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云南省曲靖市麒麟七中九年级(上)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语文知识积累。(共16分)

  • 1.阅读下面的语段,请根据要求完成问题。
    ㅤㅤ吃喝当然是人生一大乐事,如果生活在太空,我们还能愉快地享用大餐吗?
    ㅤㅤ最早的太空餐是让人_____的“牙膏”:宇航员从管子里面挤出半流体的食物,不需要咀(jiáo)便直接吞(yàn)下去,没有咀嚼的快感,没有多样的选择,首代宇航员的饮食条件相当坚苦。然而,吃货的生产力 _____,很快,人们就发明了种种能在无力(zhòng)环境中使用的餐具,甚至还有咖啡杯和锅(jiān)。如今,宇航员们已能在太空中自如地使用各种餐具,与地面用餐相当接近。与此同时,太空食品的种类也丰富起来。正因为目前国际空间站中有上百种餐品,使得宇航员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用餐计划——所以这一用餐计划是每八天循环一次的。而且宇航员们还在不停地开发新的太空料理:小饼干、寿司、花生酱冰棍,甚至是咖啡——采访中一位航天飞机的指挥官曾自毫地展示过一批再生水,而原料是什么,自然 _____。
    ㅤㅤ然而,制订太空菜普仍然受到很大的限制。大部分蔬菜在宇宙中最多只能保持两天鲜度,空间站中新鲜食品 _____,绝大多数食品只能脱水或加工成罐头运上太空。目前科学家们正想方设法解决这一难题。
    (1)文中字音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A.咀(jiáo) 坚苦
    B.吞(yàn) 自毫
    C.力(zhòng) 菜普
    D.锅(jiān) 蔬菜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望而却步 不胜枚举 不言而喻 寥寥无几
    B.踌躇不前 不可低估 心照不宣 寥寥无几
    C.望而却步 不可低估 不言而喻 极其稀缺
    D.踌躇不前 不胜枚举 心照不宣 极其稀缺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目前国际空间站中有上百种餐品,宇航员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用餐计划——虽然这一用餐计划是每八天循环一次的。
    B.正因为目前国际空间站中有上百种餐品,使得宇航员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用餐计划——虽然这一用餐计划是每八天循环一次的。
    C.正因为目前国际空间站中有上百种餐品,所以宇航员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用餐计划——所以这一用餐计划是每八天循环一次的。
    D.目前国际空间站中有上百种餐品,这使得宇航员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用餐计划——所以这一用餐计划是每八天循环一次的。

    组卷:7引用:1难度:0.5
  • 2.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在我国古代,人们盛物用的器皿除陶器等之外,还有一种容器,是葫芦。                                          
    ①最早的记载见于《诗经》,如《公刘》篇中“酌之用匏”的“匏”就是指葫芦
    ②用葫芦作容器是先民们认识自然、利用自然的结果
    ③葫芦是一种葫芦科爬藤植物的果实
    ④葫芦成熟后,掏空里面的籽瓤,即可当容器用
    ⑤它大多呈哑铃状,上面小下面大
    ⑥我国劳动人民使用葫芦盛物的历史非常悠久。

    组卷:131引用:11难度:0.9
  • 3.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9引用:1难度:0.9
  • 4.古诗文默写填空。
    (1)
     
    ,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2)莫听穿林打叶声,
     
    。(苏轼《定风波》)
    (3)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从视觉和听觉角度,描绘战斗激烈场面的句子是:
     
     

    (4)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表达了守边将士们思念家乡、渴望建功立业的思想感情的句子是:
     
     

    组卷:5引用:1难度:0.9

三、阅读。(32分)

