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浙江省湖州市中考科学模拟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本题有25小题.每小题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
1.两个外观完全相同的实心球.一个是铝做的,一个是铁做的,小明不用任何工具,用手一掂,就把它们区分开来,小明应用的知识是( )
组卷:7引用:1难度:0.7 -
2.可燃“冰”是一种沉睡在海底和高寒冻土地带的独特新能源,已引起了科学家们的高度重视.经科学测定,可燃“冰”的组成是8CH4•46H2O,8CH4•46H2O中C的化合价应是( )
组卷:14引用:2难度:0.7 -
3.在下图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组卷:1引用:1难度:0.7 -
4.在中央电视台发布的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日报中可看到,造成空气污染的首要污染物是可吸入颗粒和二氧化硫,下列对其形成主要原因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
组卷:3引用:1难度:0.7 -
5.国家决定推广乙醇汽油的应用.所谓乙醇汽油就是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混合而成的一种燃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3引用:1难度:0.7 -
6.如图所示将一个乒乓球放入剪成漏斗状的可乐瓶,将瓶口堵住,乒乓球半径稍大于瓶口半径,向瓶内倒水,对乒乓球所受力的分析正确的是( )
组卷:14引用:1难度:0.7 -
7.炎炎夏日,绿地中央比马路中央凉爽,其主要原因是( )
组卷:3引用:1难度:0.7 -
8.实验室里有两瓶失去标签的试剂无水酒精和蒸馏水。有下列鉴别方法:①观察颜色;②测定密度;③闻气味;④把它们分别滴加到白色粉末CuSO4上;⑤点燃法;⑥测沸点,以上方法你认为不可行的是( )
组卷:2引用:1难度:0.7 -
9.为研究某经济开发区土壤的污染情况,某校学生选择了4个地方的土壤进行研究,分别测量土壤的pH值,结果如图。学生计划用环毛蚯蚓作为实验动物(环毛蚯蚓适于生活在弱酸性的环境中),研究上述土壤对动物的影响。从土壤的酸碱性考虑,你预测最不适合环毛蚯蚓生活的土壤是( )
组卷:19引用:2难度:0.7 -
10.已知气体受热体积膨胀,而氧气是一种气体,由此可以得出氧气受热也膨胀的结论.这里主要运用的科学方法是( )
组卷:2引用:1难度:0.7 -
11.下列是火柴头中含有的四种物质,火柴被点燃时,能嗅到一股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且知这种气体会污染空气,对人体有害.点燃时能燃烧生成这种有害气体的物质是( )
组卷:7引用:1难度:0.7 -
12.诗人白居易在《大林寺桃花》诗中云:“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实际上描述的是一个有趣的自然现象,影响山中桃花迟开的主要原因是( )
组卷:6引用:1难度:0.7 -
13.某校实验小组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提出了下列假设:
①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
②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③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之间的压力大小有关;
④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运动速度大小有关。
然后该实验小组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以验证提出的假设,则这个实验验证的假设是( )组卷:2引用:1难度:0.7 -
14.各种化肥的价格均不相同,你认为最经济的是( )
组卷:3引用:1难度:0.7
三、分析计算题(本题有5小题,40、43题各6分,41、42、44各8分,共36分)
-
43.根据国家环保局的统一规定,目前进行常规大气监测的主要指标有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可吸入固体颗粒(烟尘)等三项。
(1)简述公布城市空气质量监测结果对有关部门和普通市民有什么帮助(写出两点)?
(2)大气中季度 冬季 春季 夏季 秋季 SO2(毫克/米3) 0.015 0.013 0.010 0.018 pH平均值 4.68 5.00 5.51 4.56 酸雨率 93.9% 48.8% 22.2% 87.5%
(3)为了减少SO2对大气的污染,工厂常用NaOH溶液处理含SO2废气,同时还能得到副产品Na2SO3。求Na2SO3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组卷:3引用:2难度:0.7 -
44.阅读分析如下几组材料,回答材料后给出的问题.
材料一:1985年,科学家首次利用现代化精密仪器计算出大气中CO2的质量分数为315×10-6,通过测定格棱兰岛冰块中的空气气泡成分得到结果是:在工业时代以前,大气中CO2只有270×10-6,而目前已达到360×10-6.
材料二:据有关机构调查结果表明:全世界由于燃烧石灰燃料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每年多达210亿吨相当于56.5亿吨碳,平均每人排放1吨碳,而且每年以3%的速度增加.
材料三:目前,一方面全球绿化面积逐渐减少,植物光合作用能吸收的CO2能力随之减弱.另一方面,随着二氧化碳在大气中含量逐渐增加,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从而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引起一系列环境状况变化,如:部分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使沿海低地被淹,温带农耕区退化为草原;干旱地区更加干旱;亚寒带平原变为农耕区。
材料四:当前科学家普遍认为:氟氯烃进入臭氧层会破坏臭氧分子使臭氧层遭到破坏,导致辐射到地球的紫外线增强,同时氟氯烃还能强烈地吸收红外线辐射,这也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一个重要原因.
材料五:据报载4月份,北极地区一座50万吨的冰山从冰山群中解体出来,漂浮在北冰洋上,比科学家们预测提早了十几年,使人们意识到抑制“温室效应”已刻不容缓。
(1)由上述材料可知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是哪两种?
(2)若以北冰洋作为一个独立水体,当冰山全部融化后,北冰洋洋面将
(3)据材料分析,为避免“温室效应”加剧,请你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组卷:4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