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新版七年级上册《第1章 生物学-研究生命的科学》2020年单元测试卷
发布:2024/11/21 14:30:2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
组卷:11引用:1难度:0.8 -
2.生物课后,有几位同学争论不休,争论的话题是“课桌是木材做的,是生物还是非生物?”下面是四位同学的观点,哪位同学的观点是正确的?( )
组卷:1540引用:96难度:0.9 -
3.下列描述中,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组卷:457引用:60难度:0.9 -
4.含羞草受到触碰时,展开的叶片会合拢,这种现象体现出生物具有的特征是( )
组卷:440引用:54难度:0.9 -
5.下列有关生物共同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组卷:202引用:168难度:0.9 -
6.根据你对生物的初步认识,以下结论成立的是( )
组卷:12引用:17难度:0.9 -
7.捉蜻蜓时会观察到其翅前缘深色的“翅痣”(如图),它可使翅在快速振动时不易折断。科学家受到启发,在飞机机翼的前缘焊上加重装置。这项技术属于( )
组卷:346引用:56难度:0.9 -
8.“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蛙鸣、抱对、产卵,反映了生物基本特征中的( )
组卷:373引用:6难度:0.9 -
9.下列关于显微镜的结构和操作的描述,正确的是( )
组卷:13引用:2难度:0.7 -
10.实验室有如下一些镜头可供选择,要使被观察的物像放大50倍,应选择的镜头为( )
组卷:8引用:8难度:0.9 -
11.如图显示的是显微镜的几个操作步骤,正确的顺序是( )
组卷:66引用:12难度:0.7 -
12.我们对微小的物体和细胞进行观察,要借助显微镜。在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307引用:62难度:0.9 -
13.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水中微小生物,图甲表示显微镜视野中微生物游走方向,为了不使该微生物从视野中消失,则载玻片移动的方向是图乙中的( )
组卷:188引用:43难度:0.9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
40.生物能否自然发生,历史上曾经做过许多实验。
雷迪的实验:如图甲,将两块相同的肉,放到两个一样的瓶子内。一个瓶口封上纱布,苍蝇不能进入;另一个瓶敞口,苍蝇能进入。一段时间后,没有封纱布的瓶内有了蛆。
尼达姆的实验:如图乙,将煮沸的肉汤放入一瓶内,立刻用软木塞盖住。几天后,打开瓶子,发现肉汤中滋生了微生物。
斯巴兰扎尼的实验:如图丙,将肉汤放入瓶子后,直接将瓶口烧成封闭。第一次加热至沸腾2分钟,几天后肉汤中仍发现微生物。第二次加热至沸腾1小时,几天后,肉汤中没有发现微生物。
巴斯德的实验:如图丁,将肉汤放入曲颈瓶,加热至沸腾1小时,几天后,肉汤中未发现微生物。
请分析资料并回答下列问题:
(1)雷迪实验中,用两个瓶子做实验的目的是
(2)尼达姆的实验
(3)斯巴兰扎尼实验对尼达姆实验的改进是基于
(4)巴斯德实验中曲颈的作用是组卷:23引用:16难度:0.5 -
41.兴趣小组探究水温变化对金鱼呼吸频率影响的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下表:
分组 实验材料及处理 水温 呼吸频率(次/分)平均值 1号 3条金鱼,小鱼缸,温度计,1000ml温水 25℃ 97(每条金鱼测3次) 2号 3条金鱼,小鱼缸,温度计,在1000ml温水中加热水 35℃ 97.5(每条金鱼测3次) 3号 3条金鱼,小鱼缸,温度计,在1000ml温水中加冰块 15℃ 35(每条金鱼测3次)
(1)实验中金鱼的呼吸频率可以通过观察每分钟金鱼
(2)为了减少偶然因素对实验的影响,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要在同一条件下
(3)在2号的基础上另设4号组,将原加热水升温改为用水浴锅隔水加热升温。4号组与2号对比,哪一个组的设计更合理?
(4)实验结论:水温的变化对金鱼的呼吸频率有影响,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金鱼的呼吸频率组卷:205引用:39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