的条件下,虽然减少了纸梁的
(3)比较第一组和第四组的实验,可以发现:
(4)不增加材料,如果要增强第五组拱形的抗弯曲能力,有什么办法?组卷:6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