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3年河南省郑州市中考化学第二次适应性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下列物质的用途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的是(  )

    组卷:55引用:3难度:0.7
  • 2.制作某口服液瓶需要下列材料,其中一定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组卷:24引用:2难度:0.8
  • 3.鉴别物质常利用物质性质的差异。下列鉴别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选项 待鉴别的物质 鉴别的方法
    A 羊毛与涤纶 燃烧,闻气味
    B 烧碱固体与氯化钠 加水,测量溶液温度的变化
    C 硝酸铵与硫酸铵 加熟石灰,研磨
    D 铜与黄铜 相互刻画

    组卷:30引用:2难度:0.6
  • 4.如图为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组卷:81引用:3难度:0.6
  • 5.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
    食物 葡萄汁 苹果汁 鸡蛋清 牛奶
    pH 3.5~4.5 2.9~3.3 7.6~8.0 6.3~6.6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组卷:49引用:2难度:0.7
  • 6.澄清石灰水是一种重要的化学试剂。下列方法中,不能使饱和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  )

    组卷:96引用:3难度:0.5
  • 7.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溶液pH的变化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40引用:1难度:0.5
  • 8.规范操作是实验安全和成功的保证。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组卷:12引用:3难度:0.7

三、简答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10分)

  • 24.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1)写出选用A装置制取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写1个)
    (2)用B装置制取气体时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其原因是什么?
     

    (3)若采用C装置(气体由a口进入)收集到一种气体,则验证该气体的实验方法是什么?
     

    组卷:14引用:1难度:0.5

四、综合应用题(共10分)

  • 25.化学学科的发展离不开一些杰出化学家的贡献。
    (1)18世纪末,法国科学家拉瓦锡确定了质量守恒定律,而且通过“汞与氧气反应的实验和氧化汞分解的实验”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在上述拉瓦锡的实验中,可用红磷代替汞但不能用木炭代替汞,其原因是
     

    (2)1803年,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了原子论。
    ①请从原子的角度解释(1)中其中一个反应遵循质量守恒的原因
     

    ②如图所示的“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实验不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其原因是什么?
     

    (3)1860年,阿伏加德罗等提出的分子说得到了世界公认。请从分子的角度解释“墙内开花墙外香”
     


    (4)1869年,
     
    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了元素周期表。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原子核内含有质子数最多的元素是
     
    ,相同质量的这三种元素所形成的单质所含原子数最多的是
     

    (5)1942年,中国科学家侯德榜发明了侯氏制碱法。侯氏制碱法生产的碳酸钠中常含有少量的氯化钠。现有少量含有氯化钠的碳酸钠样品,将其放入干净的烧杯中,加入适量水使其完全溶解。向所得溶液中加入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请计算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

    组卷:33引用:1难度:0.4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