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人教部编版必修上册《第三单元》2022年单元测试卷(4)

发布:2024/4/20 14:35:0

《短歌行》(曹操)

  • 1.(1)汉乐府民歌《长歌行》诗中“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化用了曹操《短歌行》中“
     
     
     
     
    ”的诗句,来表现诗人百无聊赖的彷徨之情。
    (2)曹操《短歌行》中“
     
     
     
     
    ”几句写诗人一边喝酒一边高歌,感叹人生短促,日月如梭,失去的时日实在太多,好比晨露转瞬即逝。
    (3)《短歌行》中“
     
     
     
     
    ”写诗人在酒席上歌声激昂慷慨,忧郁长久难遣,靠什么来排解忧闷?唯有狂饮方可解脱。
    (4)曹操在《短歌行》中化用《诗经•郑风•子衿》中的诗句,“
     
     
     
     
    ”,这几句点明了“愁”的一个原因,即对人才的渴求。作者所引用的诗句原是写恋人之间的思念,那种悠长,那种亦喜亦忧,可见诗人对人才的一片深情。
    (5)曹操在《短歌行》中化用《诗经•小雅•鹿鸣》中的诗句,“
     
     
     
     
    ”,表达了作者欢迎贤才的心情。一旦四方贤才光临舍下,作者将奏瑟吹笙,宴请宾客,不甚欣喜。
    (6)曹操在《短歌行》中“
     
     
     
     
    ”几句用比喻的手法,以明月的可望而不可取,比喻求贤才而不得,点明了忧愁不断的原因。
    (7)曹操在《短歌行》中“
     
     
     
     
    ”几句写诗人通过想象与贤才亲密交往的场景:远方宾客踏着田间小路,一个个屈驾前来探望我;彼此久别重逢谈心宴饮,争着将往日的情谊诉说。表达了诗人希望与贤才真诚交往的强烈愿望。
    (8)曹操在《短歌行》中“
     
     
     
     
    ”几句写明月升起,星星闪烁,一群寻巢乌鹊向南飞去。绕树飞了三周却没敛翅,哪里才有它们栖身之所?比喻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有些人才犹豫不决,彷徨不知何去何从。作者以设问的方式,曲折地为贤才指明方向。
    (9)曹操在《短歌行》中“
     
     
     
     
    ”几句,借用《管子•形解》中的典故,用比喻手法说明自己渴望多纳贤才;然后以周公自比,说自己也有周公那样的胸襟,一定会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使天下的人才都心悦诚服地归顺。表达作者胸怀大志,一统天下的愿望。

    组卷:29引用:2难度:0.8

《归园田居》(陶渊明)

  • 2.(1)《归园田居》中表明作者不随波逐流,固守节操,回乡开荒种地,过田园生活的句子是:
     
     

    (2)《归园田居》中表现作者早出晚归,不辞劳苦的句子是:
     
     

    (3)《归园田居》中透过“
     
     
    ”两句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生活十分闲适,有很多空闲时间。
    (4)《归园田居》中描写乡村中常见的声音的句子是:
     
     

    (5)《归园田居》中表现诗人摒弃尘俗,渴望返归自然(无对偶)的诗句是:
     
     

    (6)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是很多诗作的共同主题,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7)《归园田居》中“
     
     
    ”两句表露了作者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为全诗定下一个基调,同时又是一个伏笔,它是诗人进入官场却终于辞官归田的根本原因。
    (8)《归园田居》中“
     
     
    ”两句,写诗人作为一个官宦人家的子弟,作为一个熟读儒家经书的知识分子,为了供养家小,不能不违逆自己的“韵”和“性”,奔波于官场。回头想起来,那是误入歧途,误入了束缚人性而又肮脏无聊的世俗之网。
    (9)土地,草房,榆柳,桃李,村庄,炊烟,狗吠,鸡鸣,这些平平常常的事物,在诗人笔下,构成了一幅十分恬静幽美、清新喜人的图画。《归园田居》中,与这画面相应的诗句是:
     