  •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凝望一棵树
    (包利民)
    ㅤㅤ①开始的时候,我并没有注意到那棵树,直到有一天,我倚在窗前,看云,从这个角度看过去,一朵云就像挂在它的枝上。于是云走了,眼睛里只剩下了树。
    ㅤㅤ②那是一棵李子树,并不高大,却枝桠纵横,很繁茂。以前也曾短暂地为它把目光停留,那是在夏初,它开花的时候。从它旁边路过,那一树花朵撞在晚风上的声音,便羁绊住了我的脚步。很密集的白花,有的成团成簇,细细的长蕊顶着点点金黄,在斜阳里微微颤抖成一幅很静美的画面。后来,花儿渐稀直到消失,而那一树青青的叶子,就再也牵挽不住路人的目光。
    ㅤㅤ③从我的窗口到它,是一段刚刚好的距离。没有很近的逼仄感,又没有很远的朦胧感,它以一个恰到好处的身姿走进我的眼睛。我也曾很近很近地看过它,当局部放大成整个视野,一些所不愿意见到的,便成了主角,比如果实上的那些虫子。这是一棵被人们抛弃的树,即使果实成熟的时候,也不能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也许人们知道那是虫子的世界,所以都避而远之,或者视而不见。
    ㅤㅤ④忽然想起,爷爷就喜欢很近地看树。那棵高大古老的杨树,站在我家的田畔,爷爷在田地里干活累了,就走进它的荫凉。爷爷和别人不一样,他面对着树坐下,坐得很近。头顶茂密的枝叶抓住路过的风,爷爷就用草帽接住从枝叶间落下来的丝丝缕缕的风,再挥扬到满脸的汗水上。然后他卷一支很粗的旱烟,点燃,便在烟雾缭绕中,看那树干。我也曾蹲在爷爷身边,顺着他的目光去看树干。 树干上的树皮已经干裂,并不平整,条条沟壑,像爷爷脸上的皱纹,也像大地上的田垄。偶尔一只蚂蚁悠悠地爬上来,翻山越岭般转了一圈,又回到地面。除此,我再没看出什么。而爷爷似乎看得很入神,就像看到了树干里的那些年轮,看到年轮里轮回着的不知几多的岁月。
    ㅤㅤ⑤而我看那棵李子树,却是闲时无心无意。我并看不出什么境界来,只觉得那一簇绿色,是可以放牧目光的草原。有时捡拾到从密叶间坠落的啼鸣,才知道里面藏着一只鸟。或者风从它身体里挤过来,或者云从它头顶爬过去,才会有着片刻的灵动和生动。除此之外,是无边无际的寂静和寂寞。窗外的树,窗内的我,都是如此。
    ㅤㅤ⑥可是我并没有觉得李子树是我的一种相伴,目光离开了,心也就离开了,从来都是可有可无的存在。或许只是我的一种习惯,累了倦了,倚在窗前,恰好它也在,仅此而已。
    ㅤㅤ⑦田边的那棵老杨树,终于被村人砍倒了。爷爷便再也不去那里坐着歇息纳凉,而是与别的老人坐在一起,抽烟,说一些村庄里古老的话题。我倒是跑到老杨树那里去看了几次,只余很粗的树根,一圈圈的年轮,每次数的数目都不一样。一直以为树虽然古老,却依然比爷爷年轻,因为树还可以活很多很多年。只是,它已经死了。少了一棵树和爷爷的田畔,仿佛天地都空旷了好多。那个时候,我没有注意爷爷的眼中有没有失落,只知道,爷爷再也不去那样地看别的树了。
    ㅤㅤ⑧可我的心里却是有着失落的,当小区的空地重新规划后,当那棵李子树被砍倒之后。本来觉得可有可无的一棵树,在我倚窗而望的时候,目光却失去了依托。也许只有我还记得它,这棵本被人们抛弃的树,再过些时日,如果我对别人说这里曾有过一棵树,他们可能会很惊讶。
    ㅤㅤ⑨然后明白,当我的目光在它的枝叶间穿插的时候,其实,心也是在那里的。并不全是习惯使然,习惯只会有着短暂的不适应,却不会有着这种长久的怀念。依窗而望,那个方向,那个距离,空空阔阔,路过的风有时也会盘旋一下,似乎也在寻找。就像我的目光,我的心情,也会在那里停留,流连,想念。
    ㅤㅤ⑩原来,曾经的李子树,确实是我的一种相伴。在寂寞的时候,在无言的相对间,各自神飞。
    (1)同是“看树”,“我”和爷爷有什么不同?请阅读文章简要概括。
    (2)阅读全文,请对下面的加点词语和句子作简要赏析。
    ①依窗而望,那个方向,那个距离,空空阔阔,路过的风有时也会盘旋一下,似乎也在寻找。(品味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②树干上的树皮已经干裂,并不平整,条条沟壑,像爷爷脸上的皱纹,也像大地上的田垄。(从修辞角度赏析)
    (3)本文为何两次写到这棵树是“被人们抛弃的树”?请简要分析。
    (4)阅读本文最后一段,结合实际谈谈你的理解。
    原来,曾经的李子树,确实是我的一种相伴。在寂寞的时候,在无言的相对间,各自神飞。

    组卷:9引用:1难度:0.5

四、写作。(40分)

  • 12.作文。
    ㅤㅤ习近平总书记说:“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鲁迅在《朝花夕拾》中提到《山海经》《天演论》对自己人生的影响;《红星照耀中国》写毛泽东常读《水浒传》《三国》和《西游记》。《盛世危言》是他喜欢的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写保尔最爱看的小说是《牛虻》,书是他坚定革命信仰的一种利器……
    ㅤㅤ初中三年,必定有一部经典名著对你产生过深刻影响。请围绕这一部经典名著。以“最是书香能致远”为题,以时间为线索,叙写你的阅读故事。
    ㅤㅤ要求:(1)把题目誊抄到答题卡指定位置。(2)不抄袭,不套作,不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不少于600字。

    组卷:114引用:5难度:0.3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