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实验学校等校联考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10月份)
发布:2024/9/7 11:0:11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今年世界地球日主题是“众生的地球”,旨在提高公众环保意识。下列做法与该理念不相符的是( )
组卷:191引用:9难度:0.8 -
2.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组卷:14引用:4难度:0.8 -
3.下列对氢气性质的描述,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组卷:201引用:5难度:0.9 -
4.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组卷:45引用:5难度:0.8 -
5.“空气炸锅”的工作原理是将锅内空气加热后循环吹向食物,则循环气体中含量最高的是( )
组卷:630引用:22难度:0.7 -
6.小明对手中的一元硬币进行了探究,提出它可能是铁制的,并准备用磁铁吸一下,以便确定。就“准备用磁铁吸一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组卷:50引用:4难度:0.9 -
7.下列是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分步操作,其中错误的是( )
A.检查装置气密性 B.加热固体药品 C.收集氧气 D.检验氧气 组卷:30引用:2难度:0.6 -
8.下列实验方法正确、简便的是( )
组卷:7引用:3难度:0.5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
-
24.如图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过程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初探
取出一根细铁丝,用砂纸打磨至光亮,并绕成螺旋状,在下端系上一根火柴(如图B)。接着点燃火柴,当火柴快要熄灭时慢慢地伸入盛有少量水的集气瓶中(如图D),观察到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①用砂纸打磨铁丝的目的是
②铁丝绕成螺旋状的原因是
③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
(2)实验再探
某化学学习小组借助下列装置(夹持装置已略)及相关试剂粗略测量空气中O2的体积分数。
①已知试管剩余空间和导管的体积为40mL,导管截面积约为1cm2,形成稳定液柱时,读取读数为8.2cm。则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②实验时发现上述测量过程因反应较慢耗时较长,对其影响因素作如下分析:
【提出假设】假设一:溶液的pH不同;假设二:
【进行实验】借助上述实验装置,通过取体积、浓度相同NaCl溶液调节溶液的pH获得了如下实验数据:pH 2.0 5.5 6.0 6.5 7.0 8.0 液柱高度(cm) 0 1.3 8.2 8.2 8.2 8.2 形成稳定液柱时间(min) 3.0 3.0 5.1 5.3 15.6 17.5
(3)创新应用
①如图是某品牌暖宝宝的标签,暖宝宝发热的原因是袋内的铁粉与
②暖宝宝袋内使用极细的铁粉而不是铁块,其原因是组卷:12引用:2难度:0.5 -
25.大多数可燃物在空气中就能燃烧,而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氧气中可以剧烈燃烧。小组同学进行了下列探究。
【查阅资料】木炭在氧气浓度较高时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在氧气浓度低时,还会生成一氧化碳。
(1)【提出猜想】由以上事实可以做出以下猜想:
猜想一:可燃物燃烧的剧烈程度可能与氧气的浓度有关。
猜想二:可燃物燃烧的剧烈程度可能与
(2)氧指数(OI)是指在规定的条件下,材料在氧氮混合气流中进行有焰燃烧所需的最低氧浓度。以氧所占的体积百分数的数值来表示。氧指数高表示材料不易燃,氧指数低表示材料容易燃烧。一般认为:氧指数<27%属易燃材料,27%≤氧指数<32%属可燃材料,氧指数≥32%属难燃材料。下面是一些常见物质氧指数。可燃物 红磷 木炭 硫 蜡烛 铁丝 氧指数 0.5% 4% 4.5% 15% 30%
①写出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
②由上表可知红磷是
③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我们通常选择红磷燃烧,而不选择铁丝主要原因是
④如果一定要用木炭代替红磷做这个实验,需要改进实验,将烧杯中的水换成氢氧化钠溶液,请你推测选择氢氧化钠溶液的原因是
⑤蜡烛(足量)在如图甲密闭装置内燃烧至熄灭,用仪器测出这一过程中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乙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蜡烛燃烧前装置内只有氧气
B.氧气浓度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
C.蜡烛熄灭后,集气瓶内还有氧气
D.干冷的广口瓶内壁出现小水珠组卷:17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