     
     
     
     
     
     
     

    组卷:27引用:1难度:0.8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 7.(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写登临所见又处处关合古人古事,紧紧扣住题目中的“怀古”二字,首先想到孙权在建都南京以前曾建都京口,因此作者登高望远,首先想到的就是这位著名的历史人物不禁感叹: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感叹东吴那个强盛的局面,孙权那个英雄、风流余韵,都经历了无数的风雨,一去不返了,只留下京口供后人欣赏凭吊而已的句子是:
     
     
     

    (3)刘裕曾在京口起兵北伐,征讨桓玄,平定叛乱,先后消灭了南燕、后燕、后秦等国,并收复洛阳、长安等地,也是一个跟京口有关的历史上的风流人物,辛弃疾赞叹刘裕北伐的赫赫战功的两句是:
     
     

    (4)在下阕中,辛弃疾提到了另外一个人物,刘裕的儿子刘义隆轻率举兵北伐,妄想追求汉代大将霍去病追击匈奴在狼居胥山筑坛祭天那样的功业,结果吃了败仗,张皇南逃,狼狈不堪的句子是:
     
     
     

    (5)辛弃疾描写南宋时老百姓常在宋文帝元嘉北伐失败之后,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率军追击击败王玄谟的军队后,在长江北岸的瓜步山上修建的一座行宫迎神赛会,词人借历史影射现实,说南宋的失败,金人的南侵,国家的耻辱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渐渐地被人们淡忘了的句子是:
     
     
     

    (6)辛弃疾借用廉颇的典故,表明自己显然年老却还是壮志犹存,希望能够为国立功的句子是:
     
     
     

    组卷:23引用:1难度:0.5

《声声慢》(李清照)

  • 8.理解性默写。
    (1)请写出李清照《声声慢》中带有“愁”的词句:
     

    (2)李清照《声声慢》中“
     
     
     
    ”三句,用一连串叠字写主人公一整天的愁苦心情,为全词定下了一种愁惨而凄厉的基调。
    (3)李清照《声声慢》中“
     
     
    ”两句,写备尝凄清寂寞,又经历了一系列磨难与打击,百感汇聚于胸,偏又逢上冷暖不定的深秋天气,令人不知如何是好。表明心灵的创伤难以平复。
    (4)李清照在《声声慢》中写到:酒气抵挡不住晚风带来的寒意,更遣不散积聚在词人心头的寒意:夫亡国破,文物丧尽,飘荡流离,身遭诬陷,暮年孤单,所有种种,“
     
     
     
    !”
    (5)李清照早年曾寄给赵明诚一首词《一剪梅》,其中有“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之句。而现在自己漂流江南,看到北来的大雁,就自然地吟诵“
     
     
     
    ”。词人把悼亡之意、思乡之情与家国之痛融合在一起了。
    (6)李清照《声声慢》中“
     
     
     
    ?”几句,写黄花满地,身心憔悴。既是写花,更是写人;既是惜花,更是自伤。
    (7)《声声慢》中“
     
     
    !”两句,写独坐无聊、内心苦闷之状,用口语化的词句,异常贴切地将词人那孤凄、无聊、苦闷、激愤、无望的复杂心绪极其传神地表达了出来。
    (8)温庭筠《更漏子》中写到“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李清照在《声声慢》中化用了这几句,“
     
     
     
    ”。语言更精炼,情感更深切,内蕴也更深厚了。
    (9)古人写“愁”的诗句很多,如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秦观的“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贺铸的“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李清照却不说愁之无尽,而说“
     
     
    !”,只说自己愁绪纷茫复杂,仅用一个“愁”如何包括得尽,化多为少,欲说还休,表面上嘎然而止,实际上愁情已倾泻无遗。

    组卷:76引用:4难度:0.9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