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0年北京实验学校高考化学模拟试卷(6月份)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14个小题,42分。)

  • 1.下列物质在生活中应用时,起还原作用的是(  )

    组卷:1763引用:50难度:0.9
  • 2.食盐在不同分散剂中形成不同分散系。
    分散系1:食盐分散在水中形成无色透明溶液
    分散系2:食盐分散在乙醇中形成无色透明胶体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90引用:11难度:0.7
  • 3.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

    组卷:16引用:1难度:0.6
  • 4.汽车的启动电源常用铅蓄电池,其电池反应为:Pb+PbO2+2H2SO4
    放电
    充电
    2PbSO4+2H2O,关于铅蓄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69引用:1难度:0.8
  •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29引用:2难度:0.7
  • 6.某学生课外活动小组利用如图装置做如下实验:在试管中注入某无色溶液,加热试管,溶液颜色变为红色,冷却后恢复无色,则(  )

    组卷:161引用:11难度:0.7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满分58分)

  • 18.直接排放含SO2的烟气会形成酸雨,危害环境。利用钠碱循环法可脱除烟气中的SO2
    (1)用化学方程式表示SO2形成硫酸型酸雨的反应:
     

    (2)在钠碱循环法中,Na2SO3溶液作为吸收液,可由NaOH溶液吸收SO2制得,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3)吸收液吸收SO2的过程中,pH随n(SO32-):n(HSO3-)变化关系如下表:
    n(SO32-):n(HSO3- 91:9 1:1 9:91
    pH 8.2 7.2 6.2
    ①上表判断NaHSO3溶液显
     
    性,用化学平衡原理解释
     

    ②当吸收液呈中性时,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选填字母):
     

    a.c(Na+)=2c(SO32-)+c(HSO3-
    b.c(Na+)>c(HSO3-)>c(SO32-)>c(H+)=c(OH-
    c.c(Na+)+c(H+)=c(SO32-)+c(HSO3-)+c(OH-
    (4)当吸收液的pH降至约为6时,需送至电解槽再生。再生示意图如下:

    ①HSO3-在阳极放电的电极反应式是
     

    ②当阴极室中溶液pH升至8以上时,吸收液再生并循环利用。简述再生原理
     

    组卷:177引用:3难度:0.5
  • 19.某化学小组同学用下列装置(气密性已检验)进行实验。

    (1)探究O2与KI溶液发生反应的条件。
    ①甲、乙两同学选用以下试剂进行实验(0.1mol•L-1 KI溶液,30% H2O2溶液、0.1mol•L-1H2SO4溶液、淀粉溶液、MnO2固体、KMnO4固体),实验记录如下。
    操作 现象
    向Ⅰ中加入必要的试剂,并向Ⅳ中加入KI、淀粉溶液。连接Ⅰ、Ⅳ,打开活塞 Ⅰ中剧烈反应,产生无色气体并伴随大量白雾;Ⅳ中有气泡冒出,溶液迅速变蓝
    向Ⅱ中加入必要的试剂,并向Ⅳ中加入KI、淀粉溶液和稀硫酸。连接Ⅱ、Ⅳ,点燃酒精灯 Ⅳ中有气泡冒出,溶液变蓝
    甲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是
     
    。乙实验中O2与KI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②甲用Ⅱ加入试剂替换Ⅰ后,Ⅳ中仍加入KI、淀粉溶液,再次实验时Ⅳ中溶液不变蓝。由此他猜测第一次实验时可能是Ⅰ中的白雾使溶液变蓝。甲又将Ⅰ中产生的气体直接通入下列
     
    溶液(填序号),证明了白雾中含有H2O2
    a.酸性KMnO4           b.FeCl2            c.Na2S
    ③由甲、乙两同学的实验,可得出结论:
     

    (2)资料显示:KI溶液在空气中被缓慢氧化时CO2参与了反应。丙、丁两同学为探究该反应中CO2的作用,进行下列实验。
    操作 现象
    向Ⅰ中加入Na2CO3和稀硫酸,Ⅳ中加入KI、淀粉溶液并在上层覆盖少量煤油。使Ⅰ中发生反应将装置中空气排尽后,再将气体通入Ⅳ的溶液中 Ⅳ中有气泡冒出,溶液不变蓝
    向Ⅰ中加入Na2CO3和稀硫酸,Ⅲ中加入必要试剂,Ⅳ中加入KI、淀粉溶液。依次连接Ⅰ、Ⅲ、Ⅳ,打开活塞 Ⅳ中有气泡冒出,溶液变蓝
    ①丙实验的目的是
     

    ②丁实验的Ⅲ中发生反应方程式为
     

    ③为证明CO2所起的作用,可进行的操作是:取上述丁实验后Ⅳ中溶液,
     

    组卷:84引用:2难度:0.1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