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八年级(下)期末科学试卷
发布:2024/11/11 9:0:2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维生素B12是人体不可或缺的物质,其中所含的元素钴,也能促使血红蛋白的合成及红细胞数目的增加。已知钴是第27号元素,常见化合价为+2和+3。以下关于这种元素认识正确的是( )
组卷:18引用:2难度:0.5 -
2.疫情期间人们用来消毒的“84消毒液”,一般通过氯气(Cl2)与氢氧化钠(NaOH)反应制得,反应方程式为Cl2+2NaOH═NaCl+NaClO+H2O,反应产物中的次氯酸钠(NaClO)是消毒液的主要有效成分。有关该反应的判断合理的是( )
组卷:26引用:3难度:0.5 -
3.教材上有一个探究植物叶片气孔数目哪一面多的实验,如图。将一片新鲜的树叶,浸在盛有热水(60℃左右)的烧杯中。结合相关知识分析可得( )
组卷:21引用:2难度:0.5 -
4.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说明树木的生长需要多年的时间。以下叙述符合科学原理的是( )
组卷:29引用:4难度:0.5 -
5.据统计我国每年约有8000人死于触电,因此生活中必须注意用电安全。以下用电做法安全的是( )
组卷:6引用:3难度:0.5 -
6.自然界中的一个简单的碳循环示意过程如图,分析正确的是( )
组卷:21引用:2难度:0.5 -
7.小金发现一株如图所示的植物标本,感叹于它的根如此发达,以下各项最不可能成为影响植物根的分布的是( )
组卷:7引用:3难度:0.5 -
8.教材中有四个研究“土壤的成分”实验,其中的实验能说明土壤中有空气的是( )
组卷:3引用:2难度:0.5 -
9.用如图装置对植物呼吸作用进行探究。将数棵菠菜放入黑色塑料袋,用绳子扎紧袋口,不使外界空气进入,在暗处放置一个晚上后松开塑料袋口,插入一根导管,让塑料袋中的空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对实验作出的分析合理的是( )
组卷:12引用:2难度:0.5 -
10.五一节小金与家人一起采摘草莓。小金发现种植草莓的大棚内,每隔一定距离贴地位置有一个释放CO2的装置,且大棚内温度明显高于棚外,他联想到有关知识进行了分析,其中不合理的是( )
组卷:19引用:2难度:0.5 -
11.(2020•杭州市上城区)将条形磁铁甲和一个通电螺线管乙相互靠近,小磁针静止后N极的方向如图,请判断螺线管接线柱A、B所接电极,磁极C的名称及D点处磁场的方向( )
接线柱 接线柱 磁极 D点磁场方向 A 正极 负极 N 水平向左 B 负极 正极 S 水平向左 C 正极 负极 N 水平向右 D 负极 正极 S 水平向右 组卷:33引用:3难度:0.5 -
12.形成酸雨原因之一的氮氧化合物是氮、氧两种元素形成的多种化合物的总称,如NO2、N2O3、NO、N2O等,若将以上四种物质所含氮元素的质量分数绘制成统计图,则②表示的物质是( )
组卷:161引用:4难度:0.5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32分)
-
36.实验课上需要制取4.4g二氧化碳,小金取了10g石灰石,逐渐滴入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结果发现,当滴加80g稀盐酸后,就不再产生气泡了。
(1)请列式计算,实际制得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多少(保留一位小数)?
(2)10g石灰石未能制得4.4g二氧化碳的原因是组卷:28引用:1难度:0.5 -
37.新冠病毒给全球带来了重大的疫情
(1)新冠病毒主要损害人体的呼吸系统,该系统由
(2)如图甲是重型感染者出现胸部X片及CT影像学上所说的“白肺”,这说明病毒已经严重损伤了肺的基本结构单位
(3)如图乙是ECMO,中文名“体外膜肺氧合”,是一种可代替心肺功能的生命维持设备。其中的中空纤维膜式氧合器的结构如图丙。工作时,将血液由人体静脉引出,从血液入口进入氧合器,血液经过由许多中空的、极细的纤维管构成的膜的外侧,从血液出口重回人体。同时向纤维管内通入气体,就能像正常人体内那样,使氧气、二氧化碳和血液在纤维膜的两侧通过
(4)75%酒精溶液是疫情防控中常用消毒液之一。酒精是易燃物,在空气中燃烧后的产物既能使无水硫酸铜粉末变蓝,又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基于以上实验现象,判断酒精所含元素的种类,正确的组合是
①一定含C
②可能含C
③一定含H
④可能含H
⑤一定含O
⑥可能含O组卷:45引用:1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