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版七年级上册《2.1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2017年单元测试卷(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北宿中学)
发布:2024/12/10 6:0:2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
1.人们将光合作用的原理广泛运用于实际生产.某菜农为提高大棚内蔬菜的产量采取的如下措施,哪些措施没有实际效果?( )
组卷:15引用:4难度:0.7 -
2.下列哪种物质不通过气孔进出?( )
组卷:16引用:19难度:0.9 -
3.“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把天竺葵放在黑暗中处理一昼夜的目的( )
组卷:112引用:18难度:0.9 -
4.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加导致温室效应,下列做法无助于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是( )
组卷:270引用:95难度:0.9 -
5.在人人重视环境保护的今天,哪种植物可以当做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数植物( )
组卷:53引用:51难度:0.9 -
6.天气转暖后,池塘水逐渐变绿,这和以下哪类植物的大量繁殖有关( )
组卷:13引用:15难度:0.9 -
7.下列结构属于动物体细胞中能量转换器的是( )
组卷:128引用:133难度:0.9
二、非选择题
-
22.如图是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叶横切面,据图回答问题.
图中[1][2]合称
秋后植物落叶一般是组卷:10引用:2难度:0.5 -
23.雏鹰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设计了如图的三个装置:植物、培养液、隔板、光照等条件都完全相同。
(1)为了验证光合作用的产物,实验前应该对植物进行的处理是:将植株放在
(2)甲、乙两组实验的变量是
(3)把植物放到阳光下照射几个小时后,分别将甲、乙、丙的叶片取下,放在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进行
(4)甲、乙、丙的叶片进行脱色处理后,滴入碘液,叶片不会变蓝的是
(5)如果把上个装置放在阳光下一段时间后,甲、乙、丙中培养液的水分分别减少了100mL、95mL、95mL.通过对甲、乙、丙中培养液减少的缘故对比分析,说明甲培养液比乙、丙培养液多减少的水分用于了植物的
(6)根据甲、乙两组实验得出结论,应用与温室里的植物栽培,为了促进植物的生长,应该适当增加温室里的组卷:173引用:42难度: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