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0-2021学年安徽省蚌埠市经开区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发布:2024/11/7 10:30:2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 1.默写。
    (1)俱往矣,
     
     
    。(毛泽东《沁园春•雪》)
    (2)
     
    ,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3)浮光跃金,
     
    。(范仲淹《岳阳楼记》)
    (4)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深刻地揭示了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的句子是: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既表达出对亲人的美好祝愿,又点明词人的旷达胸襟和豪迈情怀的句子是:
     
     
    。(苏轼《水调歌头》)
    (6)描写朝暮之景的句子是:
     
     
    。(欧阳修《醉翁亭记》)

    组卷:0引用:1难度:0.5
  • 2.按要求回答问题。
    我爱这土地
    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至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一九三八年十一月十七日(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哑 
     

     

    (2)诗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
     
    ,应改为
     

    (3)这是一首
     
    诗(体裁),作者艾青。他的诗歌中最主要的意象有两个:一是太阳,另一个是
     
    。这个意象在这首诗歌中的象征义是
     

    (4)划线诗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组卷:2引用:1难度:0.6

二、阅读。(55分)

  • 7.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 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 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湖心亭看雪》)
    【乙】夜雪大作,时欲登舟至沙市,竟为雨雪所阻。然万竹中雪子敲戛,铮铮有 声,暗窗红火任意看数卷书亦复有少趣。自叹每有欲往,辄复不遂,然流行坎止,任之 而已。鲁直所谓“无处不可寄一梦”也。
    (袁中道《夜雪》)
    【注】①雪子:雪粒,往往在下雪之初出现,状如盐粒。②敲戛:敲打。③流行坎止:顺流而行,遇阻而止。④鲁直:即黄庭坚。
    (1)请用“/”给文中的划线处断句(两处)。
    暗 窗 红 火 任 意 看 数 卷 书 亦 复 有 少 趣。
    (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余强饮三大而别 白:
     
    ②问其姓氏,是金陵人, 客:
     
    复不遂 辄:
     
    ④鲁直所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②夜雪大作,时欲登舟至沙市,竟为雨雪所阻。
    (4)【甲】文中“
     
    ”写出了西湖天寒地冻,万籁俱寂的意境。【乙】文中“万竹中雪子敲戛,铮铮有声”从听觉角度,反衬
     

    (5)甲乙两文各自展现了文人高雅的情趣,他们的雅趣体现在哪里?请各写一点。

    组卷:274引用:11难度:0.5

三、作文。(60分)

  • 8.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佛家经典《百喻经》中有一个故事,大意是:有个人,肚子饿了,到饼店去买煎饼吃,他一连吃了六个,觉得还是不饱,就再买第七个,刚吃了半个,就觉得很饱了,他心中很懊恼,用手打着嘴巴说:“我是这样的愚痴不知节约,早知道后头的半个煎饼可以吃饱,那么,我只要买这半个煎饼就是了,前头六个煎饼不是多吃了吗?”当代社会,不少人急功近利,只注重结果而忽视过程,和故事中的这个人一样可笑,请你写一篇文章,向世人阐释“日积月累,才能成功”的道理。
    要求:结合自己的感受和思考,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自定文体(诗歌除外),完成写作任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文中不得出现有可能泄露考生信息的真实姓名、校名、地名。

    组卷:79引用:2难度:0.1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