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0课 三峡》2023年同步练习卷(14)
发布:2024/8/10 8:0:1
一、选择题
-
1.体现三峡山河秀丽的句子( )
组卷:387引用:2难度:0.7 -
2.下面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组卷:498引用:2难度:0.7
二、基础知识
-
3.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素湍绿潭 不见曦月 夏水襄陵 朝发白帝 沿溯阻绝 绝𪩘 属引凄异 林寒涧肃 重岩叠zhàng 清荣jùn 飞shù 组卷:67引用:2难度:0.8
五、文言文阅读
-
9.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入蜀记
二十三日,过巫山凝真观,谒妙用真人祠①。真人即世所谓巫山神女也。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议者谓太华、衡、庐②,皆无此奇。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所见八九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宜为仙真所托。祝史云:“每八月十五夜月明时,有丝竹之音,往来峰顶,山猿皆鸣,达旦方渐止。”庙后,山半有石坛,平旷。传云:“夏禹见神女,授符书于此。”坛上观十二峰,宛如屏障。是日,天宇晴霁,四顾无纤翳③,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数片,如鸾鹤翔舞徘徊,久之不散,亦可异也。
(节选自[南宋]陆游《入蜀记》)
[注]①祠:供泰祖宗、鬼神或先贤的处所。②太、华、衡、庐:泰山,华山,衡山,庐山。③翳:遮盖,这里指云。
(1)解释句中加点字。
①达旦方渐止(
②是日,天宇晴霁(
(2)给下列句子划分停顿。(限2处)
然 十 二 峰 者 不 可 悉 见。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③议者谓太、华、衡、庐,皆无此奇。
(4)(甲)(乙)两文都写到山,两文段写的山各有什么特点?两文都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组卷:12引用:2难度:0.9 -
1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丙:过南田,山色已暮,舟人夜棹不休,江为山所托,饱东佹南,盘峡透崖。二十五里,至画山,月犹未起,而山色空濛,若隐若现。又南五里,为兴平。群峰至是东开一隙,数家缀江左,真山水中窟色也。月亦从东隙中出,舟乃泊而候曙,以有客欲早起赴恭城耳。
——选自徐霞客《游漓江日记》注释:(1)兴平:在阳朔县北境。(2)饱东佹南:忽往东忽往南。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或短语。
①相与步于中庭
②但少闲人
③泊而候曙
④月犹未起
(2)翻译下列句子。
①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②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根据三段文字,选出下列分析错误的一项
A.甲段“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中的“闲人”指具有情趣雅致,能欣赏美景的人,也有苏轼的自我解嘲之意,体现了他乐观豁达的精神。
B.乙段中“清荣峻茂”高度凝练,紧扣上文,“清”字写水,“峻”字写山,“荣”“茂”也写柏树。“良多趣味”,掺入了作者的审美意趣。
C.丙文徐霞客饱览漓江山水之色,他羡慕住在漓江边如在仙境一般的百姓。
D.甲文“念无与为乐者”中的“为”是“作”的意思;丙文“江为山所托”中的“为”是“因为”的意思。组卷:16引用:3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