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高教版拓展模块(第四版)《国殇》2022年同步练习卷(1)

发布:2024/6/5 8:0:7

一、基础知识应用

  • 1.查阅资料,完成下面的填空题。
    ①屈原,
     
     
    国人,杰出的
     
     
    。名
     
    ,字
     
    。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丹阳(今湖北秭归)人。他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是
     
    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
    ②屈原的出现,不仅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唱的新时代,而开创了新诗体——
     
    ,后人因此将《诗经》与《楚辞》并称为“风、骚”。“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
     
    主义和
     
    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除此之外,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还影响到汉赋的形成。
    ③屈原的传世作品有《九歌》、《离骚》、《九章》、《天问》等。《国殇》选自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出自
     

    ④楚辞本是我国古典诗歌的一种体裁,屈原等人在民间歌谣的基础上创造的这种新诗体,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皆书楚语、作楚声、记楚地、名楚物”。它打破了《诗经》
     
    言诗的格调,以
     
    言、
     
    言为主,多融进神话传说,具有浪漫主义色彩。汉武时,
     
    整理古籍,把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编辑成书,定名《楚辞》,从此,“楚辞”成为一种
     
    的名称。

    组卷:6引用:1难度:0.5

二、选择题

  • 2.下列加点字注音有错的一项是(  )

    组卷:27引用:7难度:0.6

二、阅读与表达能力训练

  •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对该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中间两联不仅对仗工整,而且写得逼真如画,犹如一幅长江出峡渡荆门长轴山水图。
    B.颔联两句,写出了江水奔腾直泻的气势,景中也蕴藏着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气。
    C.尾联写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李白远行,既点明了题目,又暗示了故乡人的深情厚谊。
    D.全诗情景交融,想象奇特,显露了诗人豪迈的意气和浪漫的情怀。
    (2)抒发作者乡愁的句子是
     
     

    (3)写景的句子是
     
     
     
     
    。这是按
     
    顺序描绘的。
    (4)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诗句,并说说理由。

    组卷:5引用:1难度:0.6

五、解答题

  • 8.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对这首诗语句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题目中的“次”本是“停驻”之意,这里指“再次停宿”在北固山下的旅馆之内。
    B.首联中的“客路”指的是诗人要去的路,“青山”指的是题目中的北固山。
    C.颔联中“两岸阔”的“阔”是表现潮平之后的景象,随着春潮的起涨,放眼望去,江面似与岸平,舟中人的视野也因此而开阔。
    D.颈联透露出诗人是于岁暮腊残,连夜行舟的。此联表现了江上行舟即将天亮的情景。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歌以对偶句开头,既显工丽,又觉跳脱,先写“客路”后写“行舟”,那种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间。
    B.第二联的“风正一帆悬”写得尤为精彩。诗正是通过这一小景,呈现了平野开阔、大江泛舟、波平浪静等大景。
    C.第三联写得妙绝。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显露春意。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比喜悦之情,令人想象到诗人已被江南的美景所陶醉了。
    D.尾联写诗人正放舟于绿水之上,正向着青山之外的绿水进发,看到北归的大雁正掠过晴空,想托雁儿捎信给在洛阳的家人,诉说自己内心深处的乡愁。
    (3)品读全诗,发挥联想和想象,描绘第二联所展现的画面。

    组卷:10引用:1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