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上林中学九年级(上)期中科学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第1~10小题,每小题4分,第11~15小题,每小题4分,共55分,请选出每小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错选均不给分)
-
1.自从开展垃圾分类以来,我们周围的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以下是小科从家里整理出来的几件垃圾,其中主要材料不是有机物的是( )
组卷:2引用:1难度:0.5 -
2.“紫甘蓝”作为“轻食”食谱的重要食材,受到大众的喜爱,其菜汁呈紫色,遇醋酸可以变成红色,遇碱性洗涤剂变成黄绿色。下列能使菜汁呈黄绿色的物质是( )
组卷:21引用:1难度:0.5 -
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组卷:11引用:5难度:0.5 -
4.化学学习中,物质之间的相互反应往往是有规律的。下列现象和事实,可用金属活动性顺序作出合理解释的是( )
组卷:17引用:1难度:0.5 -
5.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2022年2月4日晚在北京开幕,冬奥会使用氢氧燃料电池为动力的汽车,图是利用铁酸锌(ZnFe2O4)循环制氢气的流程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组卷:25引用:1难度:0.5 -
6.现有石墨、氧化铜、硫酸钡和石灰石四种固体,为了区分它们,小明参照二分类检索表制作了一个物质检索表,如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20引用:1难度:0.5 -
7.以科学原理和事实为依据进行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
组卷:9引用:1难度:0.5 -
8.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组卷:14引用:2难度:0.5 -
9.从“宏观—微观—模型”,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想和方法,如图所示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7引用:1难度:0.5 -
10.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及t1、t2时各物质质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13引用:1难度:0.5 -
11.下列关于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对应关系分析正确的是( )
选项 性质 用途 A 碳酸钡不溶于水 做肠胃X射线透视服用 B 氢氧化钠固体能潮解 干燥二氧化碳 C 稀硫酸能与某些金属反应 除铁锈 D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干燥氧气 组卷:22引用:1难度:0.5
四、解答题(本题共7小题,第27、28、30、31小题各6分,第29小题5分,第32、33小题8分,共45分)
-
32.学校某兴趣小组做了氧化铜和盐酸反应的实验,小科为测定反应后混合溶液的成分及含量,向烧杯中分5次共加入200克10%的氢氧化钠溶液,得到沉淀的质量记录如下:
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克 40.0 80.0 120.0 160.0 200.0 生成沉淀的质量/克 0.0 2.45 7.35 9.8 9.8
(2)分析实验过程,如果加入90克NaOH溶液,溶液中的溶质是
(3)原来混合溶液中氯化铜的质量为多少克?(写出计算过程)
(4)若小科在称量沉淀前,没有将沉淀上吸附的溶质清洗掉就直接干燥,则会造成计算氯化铜的含量组卷:27引用:2难度:0.5 -
33.某兴趣小组用12g镁条与溶质质量分数为49%的稀硫酸反应,测得产生氢气的质量与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假设镁条中除表面含有氧化镁外,还有其它难溶性杂质且不与稀硫酸反应),试分析回答:
(1)稀硫酸质量在0~20g范围内,试用化学方程式解释未产生气体的原因
(2)求出P的值。(写出计算过程,下同)
(3)计算该镁条中氧化镁的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1%)组卷:16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