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年级上册《3.3 超声与次声》2023年同步练习卷
发布:2024/9/13 6:0:10
一、选择题
-
1.马戏团的训狗员,想要狗按他的信号动作,而又不让观众发觉到这些信号,可能采取的措施是( )
组卷:23引用:2难度:0.9 -
2.小明家购置了一台超声波洗碗机。餐具放进洗碗机水槽中,超声波穿过水对餐具内外表面、狭缝等部位进行有效清洗,洗碗机发出的超声波( )
组卷:149引用:6难度:0.8 -
3.地震发生前,许多动物往往有异常反应,如老鼠出洞、牛马不入圈、鸡犬不宁等现象,这主要是地震发生前潜伏在我们身边的哪种因素引起的( )
组卷:9引用:2难度:0.7 -
4.现代社会里,养狗成为一种“时尚”,但遛狗伤人事故也时有发生。超声驱狗器(如图所示)应运而生。实验结果显示:对着狗一按开关,狗好像听到巨大的噪声而躲开,而旁边的人什么也没听见。这是因为驱狗器( )
组卷:689引用:30难度:0.7
三、综合能力题
-
13.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潜艇的“耳目”--声呐
潜艇最大的特点是它的隐蔽性。潜艇作战时需要长时间在水下潜航,这就决定它不能浮出水面使用雷达观察,而只能依靠声呐进行探测,所以声呐在潜艇上的重要性更为突出,被称为潜艇的“耳目”。
声呐是利用水中声波对水下目标进行探测、定位和通信的电子设备,是水声学中应用广泛的一种重要装置。
声呐能够向水中发射声波,声波的频率大多在10kHz~30kHz之间,由于这种声波的频率较高,可以形成较好的指向性。声波在水中传播时,如果遇到潜艇、水雷、鱼群等目标,就会被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声波被声呐接收,根据声信号往返时间可以确定目标的距离。
声呐发出声波碰到的目标如果是运动的,反射回来的声波(下称“回声”)的音调就会有所变化,它的变化规律是:如果回声的音调变高,说明目标正向声呐靠拢;如果回声的音调变低,说明目标远离声呐。
(1)人耳能够听到声呐发出的声波的频率范围是 kHz到 kHz。
(2)如果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发出的声波信号在10s内接收到经B潜艇反射回来的信号,且信号频率不变,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s1是多少?(设声波在海水中传播速度为1500m/s)
(3)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继续监控潜艇B,突然接收到潜艇B反射回来的声波频率是变低的,且测出潜艇B的速度是20m/s,方向始终在潜艇A、B的连线上,经过1min后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s2为多少?
(4)在月球上能否用声呐技术来测量物体间的距离?为什么?组卷:82引用:7难度:0.7
四、解答题
-
14.某次空难发生后,“黑匣子”的打捞工作始终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专家们在失事海域进行探测,测量船向海底发射波速为1500m/s的超声波,测得它发射到返射回海面共需4s、则“黑匣子”所在海域的深度是多少m?
组卷:7引用:3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