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广西崇左市江州区中考道德与法治模拟试卷(一)
发布:2024/11/23 7:30:1
一、下列各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选定的答案标号涂黑。(本卷共17小题,每小题2分,共34分)
-
1.日前,山东省济南市打掉一个销售伪劣疫情防控物资的犯罪团伙,抓获16名嫌犯,缴获假冒伪劣口罩32万只,追缴口罩32万只,追缴赃款15万余元。这最主要体现我国法律的特征是( )
组卷:43引用:2难度:0.8 -
2.法律红线不可逾越,法律底线不可触碰。如图案例与违法行为对应正确的是( )
案例 违法行为 ①小张骑摩托车不带头盔被交警罚款 民事违法行为 ②某工厂偷排工业废水被环保部门处罚 行政违法行为 ③李某因抢劫他人财物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 刑事违法行为 ④王某损害他人名誉被要求赔礼道歉 行政违法行为 组卷:9引用:3难度:0.7 -
3.刘明在某手机专卖店买了一部新手机,用了不到一周就出了故障。他向工商行政部门投诉,但没有得到合理解决,于是刘明将该手机专卖店告上法庭。刘明的维权手段依次是( )
组卷:3引用:2难度:0.8 -
4.2017年12月4日,我国迎来第四个国家宪法日,各种主题活动在全国展开。某校开展宪法进课堂活动,同学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其中正确的是( )
组卷:29引用:12难度:0.9 -
5.为加强交通管理,某市公安局在市区启动非机动车交通违法抓拍功能,并对违规者施予一定的处罚。漫画《逆行?罚!》警示我们( )
组卷:2引用:2难度:0.6 -
6.张桂梅,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之一,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校长,她没有家庭、无房无车、一身病痛,却用“蜡炬成灰泪始干”般的执念,在大山深处建起一所专供贫困家庭女孩就读的免费高中,并用12年如一日的坚守,让千余名孩子走出大山、圆梦大学。这说明( )
组卷:33引用:4难度:0.6
二、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26分)
-
19.2021年10月23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该法第十三条规定,每年5月15日国际家庭日所在周为全国家庭教育宣传周。这部法律通过制度设计采取一系列措施,实现家庭教育由以家规、家训、家书为载体的传统模式,向以法治为引领和驱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新模式迭代升级,将家庭教育由传统“家事”上升为新时代的重要“国事”。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要制定相关法律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保护?
(2)对此,有同学认为:通过德治就能解决“家事”,以法治形式变成“国事”小题大做!请你评析。组卷:11引用:1难度:0.4 -
20.2021年,“碳达峰、碳中和”一时成为高频词。九年级某班同学围绕这一高频词开展“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探究一】第一小组收集了我国依法保护环境的材料:
2020年12月26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
2020年7月至12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生态环境部组织开展了严厉打击危险废物环境违法行为。
2021年3月,佛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林镜泉等9名被告人非法采砂等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犯罪案件作出终审判决,除依法维持一审判处相应的有期徒刑外,还支持了检方提起的生态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请求,维持了一审对9名被告人连带赔偿生态环境修复费29.6亿余元的判决结果。
(1)结合探究一,分析以上举措体现了依法治国的哪些要求?
【探究二】第二小组关注了2021年两会期间新生的两个热词--碳中和、碳达峰。我国向世界作出了“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承诺,得到国际社会高度赞誉。碳达峰、碳中和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这也是我国积极参与国际社会碳减排,主动顺应全球绿色低碳发展潮流的承诺。
(2)结合上述材料,分析我国作出这个承诺的原因是什么?
【探究三】8月25日是全国低碳日,2021年围绕“低碳生活,绿建未来”主题,某市各地通过榕树课堂、走村入户、示范带动等形式,深入宣传低碳环保理念,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倡导大家践行低碳生活,共建绿色家园。
(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青少年如何做到“践行低碳生活,共建绿色家园”。组卷:10引用:1难度: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